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社会对人才质量、规格的要求已经出现了诸多新的变化,该文论述了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创新型人才将是一个企业腾飞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2.
培养企业人才 培育企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结合企业实际,从强化意识用人才、多种渠道聚人才、公开择优选人才、形式多样育人才、依靠制度管人才和凭借事业留人才等多角度以及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了人才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企业文化是企业腾飞之魂,企业文化塑造企业形象,企业文化规范企业行为,企业文化能促进企业的有效管理。山西省交通监理总公司成立十年多来,之所以取得较好的成绩,先后被国家建设部和交通部评为“全国先进建设监理单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质量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建立、健全了一套完整的以质量和诚信为中心的企业文化,以此来不断提高监理服务质量,不断发展壮大,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至2005年末,福建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214万人,比"十五"期间增长39.3%,年均增长6.9%;全省专业技术人才143万人,比"十五"期间增长43.6%,年均增长7.5%.  相似文献   

4.
一、国有企业向股份制企业转化的客观必然性 国有企业向股份制企业的转化,既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趋势,也是商品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机制变革的必然要求。 (一)国有企业向股份制企业转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和深化企业改革的客观要求。股份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家工业的腾飞,必然需要大量的货币资金,这些资金仅靠国家财力是不够的,需要从各方面集中财力、物力,包括从企业集中资金。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要保障企业合法的经  相似文献   

5.
曾经有人预言,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中国经济近二十多年来持续稳健的高速发展不仅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投入,吸引了许多国外的企业来中国发展,同时也加速了中国企业的快速成长和壮大,使他们有能力和实力走出国门,开拓外国市场,融入世界经济。 在这个过程中,对企业发展造成障碍的最大瓶颈不是资金的缺乏,而是专业管理人才的缺失。这个缺憾和由此造成的企业之痛已经被许许多多在中国运作的外资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甚至国营企业所深深感受到。[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人才匮乏的企业是不可能获得长足发展的,而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企业的竞争即是人才的竞争。加入WTO更为我国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拓宽了舞台。这必将使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得以在更大范围内选择和流动,人才竞争更加白热化。企业如何合理配置与使用人才并留住人才,已成为企业当前的重要课题。招人不如留人,企业着手大力吸引人才的时候,常常忽略现有人才,或费尽心机招到人才而不予以正确使用,以致出现人才流失。人才流失,带走的是利益和财富,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如使教…  相似文献   

7.
徐晓音 《经济论坛》2006,(21):86-90
一、引言事实已证明,任何国家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各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中小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就没有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据不完全统计,从2001年到2004年的短短三年间,中小企业的各项指标均实现了大跨度提高。其中,新增企业10万余家,增长了61.05%;总资产规模也上升近六成,而工业增加值、产品销售收入及利税总额均翻了一番。2004年中小工业企业创造的利润是2001年的近2.5倍,年均增长达34.4%。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2004年其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3%,…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源开发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键是集聚人才,归根到底要靠人力资源的支撑和保障,要靠全体劳动者的观念更新、素质提高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努力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百万计的高技能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和一大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9.
段新华 《经济师》1998,(5):78-78
关于对股份制企业审计的探讨段新华随着股份制的进一步推广,股份制企业的不断增加,股份制企业已逐步成为我国企业制度的普遍形式,如何加强对股份制企业的审计监督,是摆在审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就股份制企业的审计进行了初步探讨。一、股份制企业审计的组...  相似文献   

10.
规范股份制发展股份制王彤晖吉林省股份制试点工作在1993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的发展。1993年,全省股份有限公司135户,是1992年的6.75倍,其中,社会募集公司5户,还有3户企业在1994年初可转为社会募集公司,从而使我省拥...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要“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福建省委在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反复强调“关键在人”。充分体现了中央、省委在谋划“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切实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发挥其在推动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万美芳 《发展研究》2007,(6):115-116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是人才难识、人才难求.借助现代测评技术,建立专业化人才招聘和人才评价机制,是解决企业人才难识、人才难求问题的有效手段,是提升人才招聘工作水平的要求,也是当务之急.国内有些企业已经在探索借助人才测评推进人才招聘专业化的路子,要大力借鉴并结合企业实情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3.
郑玉枝 《经济师》1998,(1):71-71
浅谈企业差别与人才差别●郑玉枝如今盛行“人才论”。有人说,企业差别就是人才差别。生产商品、更新技术、推销商品都离不开人。由此看来,“企业的差别是人才差别”,这话很有道理。这种理所当然的事情,如今为什么反倒成了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呢?有人张口闭口人才,那...  相似文献   

14.
路耀华 《经济纵横》1997,(10):49-51
股份制企业模式的适应性分析□路耀华一、股份制企业模式的特点1.法人为主的国有股份制模式。这一类股份制企业股权结构的特点是法人持股比重大,如日本的股份制企业集团就属于这一类模式。因此许多学者将日本的经济体制称为“法人资本主义”。在日本的上市公司中,法人...  相似文献   

15.
股份制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较好的企业组织形式。一、实行股份制、有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闻、使使政企分呼,理颀产权先来,明确产尽责任,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和动力,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苦、自负担号、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1)实行股份制,由国家、企业法人、个人共同拥有企业的产权,股份公司的收益、红利积累归全体股东。尤其是企业积累增长,资产扩大,股票升值,给股东带来更丰厚的收益,从而改变了积累全部归国家,消费归职工的企业行为,建立起企业自我积累机制。2)过去,企业经营者只对上级部…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为何留不住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是一句经典的台词。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人才同样是最宝贵的资源。企业因人才而兴,但是用不好人才、留不住人才的企业也会因人才而止。因此,对快速发展的中小企业来讲,通过人才市场或猎头公司找到人才很容易,但是怎样用好人才、如何留住人才已成为每个企业蜕变为大型企业所面临的共性问题。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在谈到自己企业人才流失的时候,经常会以“人员太固定了,日子一长不但思想会固化,还会养成惰性”之类的言语来替自己开脱。笔者并不否认企业人员适当流动所可能带来的好处,但是,从这些企业流失出去的一些普通员…  相似文献   

17.
顾建洲 《经济师》1994,(10):25-25
企业股份制改造不到位的原因及对策顾建洲当前,以股份制(含股份合作制,下同)为重点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方兴未艾,效果是明显的、积极的,也是鼓舞人心的。为了不断完善股份制企业的运行机制,最近笔者到部分股份制企业进行了调查,发现有相当比例的股份制企业是只...  相似文献   

18.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经济增长方式发生变化,创新创造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新动能,人才成为实现创新的依靠力量,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各类专业人才的培育成为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根本,成为竞争市场并取得优势重要因素.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职工教育人才培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按照现...  相似文献   

19.
杨占辉 《经济论坛》1994,(11):13-15
一、企业股份制改造中的问题 目前,企业股份制改造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形式和途径,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在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单纯以筹资为目的,股票发行难规范。实施企业股份制改造,并不是单纯为了筹集资金,根本目的在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一些企业却单纯为解决资金问题而推行股份制,一旦在争得有关部门批准改造后,为吸收更多的外部投资,便不严格按规范化要求发行股票。有的股票不仅付息,而且还本,甚至允许退股;有的发行法人股弄虚作假,法人间交叉购  相似文献   

20.
股份制性质辨析——兼评有关股份制性质的几种观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自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提出“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以来,我国经济学界围绕股份制的性质,又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以厉以宁先生为代表的新公有制论,把几乎所有股份制企业都定性为公有,只不过在前面加了—个“新”字;①项启源等学者则反对把股份制等同于公有制,②认为只有国家控股的、实行按劳分配的股份制企业,才是公有制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