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传统的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方法不能满足对不确定性较高的项目进行定价的要求,而实物期权定价方法由于具有诸如能识别出在不确定环境中投资决策者管理灵活性价值等优点,得到广泛运用。复合嵌套实物期权模型更能贴切地反映在实际项目中具有的多重期权的特性,因而更成为研究热点。基于战略投资的长周期性与分阶段性等特点,将最早用于金融期权定价的Geske模型经过改进后的复合嵌套实物期权模型,更能将战略投资中管理灵活性的价值识别出来,因此更适于对战略投资项目进行定价。本文对基于复合期权的战略投资定价模型的模型设定、假设、参数设定、参数意义进行了细致阐述,以提高其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企业价值创造的期权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期权博弈理论将战略管理领域企业价值创造的内源观和外源观进行了有机结合,由此可以对企业价值创造的来源做一全面综合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企业价值的实现主要是实现即时现金流价值与期权灵活性价值之间的均衡以及期权灵活性价值与战略占先价值之间的均衡。“西红柿花园”提供了一个进行投资时机决策的平台,有利于更好地分析在不确定和竞争环境中投资期权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倪梦雪  杜安 《经济论坛》2007,(19):68-69
相对于传统的投资评价理论,实物期权理论最大的特点就是总与投资的不确定性联系在一起,它将期权思想和方法应用于金融期权市场以外的实物资产投资与管理,考虑到了实物投资所具有的不可逆性、不确定性和战略灵活性等基本特性,可以度量不确定性下的灵活性价值,运用实物期权分析有利于尽量减少管理者因决策探索所带来的或有损失.  相似文献   

4.
在不确定和竞争的环境下,企业战略投资价值实现方式的选择或治理模式的选择成为关系战略投资战略价值实现的根本问题。若基于交易成本理论来选择战略投资的治理模式,势必影响企业的重大战略时机和战略价值的实现;而基于期权观的治理理论来选择战略投资的治理模式,不但可以确保战略投资灵活性期权价值的实现,而且能最大化实现企业的战略价值。本文对企业的4类战略投资(技术研发投资、战略原料投资、战略市场投资、战略人力资本投资)的治理问题的具体分析证明了期权治理观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陈梅  茅宁 《经济管理》2005,(18):19-26
基于期权博弈的战略投资一般通过两阶段(战略研发投资阶段和商业化阶段)进行。企业战略投资的最佳时机选择本质上是对投资期权的灵活性价值与竞争战略占先价值之间进行权衡,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企业的战略选择根据研发是竞争还是合作,研发投资的利益为竞争企业独占还是共享,以及商业化竞争是战略替代还是战略互补而有所不同。不确定性、不对称信息以及学习效应等都对企业的投资时机及投资价值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实物期权博弈投资战略分析理论框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石善冲  张维 《技术经济》2004,23(7):49-51
实物期权项目投资评价方法强调投资项目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投资成本的沉没性和项目执行的灵活性。但是,标准的实物期权方法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实物期权的非独占性。由于竞争的存在一般的投资机会都不具有独占权。因此,实物期权方法不能满足竞争环境下投资战略的制定。研究竞争问题的博弈  相似文献   

7.
汇率和外国直接投资一直是国际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论题,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本文利用简化的“两国两公司”模型论证了东道国汇率波动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具有实质性影响。通过引入经济学家阿利伯的通货区域理论和“多国投资”模型进一步研究了汇率波动对外国直接投资的传导效应。  相似文献   

8.
战略投资决策的期权定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战略性投资项目进行评价时,NPV投资决策方法没有考虑项目投产后的战略增长期权价值。在探讨战略性投资项目的战略增长期权价值和战略价值的确定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战略投资决策的期权定价方法,并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9.
基于复合期权理论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柏青  许国东 《技术经济》2005,24(10):92-94
本文针对传统技术经济评价方法不能对项目投资过程中灵活性进行估价的缺陷,用复合实物期权理论改进了传统技术经济学中的经济评价方法。根据金融无套利均衡分析,应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和Geske复合期权定价模型给实物期权定价,并给出了定价的基本步骤与方法。解决了技术经济评价过程中由于投资选择权的灵活性带来收益的具体计量问题,并且将项目实施结束由于技术能力成长带来的预期收益也考虑在内。完善了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实物期权是金融期权理论在投资管理中的创新应用。实物期权理论充分考虑公司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拥有的柔性战略,并将这些柔性战略的价值量化,改变了传统的投资观念和评价方法。本文对实物期权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对在投资决策中存在的实物期权的种类进行了划分和分析,并对其在实际投资中的应用进行了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净现值投资决策方法将不确定性视为一种损失,忽略了项目投资的灵活性和战略性,往往造成项目价值的低估,而实物期权弥补了NPV法的不足。本文将实物期权方法}J入房地产投资决策中,对比分析了传统净现值法的一些不足,介绍了实物期权的基本理论,并采用了B-S期权定价模型对房地产投资决策过程中蕴含的迟延期权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2.
管理层收购中企业价值的确定及其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实物期权理论研究管理层收购中企业价值评估的模型和整体思路,提出从交易双方的角度分别对企业的自身价值和投资价值进行评估,两者构成企业的价值区间。管理层收购中企业的自身价值由企业的现实资产价值和期权价值构成,企业的投资价值由企业的自身价值和由于管理层收购的实物期权特征与管理成本节约及战略整合效应而产生的收购增加价值构成。管理层收购的期权价值利用复合实物期权模型计算,管理成本节约及战略整合效应利用改进的折现现金流法计算。最后,提出基于实物期权方法的管理层收购中企业价值评估的整体框架。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原因及政策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乾  孙诚 《经济与管理》2012,(2):16-18,23
近年来,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内外失衡的问题。内部失衡以高储蓄、高投资和低消费为主要特征,储蓄和投资出现失衡,投资和消费关系不协调,外部失衡表现为国际收支"双顺差"。中国内外失衡既有财税分配体制与汇率政策等制度原因,又有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等经济结构原因。为此,必须加强和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制,采取更具针对性的公共支出政策,增强汇率弹性和本外币政策的相互协调,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资源类景区的投资中。该类景区投资的不确定性、不可逆性和竞争性,使得传统投资决策方法和理论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为此必须在景区投资决策中引入新的投资决策方法和理论。实物期权方法解决了项目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投资成本的沉没性和项目执行的灵活性,博弈理论解决了实物期权的共享性和竞争对手的反映。因此要在资源类景区投资决策中,构建基于期权博弈理论的投资决策构架。  相似文献   

15.
涉外企业应对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加是由我国贸易收支持续顺差、资本流动日渐放松所决定的。涉外企业可以合理借鉴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企业应对日元升值时的经验,在采用合理的财务对策和外汇风险规避工具、大力开展加工贸易、增加海外直接投资、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增强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6.
赵琼 《经济问题》2012,(2):96-100
采用实证分析方法检验了汇率的水平变动和波动与FDI两者的相关性,并选取不同投资动机的国家为代表进行对比分析。回归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和波动都会对FDI流入产生显著影响,同时,不同来源国的资本对我国汇率变动有不同的敏感度,因此,在我国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过程中要统筹兼顾各国对汇率变化的反应。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产业需求的外汇储备实物资产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汇储备管理应突破仅追求投资收益的限制,建立为产业对资源需求提供支持的战略思想.为了在投资收益性、管理流动性和产业需求之间寻得平衡,文章提出基于产业需求的外汇储备实物资产配置目标与方案,通过期货投资,给出了实物资产的投资结构.通过追踪适应中国产业需求发展的商品期货价格指数,不仅可以增加战略储备、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持,而且可以分散化风险、获得很好的投资收益,从而为外汇投资提供了投资依据.  相似文献   

18.
I study how credit and default affect optimal health insurance, constructing a life-cycle model of health investment with a strategic default option on emergency room bills and financial debts. The model is calibrated to the U.S. economy and used to compare the optimal policy for Medicaid by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default option and credit. I find that strategic default induces the optimal policy to be more redistributive. With (Without) the option, the optimal income threshold for Medicaid eligibility is 44% (25%) of the average income. In these finding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trategic default and preventative medical spending is importa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