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为全世界敲响了安全警钟,也让人们对我国的核电事业产生了诸多疑虑:在役的核电站是否安全?还要不要继续发展核电?怎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在役核电站是否安全?技术更为先进监管非常严格应急体系完备  相似文献   

2.
今年上半年,我国领导人关于核电发展的数次表态,让中国核电发展成为中外关注的热点之一。核电的发展关乎国家发展和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核能发展都难以持续,都不是真正的发展。如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发展核能事业,如何把握我国核电产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等问题,成为政府、企业、学界思考、探索的重点。欢迎就此问题发表您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自第一座军用堆的建成到2019年7月三代核电机组再次获批建设,我国核电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进入了核电重启时期。主要简述了不同发展阶段的核电技术路线,核电设备国产化率,以及相关的发展规划。我国核电产业的发展,是核电产业和制造业的奋斗史。核电设备的国产化率在有限的核电项目中不断提高。面对核电国产化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点,我国核电从设计院到制造商共同承担风险,突破困境,实现了三代技术的国产化。在更先进的核电技术需求背景下,核电产业需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先进产业设备制造供应管体系。  相似文献   

4.
世界主要核电技术均集中在日本,核电复兴为日企带来大量的商机,是国际形势给了日本企业这个机会。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核电产业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核电发展现状,中长期发展核电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促进我国核电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强化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政府行为,是保证我国核电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应积极顺应新世纪新阶段核电发展的良好机遇,创新核电管理体制和核电产业组织结构;实现核电较大规模的发展,较好的政策选择应是采用先进技术,统一技术路线,批量化建设,推进自主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周刊》2014,(16):50-52
正引进吸收再创新,我们不搞"交钥匙"做法在引入美国西屋公司的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之后,我国就要实现这一技术的自主化和再创新。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下称"国家核电")来完成这一任务。作为时任国家核电筹备组组长,我参与了组建国家核电。2007年2月13日,中组部和国资委宣布了以王炳华为董事长和党组书记的国家核电领导班子。我被中组部任命为该公司独立董事。国家核电为一股份制公司,国资委代表国家控股60%,中核集团、广核集团、中电投集团和通用机械集团各占10%股份。国家核电的任务是:代表国家受让第三代先进核电技术,实施AP1000依托工程项目管理,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品牌。  相似文献   

7.
《调查研究报告》2006,(243):1-16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核电自主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核电产业正面临新的发展形势,一方面我国将规模化建设核电,另一方面国际上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商业化应用阶段,而国内的技术基础也有了较大提高。如何抓住机遇,大幅提高核电自主化水平,是下一步核电自主化工作的重点。本文在比较可选用的核电技术方案、分析可选择的核电自主化发展道路基础上,提出关于核电自主化发展思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核电供应链和核电的低碳优势,分析了核电成本构成和技术构成。文章认为,核电产业是技术资金双密集型产业,通过运用逆推归纳法分析产业联盟间的分阶段博弈,说明技术不完全自给条件下,我国应小规模发展核电产业。文章最后提出了发展核电产业时应采取技术领先战略。  相似文献   

9.
"智能制造"的核电装备巨头渐行渐近上海电气在核电领域技术地位继续巩固。3月初,在东海之滨的上海电气临港基地,全球首台具有四代特征的高温气冷堆核电主设备——压力容器、金属堆内构件分别在上海电气核电集团上核公司、一机床公司顺利发运,并成功交付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站。此前,上海电气已顺利完成三代核电AP1000、EPR技术关键核岛主设备的制造交付任务。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  相似文献   

10.
从第一座生产堆到第一座核电站,有着中国“核电之父”之称的欧阳予院士,伴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为了核电事业的不断进步,八十多岁高龄,他还在四处奔走,力争早日实现我国核电的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11.
《调查研究报告》2006,(266):1-19
核电研发建设周期长,政府的政策对于促进核电发展至关重要。美国、法国、日本、韩国和印度等主要核电国家的政府都制定了详细的核心电发展战略规划,在核电发展初期,政府出资或扶持建设核电站,待核电技术发展成熟后,逐步放开市场,政府对核电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对核废物处理、核电站安全和核电站运营等进行管理。各国政府还通过安全认证、标准和引进技术等方式主导本国核电技术发展路线,同时通过设立相关研发机构和财政资助等对核电技术的研发给予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上海核电产业已经走过了30 多年的发展历程。从1970 年筹建我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728 工程”迄今,上海共有180 余家企事业单位投入核电设备国产化的开发和研究,先后参与了出口巴基斯坦恰希玛一期、秦山二期、岭澳一期,以及高温气冷堆、快中子堆、军用堆等核电站的研制任务,目前正在参与国内所有的核电站新建项目,为我国核电产业从无到有、由弱渐强、加快核电设备国产化作出了积极贡献。当前,国家已正式通过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上海积极抓住这一战略机遇,确定了总体发展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核电建设工程为依托,立足于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构筑产业链,形成成套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上海核电产业的攀登和超越目标,为我国核电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为支持核电事业的发展,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近期下发《关于核电行业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统一明确了鼓励核电发展的税收政策。《通知》指出,核力发电企业生产销售电力产品,自核电机组正式商业投产次月起15个年度内,统一实行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返还比例分三个阶段逐级递减。自2008年1月1日起,  相似文献   

14.
我国核电发展走的是一条“引进吸收”的发展路线,目前已投运的核电站中大亚湾和岭澳一期4 台机组引进的是法国M310 堆型;秦山三期引进的是加拿大CANDU-6 堆型;田湾一期引进的是俄罗斯A ES -91 堆型。三个国家的三种堆型造成了我国核电技术引进的复杂局面,最后法国技术占得了先机,中广核在岭澳一期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结合20 多年渐进式改进和自主创新形成了我国“二代加”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CPR1000 方案。目前CPR1000 方案成为了我国全面推广三代核电技术前普遍采用的技术。在常规岛设备市场,国内主要参与者包括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和哈电集团。东方电气的技术合作、引进伙伴是法国的阿尔斯通,这使得公司在“二代加”技术的常规岛方面占得了先机,目前市场份额超过70%。核岛设备方面东方电气也取得了突破,生产了我国首台自主品牌的蒸汽发生器,用于岭澳2 期项目。上海电气在核电领域起步很早,20 世纪80 年代就主要负责了秦山二期项目的建设,通过自主设计、建设,掌握了核电核心技术, 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核电品牌——C N P650。秦山二期扩建项目的2 台机组于2006、2007 年开工,继续采用C N P650 堆型,核岛和常规岛设备将主要由上海电气提供,除此之外,上海电气也参与“二代加”机组招标,目前持有阳江一期的常规岛设备订单,宁德、红沿河项目部分核岛设备订单。哈电集团曾经为秦山二期项目提供2台650M W 汽轮机和发电机,在三代技术A P1000 的引进过程中担当重要角色,负责提供三门一期和海阳项目的常规岛设备和部分核岛设备。  相似文献   

15.
高伟 《中国经贸》2013,(24):102-102
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不断发展,核电企业设备采购量日益增加。本文首先分析引起核电企业设备采购招标合同索赔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强化核电企业设备采购招标合同索赔管理的若干措施,提高企业的合同索赔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王哲 《中国报道》2014,(9):12-16
自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以来,我国核电项目审批"踩了急刹车",已暂停三年有余,国家有关部门曾表示"十二五"期间不再考虑新批核电项目。但自去年以来,核电项目重启呼声渐高。在2014年全国"两会"上,11位全国政协委会联名呼吁国家支持中国核电"走出去"。  相似文献   

17.
到2020年,中国用电还有4%的缺口,填补这个缺口的责任落在了核电工业的头上。然而,从1970年至今,专家们总是为核电姓“核”还是姓“电”,是“自主建设”还是“全盘引进”。而争论不休,耽误了核电发展的大好时机,当核电再一次面临发展机遇时——中国核电能否抓住机会。  相似文献   

18.
真正开禁还需两份文件我国发展核电的态度日渐明朗。5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性通过《关于全国民用核设施综合安全检查情况的报告》(下称《核安全报告》)和《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下称《核安全规划》)。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专家委员会专家郁祖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核安全规划》颁布,意味着中国核电进入半开禁状态,但还要等待《核电安全规划》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调整规划》出台,核电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21台未开工机组重新启动建设,那时,中国核电才是真正开禁了。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论述了世界核电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对世界核电技术发展的典型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我国核电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核科学技术创新及核能产业发展,近期又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新成绩。2020年9月28日,中国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宣布,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国和一号”完成研发。“国和一号”,是中国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代表着当今世界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是中核电技术研发和产业创新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