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我国现行的银行体制和银行管理体制,为推行目标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主要负责“大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各专业银行作为企业,在“大目标”确定的前提下,又可以有各自不同的经营方向、经营方式,有各自不同的小目标。各专业银行要边到真正搞活,就得互相展开竞争,从而压力可以变成动力、活力,小目标就易于实现了。加之,银行系统比较集中的计划管理,为目标的制定分解和实施提供  相似文献   

2.
王莉芳 《技术经济》2000,19(12):39-41
随着美国、欧盟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达成双边协议 ,中国“入世”的脚步已愈来愈紧 ,我们在肯定其积极影响的同时 ,对可能产生的压力和挑战需要进行冷静的分析。一、加入WTO标志着中国银行业进入全面竞争的时代二十年来 ,中国银行业经历了从中国人民银行独揽天下 ,到分离中央银行职能 ,组建四大专业银行 ;到四大专业银行实行商业化改革 ,扶持和发展股份制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等中小银行 ,实现银行业的多层次、多元化发展几个阶段。这个过程中银行同业竞争紧紧伴随着银行业的发展和壮大。可以说 ,竞争塑造了中国商业银行 ,竞争…  相似文献   

3.
<正> 一、金融体制改革的问题几年来,金融休制改革发展很快,争论也不小;银行工作的成绩很大,问题也很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中央银行调控乏力。在银行机构分设初始,中央银行和专业银行的职责就未完全划清,专业银行具有中央银行的职能,以制定政策,发布政令,中央银行则难以控制。如浮功利率,搞二级准备金等等。中央银行宏观管理手段不健全。行政手段不主张用,经济手段不灵验,法律手段未形成。特别是中央银行主要不是通过它的分支机构发挥调控作用,而是相信和依靠专业银行总行进行宏观调控。由于中央银行没有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形成几大专业银行垄断的局面,各自为政,资金分散,盲目竞争等问题难以避免。  相似文献   

4.
转轨时期信贷管理亟待创新江西上饶地区工商银行阮水深,李贵春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应树立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银行信贷管理应在提高服务质量、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手段上有所创新,以适应银行和企业双方在市场竞争中的需求,构建平等、互利的新型的银行企业关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银行体制的主体是专业银行。专业银行体制存在着许多弊病。造成这些弊病的主要原因是专业银行的“专”。“专业银行企业化”的主张,没有触及这一“病根”,并非专业银行体制改革的最佳选择。笔者认为,从长远的全面的观点来看,专业银行商业银行化,建立商业银行体制则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正>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大目标和重大突破,需要处理和解决的问题很多。就银行方面来说,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信贷资产质量问题,大量逾期贷款的沉淀死滞,大面积的亏损,已成为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一大障碍,也是能否实现向商业银行过渡的关键。 一、信贷资产质量现状 近五年来,银行信贷资产连续大面积亏损且有日趋严重的趋势。概括起来可归结为“四多四少”: 一是高成本负债多,低成本负债少。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双快,社会各方面对资金需求大增,银行资金来源不足,为维持最低资金需求,平衡资金头寸,假证正常运营,只好高利率12‰拆入资金,占用汇差23‰左右的收罚息也没有办法;另一方面专业银行不承担任何经营风险,无原则竞争哄抬利率,滥发储蓄纪念品、好处费,结果是人为抬高吸储成本,造成存贷利率倒挂。 二是低收益资产多,高收益资产少。由于体制因素和政策因素,在以往的经营中放了很多“安定团结贷款”、‘行政命令性贷款”,对象多半是低效益、低信誉企业,再加之银行自身因素和近年来企业速度快于效益的数量型扩张,因此形成大量贷款本息难以收回,资产收益率很低,至1994年7月末,涟水县专业银行有应收未收利息8800万元,累计亏损940万元;淮阴市专业银行有  相似文献   

7.
<正> 一、打破行政干预 国家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国有商业银行的标志是:明确商业性贷款业务由商业性银行自主决定,实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但从我国现行的专业银行体制来看,我国专业银行受多级化领导,既要接受上级行的垂直领导,又接受地方政府的行政领导,直接表现在贷款不能自主。政府不仅仅是给企业提供资金的“老板”,如政府指令发放的“安定团结贷款”、“启动贷款”等这些银行都不能自主。银行效益的实现无从说起。要向国有商业银行转换,就必须打破行政干预,明确经营权和所有权关系。冲出产权不明的束缚,处理协调好政、企、银三者关系。银行自觉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律,把企业资金需求,按照效益性原则,自觉组织资金来源,合理运用资金;并将贷款投向效益好的企业,投多少、期限长短、利率高低都应自主,从而实现信贷资产的合理配置;政府部门转换职能,给专业银行放权彻底,使专业银行自主经营。  相似文献   

8.
从相互独立经营的结构上讲,银行和企业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互利的债权债务以及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双方都不受任何行政命令和地方长官的指使。企业可以选择银行,银行也可选择企业。我们知道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快速发展,肯定离不开银行的支持(这种支持不仅仅是信贷关系,企业从银行取得贷款,来启动企业的生产经营,同时也包括结算服务,这种结算汇兑的质量“时效”对企业至关重要),所以在众多的专业银行和中央批准的集资民办银行中一定要认真慎重地选择。银行也在逐步转换经营机制,除负担因为历史因素形成的沉重包袱外,也正在向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9.
浅论企业改制对银行转轨的冲击及其现实意义章玉山,张海林,范业荣一、国家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中受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冲击(一)债务的冲击。国家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时,受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冲击最大的是银行债权的冲击。企业的沉重银行债务是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  相似文献   

10.
专业银行竞争中出现的新问题应引起重视徐永业,李瑛目前,专业银行间的竞争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争存款。在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换,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建立自我约束营运机制的新形势下,负债直接制约着银行自身资产的运用规模和经济效益,因而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过渡,国内银行同业竞争加剧,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普遍有了明显提高,“客户第一”、“服务兴行”的意识不断增强,靠文明优质服务争取客户,拓展业务已成为各银行的共识和实际行动,在金融系统涌现出一大批文明优质服务的典型。 但是,从总体上看,国内整个银行系统服务工作还是低水平的,金融商品品种单调,结算手段落后,服务质量较差,与国外金融企业和金融国际化发展的要求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12.
专业银行作为特殊企业,具有宏观调控市场和微观经营货币资金的双重职能。一方面,银行运用信贷手段,实行宏观调控、履行国家调节市场职能;另一方面,实行企业化经营,接受市场引导,两种职能同时发挥。  相似文献   

13.
专业银行经营中的地方化倾向是指各级地方政府由于首脑任期目标、财政分灶吃饭、价格利润信号刺激等因素作用产生的自身利益偏好,而引发的资金需求冲动对银行经营活动的非经济干扰,以及专业银行自身行为偏差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专业银行与地方政府利益一体化的倾向。一、专业银行经营中的地方化倾向产生的原因第一,传统体制的惯性依然较强。金融体制改革以前,我国的银行基本上隶属于行政,成为各级政府的出纳机构。银行不是独立的经济实体,不参与竞争,信贷分配由行政机构确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央银行对金融的宏观控制,应当运用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等经济手段来调节专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即通过间接控制手段来实现。而中央银行的这些宏观金融控制能真正生效,势必以专业银行实现企业化经营管理为先决条件。银行实行企业化的紧迫性商品经济日趋活跃,要求银行有更多更灵活的资金融通方式。目前,专业银行信贷资金实行严格的指令性指标管理,基层银行只能被动地按计划贷  相似文献   

15.
<正> 强化专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增强自我调控能力,是当前的重要课题。本文试从产权制度、信用制度、企业制度,及银行核算制度等方面,分析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一、从产权制度对专业银行信用调节的影响来看:由产权让渡信用化,到信用化产权公有化,出现负债的硬约束与资产的软约束的不对称性,形成强烈的反差,使专业银行自我调控出现信用上的“剪刀差”,一方面负债制约不了资产,另一方面资产倒逼着负债增长。1.两次信用转化与资产负债的形成。众所周知,专业银行依赖性较强的负债来源:一是存款;二是货币发行(中央银行供给,下同)。其中存款是专业银行与公民、企业之间发生  相似文献   

16.
<正> 专业银行企业化是关系到专业银行体制完善和整个金融体制改革的十分重要的问题。一、关于专业银行的性质 1983年9月国务院《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提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等各专业银行和保险总公司是“国务院直属局级的经济实体”。但是何谓经济实体,是否就是金融企业,不够明确,因而人们的认识并不相同。有些人认为,专业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的金融企业;更多人则认为,专业银行既是金融企业又是国家机关,具有双重性质。认识不统一,就难免在实际工作中影响专业银行的进一步完善,并妨碍其作用的充分发挥。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七五”计划的建议指出:“各专业银行应坚持企业化的改革方向”。应当说,专业银行的性质在原则上已是非常明确了,  相似文献   

17.
彭子勤 《经济纵横》1990,(12):39-41,66
<正> 十年金融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毋庸讳言,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也有不少失误。一些改革方案实际运行的结果,与设计初衷大相径庭。当前最要紧的是,在总结过去的基础上,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在下一步改革中,有几个问题要认真解决。一、必须理顺财政与银行的关系,划清两大资金的根本界限我国专业银行是按企业化的要求进行管理与经营的。但多年来,国家财政对专业银行捆得太紧,留利很少,也没有按照各专业银行的行差收入和经营好坏来确定上缴利税水平,这就很不利于专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本来,实行专业银行企业化经营,很重要的一点是根据资产、风险,风险准备同步增长的原则。实行资产负债的比例管理,强化金融企业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机制。仉是由于近几年来财政一直入不敷出,连应  相似文献   

18.
专业银行正在苦渡“八难”袁立锦企业有困难找银行。政府有困难也找银行.银行有困难找谁呢?银行困难最突出的目前有“八准”。一曰贷款收回难,银行成了“唐僧肉”,人人都想吃一块(包括个体户),企业吃银行“大锅饭”。“不贷白不贷、贷了就白贷”.“要想富,挖国库...  相似文献   

19.
<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定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以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制,允许开展业务竞争,这对生产流通和提高各专业银行的服务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竞争也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甚至还违背了“一业为主,适当交叉”的原则,人为地为企业存贷转汇设置了障碍。盲目性和随意性的竞争,直接对金融事业和工商企业的发展带来危害。从1984年下半年开始,金融竞争形式几经演变不断发展:一是争放款基数,拉贷  相似文献   

20.
武学道 《经济师》1992,(8):41-42
<正>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专业银行企业化管理已成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几年来的银行企业化经营实践显示,这一改革进程步履艰难,成就与问题并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银行经济效益不佳,这不但影响到银行企业本身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更为严重的是,它直接威胁到国家资金的安全运营。严峻的现实再一次提出:银行既然是经营资金的企业,就必须把经济效益作为衡量银行经营好坏的首要的、主要的指标,舍此,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