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锡林郭勒大草原,风蚀沙化面积已达16576万亩,东苏、西苏、阿巴嘎旗西部、锡林浩特周围草场退化和沙化尤为严重,其它地区退化、沙化也在加剧,牧民赖以生存的草原,牛羊维持生存的"口粮"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饥荒,畜牧业向何处去?面对如此重大的课题,中共锡盟盟委及时提出了"围封转移"战略,并立即着手在锡盟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2.
"围封转移"是"围封禁牧、收缩转移、集约经营"的简称."围封转移"是在草原严重退化、沙化,牧区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不断加剧,"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几乎变得"赤野千里",牧民饲养的牲畜大量死亡或廉价出售等的大背景下提出的. 相似文献
3.
4.
5.
本文通过分析内蒙古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的必要性和模式,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为内蒙古实现构筑中国北方的绿色长城、打造东北亚经济网络中心和建成国家生态型能源重化工高端产业基地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围封转移战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畜、草之间的关系,改善草原生态,优化畜牧业结构,调整生产力布局的系统思路,是对草原畜牧业发展趋势的理性思考和制度创新。实施三年来,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和做法,对于草原生态保护和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三年来的实践,仅仅是一个开端,距离实现传统草原畜牧业向现代草原畜牧业转变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7.
8.
以内蒙古生态脆弱区12盟市为研究对象,构建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确定权重,采用线性加权的方式测算2010—2019年12盟市综合得分。结果表明:内蒙古的整体现状是对经济的重视程度>生态环境>社会系统;12盟市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社会与生态环境系统相比之下差异较小;导致综合发展水平得分高低的因素不同,综合3个系统得分加总,2019年,综合发展较好的主要集中在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发展一般的主要集中在赤峰、锡林郭勒盟、兴安盟、通辽市,发展落后的集中在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乌兰察布市、乌海市。 相似文献
9.
草原资源既是经济资源,更是生态资源,草原生态系统是我国第二大生态屏障;然而由于盲目开垦、载超过牧等原因,使得现实的草原严重退化沙化,其生态防护功能和经济产出功能不断下降,特别是我国北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已出现恶性循环、逆行演替的态势。探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恶性循环的原因。从而推进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由恶性循环向良性循环转变。实现草原牧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目前的金融危机,考验着中国经济,也考验着内蒙古经济。面对日益严峻的国内外环境,需要我区采取措施,积极主动地解决由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问题.确保我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内蒙古各族人民长期坚持的事业,近年来,内蒙古不断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正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轨道.文章从厘清关系、寻求节点、量水而行、逐步融合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实现两者的相互融合与相互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主要是指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是指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共处、良性发展的状态。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提出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14.
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涵式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能节约日益紧张的社会资源,稳定社套发展的基础;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襞;孕育经济增长方式的新理念,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采取的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据农业部统计,目前我国可利用草原的90%以上退化,70%以上的草原严重退化。草原生态环境亟待改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我国加大了对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但是对于以养殖牲畜为生的牧民来说.草原保护必然会影响到牧民的收入和生活,随着各种保护草原措施的实施和深入,农牧民急需富裕与草原的生产能力之间的矛盾、保护草原与农牧民收入之间的矛盾、现代的饲养技术与农牧民素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协调草原保护与农牧民收入已经成为草原地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以内蒙古赤峰市为例,总结赤峰市在协调草原护与提高农牧民收入实践方面的做法,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生态移民对牧区生产生活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移民是一项重大的生态工程.我国在沙化、退化严重的北方和西北广大草原牧区,为了根治草原退化,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双赢目标而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本文基于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移民工程的实地调查,以敖力克嘎查为例,从经营方式、牧民收入、社会活动、子女教育和饮食结构等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为核心的竞争力,更是长远发展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近年来,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全力构筑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一、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局部生态明显好转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内蒙古相继启动了八大生态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草)、重点防护林、天然草原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退牧还草(禁牧舍饲)试点、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等工程,刮起了一场生态修复的绿色风暴.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的五大要求与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那么,新牧区建设的目标与要求是什么呢?根据草原牧区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的特点,我们认为,新牧区建设的主 相似文献
19.
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实施,政府开始高度重视江河保护和建设,尤其是高度重视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作出了全面停止长江、黄河中上游天然林采伐的决定,不断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突出了“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草)、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等具体政策和措施,加强防沙治沙,污水、污染治理等工程建设,使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减缓。但是,由于三江源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条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虽然有所改善,整体趋于恶化的基本态势还没有改变,环境问题仍是影响该地区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制约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草原是绿色生态屏障,是畜牧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资源,是种质资源库和工业的重要原料基地。加强草原的保护建设,对维护该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畜牧业,保持边疆稳定,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