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以新《公司法》建立的职工参与公司机关制度为研究对象,对现行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了梳理,论证了职工参与公司机关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新《公司法》相关制度的类型化缺陷、操作化缺陷和系统化缺陷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职工参与公司机关制度是当代各国公司法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我国公司职工民主管理的应有之义。本文首先探析了职工参与公司机关制度的理论基础、积极意义,在分析我国职工参与公司机关制度现状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3.
职工参与是现代经济民主的发展趋势之一,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从劳动法的范畴讲,职工参与是指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和企业利润分享的法律制度,主要体现为″职工在企业通过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等法律形式,行使民主管理与平等协商权利,就企业生产经营和人事管理等重大问题的决策进行参与、管理与监督。”⑴但是近年来,伴随着公有经济成分与其他经济成分的此消彼长,职工在企业中的地位不断下降,我国的职工参与制度亟待完善。一、当前我国职工参与面临的问题早在1949年,新中国的《共同纲领》就规定在企业中实行工人参加… 相似文献
4.
在所有与经营分离的公司制度下,存在着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所有者对经营者的外部监督难以真正实现的公司治理困境。消除由股权高度分散化造成的公司治理固有的上述困境的一个可行思路是建立股东-开放型投资基金-公司型产权结构,也就是将投资基金引入公司治理机制。与传统的股东-公司型产权结构相比,开放型投资基金的介入虽然增加了委托代理层次和代理成本,但是这种产权结构健全和强化了公司治理机制,后者产生的收益足以抵补前者的成本支付,公司的总体运作效率由此而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关于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准则以及新资本协议“三大支柱”对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积极贡献,对比了我国银行公司治理准则与巴塞尔银行公司治理准则的差距,指出了我国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同时,在新资本协议框架下,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路径和选择。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改革的方向是股份制,公司治理是股份制改革最核心的内容,公司治理原则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就是利益相关的安排问题,即他们的权利、他们的作用和对他们如何保护的问题。从定义的角度看,广义的利益相关包括投资在内,但投资的利益已在《公司法》中有明确的规定。一般讲到的利益相关,更多的是指职工、有稳定关系的上下游企业如供应商以及债权人。有一些涉及到环境的企业,其利益相关还涉及到社区。 相似文献
7.
由职工参与企业经营与决策是当代各国法律普遍关注的问题。职工参与制度根植于经济民主理论和人力资本所有权理论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我国法律中确立的职工参与形式多样,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统一相关立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职工参与制度,既是建设企业民主和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需要,也对于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代公司治理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公司治理。在公司的众多利益相关者中,公司债权人是其中很重要的利益主体,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和国外相比,我国在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上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加强我国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就显得非常迫切。 相似文献
9.
10.
公司治理的本质,实际上是企业行为人对企业权力和利益的争夺。最优公司治理合约是人们在约束条件下理性选择的结果。社会制度环境就是公司治理合约选择的给定约束条件。社会制度环境发生交化,公司治理合约模式也将随之发生相应变化。追求总交易成本最小化是公司治理的目标。近些年来,各国的制度环境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也在潜移默化地演变。演变过程体现了路径依赖特征。 相似文献
11.
跨国公司因跨境经营活动会面临各国公司治理制度冲突问题。欧盟公司治理制度协调的相关争议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对"盎格鲁-美国式"治理模式和德国治理模式适用于欧盟跨国经营企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的思考。本文通过对两种治理模式的制度假设及特点分析,简要结合跨国公司的治理环境特点,借探讨欧盟公司治理争议之机来探索和审视适用于跨国公司的公司治理理念。 相似文献
12.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区别和联系,用委托代理理论解释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在设立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时必须考虑到两者的互动关系和相互影响。从公司治理角度出发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将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公司治理不善可能导致公司犯罪的发生,为调动公司利益共同体各成员有效参与公司治理以预防公司犯罪,必须对公司犯罪实行双罚制。大多数单罚制公司犯罪应改为自然人犯罪;少数行为性质复杂的单罚制公司犯罪,应将一部分行为规定为公司犯罪以适用双罚制,另一部分行为则改为自然人犯罪。 相似文献
14.
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设计的重要措施,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必将促进企业的发展。怎样维护企业各参与者的利益,有效防治以经理人为代表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将成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设计的焦点。文章基于博弈论方法推导出联合产权制度的公司治理模式,是公司有效治理路径依赖条件下的最优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公司治理结构重构是指通过变更公司治理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对公司治理结构做出重新构造,形成新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构分为以公司外部利益相关者为主导和以公司管理当局为主导两种类型。本文还分析了影响我国公司治理结构重构的主要因素,一是公司各利益相 相似文献
16.
风险投资企业治理模式比较及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投资企业的治理问题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日益受到理论界和实践部门的关注。本文通过构建风险投资企业治理模式的简单模型,对三种典型的风险资本运作模式进行了比较和相应效率分析,提出我国风险投资企业应采取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公司治理通过战略管理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战略管理是公司治理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关键中间变量,管理者的战略选择行为受公司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的约束。文章认为,需要从公司治理的层面对企业的战略管理进行审视,注重企业文化环境的营造和组织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建立公司法人治理机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但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着新三会(即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与老三会(即党委会、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之间职能混乱、相互掣肘的现象,本文从研究老三会存在的必要性着手,对如何建立二者之间新型关系的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广泛使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生产和贸易所产生的正、负效应在不断地上升。因此,规范与加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合理使用,实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理性化已经成为当前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20.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以2005年的深沪高科技上市公司以及2006年的部分深沪上市公司为样本,以股权集中度为标准对上市公司的持股情况进行分类,并结合股权性质和股权制衡度分别分析了股权高度集中、股权中度集中和股权分散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相应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