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徐予 《金卡工程》2009,13(8):305-305,216
票据代行是广泛存在于使用票据的单位日常票据业务中的一项区别与票据代理的重要制度,我国《票据法》上没有对票据代行制度做出规定,理论界对此问题的研究也甚少,因此造成了理论与实务的脱节。尤其是我国传统理论将没有经本人授权的票据代行行为认定为票据伪造更是没能够从根本上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建立健全票据代行制度,在票据代行中引进表见代行的理论,从而保护善意第三人的信赖利益,促进票据流转。  相似文献   

2.
票据行为的无因性是票据理论的基础.在票据关系中坚持无因性,坚持票据关系与基础关系相分离,是中外票据法理论共守之原则.对我国的《票据法》进行修订,确立票据无因性原则,建立起与我国票据业务发展实践相适应、与国际票据法规相衔接的现代票据法律制度,应当是我国票据立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我国票据融资市场不断出现违法案件,其根源在于票据法律制度和市场运行规则存在缺陷.建议修订票据法律制度,还原票据的本义,同时改进市场规则.  相似文献   

4.
傅瑞星 《金卡工程》2009,13(2):157-157
我国空白票据制度与国外空白票据制度存在较大差距.完善我国的空白票据制度,应当在反思我国票据法立法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空白票据流通转让机制,以及滥用空白票据补充权的法律规制规则,同时设置相应的善意第三人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5.
吕苏榆  尚静 《金融论坛》2007,12(9):54-58
由于我国针对票据伪造的法律制度缺陷的存在使得银行在票据业务处理中陷入困境,"究竟应否对载有伪造签章的票据予以付款"成为一大难题.考察现行针对票据伪造的法律制度,明确银行的付款审查责任,无疑成为银行规避或减少票据支付风险的首要前提.在比较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相关票据制度的基础上,本文建议应完善我国票据立法,明确规定付款人的形式审查义务,在公平原则的基础上构建我国票据伪造风险负担制度.银行作为票据付款人,不应承担背书伪造的风险责任,只在原则上承担出票伪造的风险责任,并且允许存在例外.  相似文献   

6.
票据的生命在于流通.流通性是票据(法)学和票据制度的根本原理,其他一切原理、原则和规则都应当服务于流通性原理,票据法的无因性、文义性、要式性原理以及相应的票据理论,也都是为了保证、促进或者维持票据的流通性.  相似文献   

7.
票据制度是保证票据功能充分发挥、票据市场正常发展的一套规则,这套规则的设计和执行是有一定理论基础的。由于各国的历史环境和社会背景不同,票据制度的理论基础选择也不一样,具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票据无因性原则”为基础,另一类是以“真实票据理论”为基础。本文将从两类理论基础的起源和概念入手,通过对两类理论基础的论述和比较,研究探讨我国票据制度的理论基础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8.
浅析我国票据立法无因性原则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票据行为的无因性是票据理论的基础,是现代票据法的灵魂,是票据法生命力的源泉.在票据关系中坚持无因性,坚持票据关系与基础关系相分离,不仅是中外票据法理论共守之原则,也是各国票据法所采纳的准则,这一原则是被经济活动实践所检验,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在这次我国《票据法》修订中确立票据无因性原则,建立起与我国票据业务发展实践相适应、与国际票据法规相衔接的现代票据法律制度,应当是我国票据立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和密切,经济活动中票据使用的频率也日益增加,使用的领域日益扩大,票据在经济交往中扮演的角色也更加重要。众所周知,票据的生命力在于其强大的流通性。因此,为保护票据交易的安全,促进票据流通,保障当事人特别是善意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现代各国凡是制定票据法的国家,均在票据立法及理论中涉及票据权利善意取得制度。本文将就票据权利善意取得制度的基本理论作一介绍,并就票据业务中常见适用问题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10.
票据抗辩限制制度是票据抗辩制度的核心内容.票据抗辩的限制有利于保护票据权利人的利益,而票据抗辩限制的例外规定则是为了保护票据债务人的利益.总之,票据抗辩限制制度是各国票据法平衡票据债务人与票据权利人的利益的结果.深入探讨票据抗辩限制制度对于充分保护票据双方当事人的利益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