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2005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中,没有明确规定个人负面记录的保存年限。而目前征信涉及到贷款、贴现、承兑及信用卡业务等多方面,如有的客户在办理贷记卡时,因系统自动扣除年费而导致客户个  相似文献   

2.
个人信用报告中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家庭住址、工作单位、婚姻状况、配偶情况等32项,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部分个人信用报告中的基本信息不规范,不仅降低了个人征信系统对外提供的服务质量,容易导致对客户信用状况的错误判断,而且影响了个人征信系统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3.
《安徽农村金融》2007,(4):49-50
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简称“个人征信系统”)是由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牵头组织建设,由商业银行总行向其报送所有个人贷款、信用卡(包括准贷记卡、贷记卡)等个人信用信息数据,该系统按照个人的“身份证件号码”、“证件类型”及“姓名”将不同商业银行报送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进行归集处理,再向商业银行、社会有关部门及个人有条件开放查询“个人信用报告”记录的全国集中式的征信数据库系统。系统采集的个人贷款数据内容包括八大段共计72个数据项,详细记录了个人信用情况。个人征信系统自上线以来,运行情况良好,近期个人征信系统出现较多异议报,客户经理在处理异议报时,不能按照正确处理流程将异议报报送省行,造成人行端客户信用评价错误。下面就个人征信异议处理的具体环节做一说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个人征信系统自运行以来,在商业银行防范信贷风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商业银行在保障个人信用权益方面却存在一些问题,突出地表现为银行未履行告知义务、在个人负面信用信息的认定及异议解决上缺少制度规范、异议处理超期等.因此,征信部门应在进一步提高个人征信数据质量的同时,引导商业银行建立并完善相关制度、规范,以保障个人信用权...  相似文献   

5.
《浙江金融》2005,(7):F002-F002
记者:什么是个人征信系统? 答:个人征信系统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各商业很行建立的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该系统采集、整理、保存个人信用信息,为金融机构提供个人信用状况查询服务,为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提供有关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6.
张国柱  王沈州 《征信》2011,(4):44-47
在个人征信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客户的合法权益,给征信系统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带来了负面影响.为此,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进行了客户权益保障情况调查.为提高个人征信系统的公信力,商业银行应提高个人征信入库数据质量,将履行告知义务制度化和责任化,建立并完善客户负面信息认定和解决机制;人民银行应提高异议处...  相似文献   

7.
随着个人信用报告的广泛应用,个人征信活动中的侵权现象也日益突出。侵权类型主要有报送个人信用信息时未告知信息主体、越权查询和使用个人信用信息、个人信用记录不准确等,其中以个人信用信息记录不准确侵权为主。为保证个人征信系统建设的顺利进行,维护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个人征信维权机制亟待建立。  相似文献   

8.
2006年1月,全国集中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正式联网运行,标志着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绩。信用卡作为一种特殊的个人信贷业务,其免担保、循环信贷的特性是以良好的个人信用为基础的。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之前,各行在开展信用卡业务时,难以获得准确的个人征信资料,不得不将发卡对象锁定在公务员、教师等有着良好职业背景的客户群体,导致发卡对象过于集中,睡眠卡日益增多;而大量非常需要信用卡的客户办卡申请被拒。正因为如此,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正式联网以来,其运行和发展备受发卡银行的关注,成为信用卡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日前,本刊记者走访了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宣传协调处王晓蕾处长。  相似文献   

9.
《金融会计》2006,(3):F0002-F0002
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商业银行建设的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于2006年1月正式运行,这是我国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建设。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是各商业银行的信用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主要采集和保存个人在商业银行的借还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月,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开始使用。有无健全的征信体系,是市场经济是否成熟的标志,个人信用基础信息系统的建立,标志着我国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工作迈出了一大步。目前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涉及个人在商业银行的贷款,信用卡,个人担保业务。是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查询依据之一。建立诚信社会,个人信用记录具有良好的制度导向作用。但个人征信系统的使用,使不少消费者由于信用记录使信贷受阻和产生不知情的信贷费用从而对个人征信系统产生疑问。究其原因,主要是信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一、信息不对称在信用卡消费…  相似文献   

11.
自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于2006年1月正式运行以来,其在防范信贷风险,提高个人诚信意识等方面日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已将查询申请个人信用报告作为消费信贷审查的固定程序.随着个人征信系统应用范围的逐步扩大,个人信用报告信息的准确性亦日益为人们所关注.笔者通过对本人信用报告信息准确性的核对,在分析了个人征信系统中部分信息错漏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交信息准确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由国务院授权,人民银行负责组建的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于2006年1月正式运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个人征信数据库)主要采集和保存个人在商业银行的借还款、信用卡、担保等信用信息,以及相关的身份识别信息,并向商业银行提  相似文献   

13.
征信促进信用卡产业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明 《中国信用卡》2007,(4X):15-18
2006年1月,全国集中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正式联网运行,标志着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绩。 信用卡作为一种特殊的个人信贷业务,其免担保、循环信贷的特性是以良好的个人信用为基础的。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之前,各行在开展信用卡业务时,难以获得准确的个人征信资料,不得不将发卡对象锁定在公务员、教师等有着良好职业背景的客户群体,导致发卡对象过于集中,睡眠卡日益增多;而大量非常需要信用卡的客户办卡申请被拒。正因为如此,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正式联网以来,其运行和发展备受发卡银行的关注,成为信用卡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日前,本刊记走访了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宣传协调处王晓蕾处长。[编按]  相似文献   

14.
要闻回放     
《中国投资管理》2006,(2):65-65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正式运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于2006年1月正式运行。这是我国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建设。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是各商业银行的信用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主要采集和保存个人在商业银行的借还款、信用卡、担保等信用信息,以及相关的身份识别信息,并向商业银行提供个人信用信息联网查询服务,满足商业银行防范和管理信用风险的需求,同时服务于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  相似文献   

15.
<正>1月19日起,二代征信系统正式上线。新版报告丰富了基本信息和信贷信息内容,不过暂未加入水电煤信息。收录10亿自然人信息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表示,一代征信系统于2006年正式运行,通过采集、整理、保存、加工企业和个人的基本信息、信贷信息和反映其信用状况的其他信息,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加快  相似文献   

16.
个人信用报告不仅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改善风险管理、提高信贷质量,还有助于其他服务行业更好地掌握客户信息、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中国人民银行建设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自投入运行以来,在帮助商业银行防范信贷风险、扩大信  相似文献   

17.
刘燕 《西南金融》2005,(6):61-61
近日,工商银行绵阳市分行运用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个人信用报告查询功能,成功防范了一起贷款风险,避免了可能发生的7万元贷款损失。据悉,这是个人征信系统运行以来,四川省首个被个人征信系统揪出来的“老赖”。  相似文献   

18.
1.依法合规建立个人客户信用评分制度。目前国家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首先是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联合征信缺乏制度保障,信用信息采集不充分,对个人合法权益如隐私权和知情权等权利的保护有待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因此,国家要加快个人征信立法工作.尽早出台《个人征信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个人信用信息征集的渠道.内容和对外公开的范围.明确征信机构、信息提供部门、信息查询单位以及个人信息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规范运作程序,保证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沿着法制轨道进行。  相似文献   

19.
<正>个人征信制度即个人信用征信制度,是指在对个人信用信息的收集、利用、提供、维护和管理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规范或准则,主要包括个人信用登记制度、个人信用分析、评估制度、个人信用查询使用制度等一系列相应的规范。个人征信的内容主要有:品行、能力、资金、条件、抵押担保等。  相似文献   

20.
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自2006年1月1日起运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发展,但其运行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发挥个人征信系统作用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就青海省个人征信体系运行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等方面进行阉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