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可回收废弃物贸易方面主要呈现发展中国家进口发达国家可回收废弃物的特点,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特点,本文即从原因分析着手,了解发展中国家进口发达国家可回收废弃物的动因。文章主要从发展中国家资源匮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废弃物处理成本差异、环境标准差异、可回收废弃物的质量差异、发达国家从中获取巨额利益、发展中国家的就业问题等方面来分析其动因,并利用实际数据实证发展中国家从中获得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正PPM是英文ProcessingProduct Method的缩写。PPM标准是对产品的加工和生产过程所设定的特定环境标准,是在产品投放市场前,对该项产品加工过程中环境保护状况的技术性规范要求。由于自然资源禀赋的地区差异,也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不同而产生的不同发展需求,各国所制定的PPM标准存在较大差异。发达国家的环境政策较为积极,发展中国家则较为保守,这种差异在贸易中  相似文献   

3.
国际投资中污染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投资中污染产业转移的问题受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普遍关注。理论分析认为,由于各国的环境标准存在差异,因而导致污染产业从环境标准高的国家转移到环境标准低的国家。在实际中是否存在这种现象以及转移的范围及程度多大则需要实证分析来验证。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环境标准与污染产业转移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当前,世界贸易中出现了一种新动向:一些发达国家经过制订高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质量标准来推行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即以高环境标准准入条件作为限制进口的手段,从而使传统的贸易壁垒逐步演变成环境壁垒,成为绿色贸易壁垒。本文在认识和弄清绿色壁垒实质的基础上,对绿色壁垒的发展态势、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我国出口的影响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一些突破绿色壁垒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姚萍  李长青 《财贸经济》2008,(3):122-12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送越来越多低价的商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发达国家的国内市场。因而,发达国家一些经济学家便以发展中国家生产商品环境标准过低为由,认为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进行了“生态倾销”。本文探讨了理论界对生态倾销的界定以及对生态倾销特点的认识,并通过对生态倾销分类研究,认为不仅发展中国家存在向发达国家生态倾销的现象,发达国家也存在向发展中国家生态倾销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跨国投资与服务贸易比较优势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跨国投资与服务贸易之间的关系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表现迥然不同。由于发达国家具有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外国直接投资有很大比例流入服务业部门,增加了其服务业的资本,增强了其在服务业的比较优势;而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不具备优势,流入的外资大多投向其他部门,使其他部门的优势增强,增加了服务进口,降低了发展中国家在服务业的比较优势。通过建立一个计量回归方程,用12个发达国家和11个发展中国家的相关数据,检验了外国直接投资对服务贸易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的作用,证实了跨国投资对服务贸易的影响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确实存在差异。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控制利用外资水平和正确引导外资投向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发展中国家平行进口的经济效应,本文通过构建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专利所有者实施平行进口策略的激励条件,进一步衡量平行进口对贸易两国厂商利润、市场均衡价格、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当产品边际成本与关税水平均低于一定程度时,平行进口才会发生;平行进口对发达国家市场均衡和消费者剩余均无影响,而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则取决于贸易两国的市场规模差异及关税水平:当发达国家市场规模小于发展中国家市场规模,进口产品边际成本较高,或边际成本较低且关税水平也较低时,平行进口能够改善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研究结果对于企业实施平行进口策略以及发展中国家制定相关规制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发展中国家平行进口的经济效应,本文通过构建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专利所有者实施平行进口策略的激励条件,进一步衡量平行进口对贸易两国厂商利润、市场均衡价格、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当产品边际成本与关税水平均低于一定程度时,平行进口才会发生;平行进口对发达国家市场均衡和消费者剩余均无影响,而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则取决于贸易两国的市场规模差异及关税水平:当发达国家市场规模小于发展中国家市场规模,进口产品边际成本较高,或边际成本较低且关税水平也较低时,平行进口能够改善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研究结果对于企业实施平行进口策略以及发展中国家制定相关规制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从环境利益角度考察中国近年来的对外贸易,可以发现中国出口贸易与环境污染呈现较强的正相关性。但不同行业的出口对中国环境的影响不同。贸易不平衡加剧中国环境污染,发达国家执行的环境标准高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标准,中国需要从环境利益角度正确看待对外贸易的巨额顺差。  相似文献   

10.
欧盟委员会在处理反倾销案件时,将环境管制方面的差异作为一个重要的参照加以考虑。欧盟中的发达国家认为环保方面的投入加大了其产品的制造成本,而发展中国家执行相对较低的环境标准,产品具有价格比较优势,这是在进行“生态倾销”,因此引发了它们动用反倾销调查。本文将运用反倾销等的相关原理和知识,结合分析环境措施与反倾销措施的关系,并提出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外学者对资本项目开放与经济增长相关性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认为实证结论差异的原因在于度量指标和样本上存在区别。多数实证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开放资本项目的收益少于发达国家。本文认为其原因在于资本项目开放后,在增加投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增加政策约束性方面,发展中国家所获得的收益小于发达国家。因此,发展中国家开放资本项目必须具备一定的宏观经济和微观金融条件。  相似文献   

12.
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绿色壁垒产生的原因首先,与其他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进口禁令等非关税壁垒相比,“绿色壁垒”能较好地回避分配不合理和种种歧视性问题。但由于国外有关标准和合格认证的信息十分复杂,往往使出口国难以掌握和应对,发展中国家也难以判断发达国家的环保技术标准是否科学合理,对于发达国家保护国内市场非常有利。另外,“绿色壁垒”的实施者通常宣称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或人类的健康和动植物的安全,并且赋予其形式上的合法性,具有极大的隐蔽性。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绿色贸易壁垒实质上是发达国家借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之名,依赖其较高的技术水平,通过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和环境标准,将发展中国家的部分商品拒之门外的新贸易保护手段.对绿色贸易壁垒成因的博弈分析结果表明,现实中发展水平相当的两国虽然都有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的内在动机,但有时能够通过一定的制约机制达到双赢;但面对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目前发展中国家只能接受这种带有针对性的贸易政策,同时通过发展本国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来改变现状.  相似文献   

14.
李杰 《商业时代》2005,(15):83-84
自中国入世以来,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形势总的来说是好的,但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农产品出口不断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困扰,严重影响了这些产品的出口。一些发达国家挥舞着“绿色贸易壁垒”的大棒,以环境标准、绿色标志和市场准入条件为借口,限制和阻止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其市场。面对绿色贸易壁垒我们只有在正确认识它的基础上,勇敢跨越。  相似文献   

15.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效应及我国企业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伟  姜钰 《商业研究》2005,(8):111-114
发达国家凭借经济和技术优势,设立起来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威胁到发展中国家的传统优势产业的贸易。通过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效应分析,了解技术性贸易壁垒在抑制进口方面的作用及它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非平等性,进而提出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通过产业投资进行转移;二是通过国际贸易进行转移。FDI对我国的环境污染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FDI项目中转移污染密集产业的原因主要是我国与国外的环境标准不统一以及我国地方政府的干预。为了减少FDI对我国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本论文从法律、经济、政策等方面着手,提出了一些经济政策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是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实证分析了企业中间品进口市场数量变化及其进口市场转换行为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企业个体层面的考察显示,企业中间品进口市场数量的增加,不仅会显著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而且会显著提高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阶梯,主要是通过提高进口中间品质量、降低中间品进口成本两个机制发挥作用,通过改变企业研发投入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机制是不显著的;从进口市场转换方向来看,无论是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还是从发展中国家转向发达国家,企业调整中间品进口市场都会显著提高其出口产品质量;进一步基于行业层面的考察显示,整个行业中间品进口市场数量的增加会显著提高整个行业的平均出口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8.
<正>工业化是人类发展历史上最伟大的创举。一些率先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成为了发达国家。上个世纪70、80年代起,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也开始加速。但是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工业对资源的大量消耗以及污染和废弃物的产生,工业化因导致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恶化受到质疑。在去工业化的呼声影响下,发达国家利用其先发优势,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低附加值、高污染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后期开始,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致使各国传统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作用逐渐减弱,绿色壁垒应运而生。一些发达国家有意利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和世界贸易组织(WTO)协议中允许的绿色壁垒与各国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差异造成的环境标准差异,把环境问题作为新的贸易壁垒,通过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实现自身在国际多边经济贸易领域的主导地位。2008年金融危机与2010年欧债危机的爆发,导致欧美各国国内市场低迷,各国为保护其国内市场,不断推出新的法规与标  相似文献   

20.
<正> 多种纤维协定是在关贸总协定的主持下,作为专门部门的一种特殊的贸易体制,由进口纺织品(包括服装,下同)的发达国家和出口纺织品的发展中国家所达成的控制纺织品贸易的一项协议,也就是关于工业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纺织品配额的谈判。当一国的纺织品的进口引起国内市场混乱时,在许多严格的条款和多边监督的约束下,多种纤维协定的保护条款允许实行纺织品进口限制。由于该协定背离了关贸总协定第11条规定的给予所有缔约方相同的关税待遇和取消数量限制的规定,因而它事实上已成为发达国家长期保护其国内纺织工业利益的一种手段,它是以保证其纺织业有秩序的发展来确保贸易的可预测性和避免单方面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