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矿业城市转型是目前世界上的一个热点,更是一个难题,我国矿业城市的转型尤其如此。我国矿业城市经济转型中存在着产业发展畸形、后备资源匮乏、政府定位偏差等主要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加速实现我国矿业城市经济转型,应构建矿业城市产业集群、改善投资环境以及兼顾各方关系,实现矿业城市经济和谐转型。  相似文献   

2.
实现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矿业城市面临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众多问题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由于我国的矿业城市大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矿业城市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矿业城市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因而矿业城市的出路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完成产业的转型。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的矿业城市,特别是处于衰落期的矿业城市,都面临着经济结构单一,环境污染问题严重,职工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突出,企业负担沉重等发展困境,应借鉴国外矿业城市,如美国的休斯敦、德国的鲁尔区等转型的政策和经验.制定城市与区域统筹发展政策,促进矿业城市转型的产业调整政策,扶植矿业城市转型的财税政策,完善矿业城市转型的投、融资政策,规范矿业城市转型的环境保护政,完善矿业城市转型的人才利用政策,提炼矿业城市转型的特色文化,以促进矿业城市平稳转型.  相似文献   

4.
矿业城市转型中的几个战略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业城市是依托不可再生资源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城市,由于矿业产业自身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矿业城市必然面临着因资源枯竭而带来的产业转型.国内、国外都是如此.我国矿业城市的转型,应在借鉴国外矿业城市转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把握转型的时机,兼顾当前和长远,转型与转移并举,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入手,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矿业城市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矿业城市是矿业、矿山和矿工的载体,是贯彻矿业政策实施行政管理的主体,矿政管理抓住矿业城市,一切问题当迎刃而解。自从朱训同志发表《要像重视"三农"问题那样重视"四矿"问题》十年以来,从党政机关到社会各界重视"四矿"问题,促进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取得了诸多成就,但仍有一些实际问题和理论有待解决。建议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明确界定矿业城市,以矿业城市为载体构建矿政管理制度平台,聚焦矿政管理重点,实现保障发展保护(矿产)资源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6.
矿产资源的代际成本及其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存在着代际成本的补偿问题.从地租理论的角度出发,来阐述矿产资源代际成本的补偿实质,并针对我国矿业城市"矿竭城衰"的难题,提出建立矿业补偿基金,加大对矿业城市财政转移的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寻找接续主导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实现矿业城市的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我国矿业城市的概况,分析了当前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探讨了矿业城市矿产资源耗竭、矿业城市消亡、城矿同步发展等规律;介绍了优势延伸、优势互补、优势组合及优势再造等矿业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4种模式。  相似文献   

8.
矿业城市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市场经济、全球化及高科技条件下 ,矿业城市经济的发展遇到了一些问题 ,其中首要问题是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以山西大同为例 ,运用现代经济学原理 ,遵循可持续发展方向 ,探讨了矿业城市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矿业城市大力发展生态文明,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大力发展生态文明”重大战略决策的重要内容。在矿业城市发展生态文明,有利于推进矿产资源集约与综合利用、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促进矿业城市转型。面对持续扩大的矿产资源需求和日益深化的枯竭型城市转型问题,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艰巨。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要以矿产资源集约与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抓手,从优化国土开发空间,集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态资源;实施综合性、全面性、系统性生态环境管理,深化大气污染和重金属、持久性化学物污染协同防治机制;促进经济转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促进生态文明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
河西走廊矿业城市资源多元化开发战略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矿业城市是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产物,大多以能源、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主体矿产的开发和利用,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城市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和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河西走廊矿业城市的发展过程曲折,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所处阶段不一,但总体上都已经或将面临资源耗竭问题。因此,笔者提出了河西走廊矿业城市资源多元化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业城市是因矿产资源开采而兴起或发展起来的城市,其生存和发展与矿产资源的开发关系非常密切。城因矿而兴,因矿而衰。在我国426座矿业城镇中,已有12%的面临“矿竭城衰”问题,这些城市如果能够依靠现代技术,积极挖掘资源潜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替代产业,拓展城市功能,完全有可能走出“矿竭城衰”的困境,并在新的起点上持续发展。如果这些城市的转型发展成功了,必将对其他矿业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资源型城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资源的枯竭,这类城市遇到了很多问题。作为资源型城市产生与发展的核心,矿业经济城区应该借助区域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加速推进本区经济转型。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转型具有系统性、开放性、长期性、地域性、创新性等特点,建议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的经济转型应根据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打造物流中心,建立健全工业体系,建设农牧产品基地,妥善安置下岗职工。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接续产业发展的角度总结了焦作、临汾、淄博、大同四个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的模式。分别为:三大产业同步发展模式、民营经济发展模式、综合发展模式、矿业延伸与非矿产业发展模式。从四个老年矿业城市成功转型模式的分析中,提出了矿业城市可以借鉴的六点经验。  相似文献   

14.
略论矿业遗迹的开发和矿山公园的建设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矿业遗迹是矿产已被人类开采利用或已被采空的特定空间地域。包括采矿遗址、开采设备和采矿工具等。矿业遗迹存在着巨大的科学研究和文化学术价值;矿业遗迹与其它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相结合具有巨大的旅游价值。建设矿山公园,对保护和开发自然遗产、普及矿业知识、改善矿业城市生态环境、加快矿业城市转型、调整矿业城市产业结构和促进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SSM的区域产业结构分析——以环渤海16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5年至2008年这四年作为考察期,利用计量地理学中的SSM(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了环渤海经济区中的十六个沿海城市在产业结构与区位竞争力方面的优势与劣势,并根据产业结构偏离分量与区位偏离分量的组合情况,对各个城市的经济增长状况进行了定位,有助于它们调整各自的产业结构,缩小城市间经济差异,使环渤海经济区的经...  相似文献   

16.
煤炭资源性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炭资源性城市是依托煤炭资源建立起来的 ,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煤炭资源的可耗竭性 ,因此该类城市必然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结合煤炭资源性城市的特殊性 ,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是调整其生产能力结构。目标是摆脱对煤炭资源的依赖 ,建立新的主导产业 ,实现对环境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3个维度出发,构建资源型城市均衡发展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测算2010—2018年可再生资源型城市(伊春市)和不可再生资源型城市(大庆市)的均衡发展效益。结果表明:伊春市和大庆市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力资源水平等方面存在显著差距;2010—2018年,大庆市的均衡发展效益整体优于伊春市,尤其是经济发展层面和生态保护层面与伊春市存在较大差距;伊春市依托林业生态工程的长期投入在社会发展层面的均衡效益优于大庆市,但大庆市在改善贫困、提升地区医疗保障水平、构筑多层社保体系等方面表现突出,值得伊春市学习借鉴。最后,围绕产业转型、民生改善、生态建设等方面对伊春市均衡发展提出若干建议及思考。  相似文献   

18.
马骏  周盼超 《水利经济》2019,37(6):8-12
以长江经济带107座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超效率SBM方法对2005—2016年城市生态效率时空演变特征进行评价,并建立广义系统GMM估计模型,探讨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综合而言,城市生态效率存在正向时间滞后效应,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且流域间差距逐步缩减,部分区域空间集聚态势加强,长江三角洲、成渝等地"高-高"集聚特征明显,而南昌、贵阳等周边地区负向集聚效应显著;产业升级的二维指标对生态效率存在异质性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抑制生态效率进步,产业结构合理化则促进生态效率发展;同时发现,环境EKC假说和"污染光环"假说在长江经济带依然成立。  相似文献   

19.
姜翔程  孙雪 《水利经济》2021,39(1):47-53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工业污染问题。基于2010—2017年长三角地区城市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构建工业污染综合指数评价城市工业污染程度,再利用LMDI乘法模型将工业污染综合指数驱动效应分解成经济规模效应、经济结构效应、治污投入强度效应和治污投入效率效应,最后计算各城市工业污染减排潜力。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工业污染综合指数存在空间分布差异,且2010—2017年差异正在逐步增大;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优化是促使工业污染综合指数增长的首要和次要因素,治污投入效率效应和治污投入强度效应分别是抑制工业污染综合指数增长的首要和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