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近几年来上市公司的管理舞弊案不难看出.各国经济领域里的管理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已经严重的制约和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管理舞弊审计相关问题的研究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本文对管理层舞弊进行概述并阐述了我国上市公司主要的管理舞弊手法,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舞弊审计的一些实际情况,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舞弊审计程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每个年代发生的典型财务舞弊案,窥探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发展趋势。在梳理关于公司财务舞弊法律责任制度演进的基础上,以十年为标准,将公司财务舞弊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并在每个阶段选取两个典型的财务舞弊案例,理清它们的舞弊案情、舞弊类型、舞弊手段、舞弊动机、审计师过错、监管处罚以及司法诉讼结果等。研究发现,近三十多年来,公司舞弊的程度越来越严重,舞弊的手段越来越复杂,舞弊的动机越来越倾向于“谋利”,有些会计师事务所始终扮演着“帮凶”角色,而监管部门对舞弊的惩罚越来越重,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的赔偿责任越来越大,同时,对投资者的保护也越来越完善。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值得进一步反思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曹珮怡 《现代企业》2022,(8):133-134
“瑞幸咖啡”曝出财务舞弊丑闻,作为国内极具代表性的咖啡上市公司,却因财务舞弊被打破了美梦。本文通过运用舞弊风险因子理论,从动机、道德品质以及舞弊机会、舞弊被发现的概率、被发现后舞弊者受罚的性质和程度入手,分析了“瑞幸咖啡”财务舞弊事件的舞弊手段与动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中国2001~2021年证监会查处并出具处罚公告的20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财务舞弊治理的现状和动因。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有愈演愈烈之势,且现有惩处手段较少和力度过轻,客观上助长了舞弊气焰;比对国内外财务舞弊治理相关立法,更能发现当前的法律法规对财务舞弊的治理存在着严重问题。本文进一步从明确舞弊参与方的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的角度,构建了“不敢舞弊、不能舞弊、不想舞弊”的财务舞弊治理模型,并从加重自由刑和罚金刑的角度于检举、诉讼、问责和索赔四个层面提出强化该模型的建议,以促进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治理与监管。  相似文献   

5.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金龙  万东敏 《价值工程》2011,30(16):144-145
财务舞弊案件的发生,给社会和公众利益带来了极大侵害,使得人们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客观独立性产生了质疑。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象已经演变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鉴于此文章认真总结近几年来上市公司受处分情况,结合实例系统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常用手段。为加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为会计师事务所如何及时识别这些舞弊行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审计已经成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各界对上市公司审计的要求越来越高,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同时也在不断加大。随着上市公司欺诈和舞弊现象愈来愈烈,治理上市公司舞弊已成为当前的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7.
财务舞弊现象能否存在是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和政府监管部门各力量综合博弈的结果。从经济学角度看,对上市公司来说,当舞弊预期收益人于其预期舞弊成本时就会选择舞弊;对会计师事务所来说,当其“出卖”审计意见的预期收益人于预期成本时,就会选择“出卖”。但若放在道德的角度看事情并非必然如此。当一个人的道德力量大于非道德力量时,他会选择社会许可的方式去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他会放弃非道德方式所能带来的巨额收益。本文在综述各专家学者关于财务舞弊成因及治理的基础上,提出“以德治弊”与“以法治弊”相结合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舞弊一直是证券市场的“痼疾”,危害极大。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舞弊的动机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旨在对信息使用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中外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动机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阐明国内外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共有动机、国外和国内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特殊动机的基础上,对中外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动机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形成中外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动机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中国证券市场舞弊行为的法律特征1.证券市场舞弊行为的主体类别复杂,行为人的社会身份高,多属“白领犯罪”。证券市场的舞弊主体几乎涉及了证券市场的所有参加类型,包括上市公司及董事、监事、经理及高级管理人员、证券经营者、中介机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一般称  相似文献   

11.
管新成 《会计之友》2007,(6S):78-80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一直是证券市场的“痼疾”,危害极大。本文力求较系统地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产生的动机、报表粉饰行为的手段以及识别、遏制舞弊的方法,旨在对信息使用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全面落实新准则 积极防范财务舞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主要途径,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舞弊防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刘琳 《湖南审计》2002,(2):30-31
近几年来,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现象引起了社会立法机关、政府、投资、社会公众以及会计界人士的强烈关注,在一定意义上已超越了会计范畴而演变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为此,笔将所观察到的会计舞弊现象列示如下,供各位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的特殊证券市场环境和资本结构.借鉴舞弊三角理论剖析管理舞弊的行为.探究在我国“转型经济”和“新兴证券市场”的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管理层实施舞弊的压力、动机、借口及规律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08-2013年证监会查处并出具处罚公告的56家年度财务报告存在舞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特征和手段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存在财务报表附注舞弊偏好、跨年舞弊频发、特定行业多发、监管层处罚过轻、注册会计师审计有效性欠缺等特点,同时在舞弊手段的选择上呈现多样性和隐蔽性的特征,出现了更为新颖的舞弊手法。这说明,随着我国监管政策和力度的不断完善与加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现象并没有得到绝对的遏制,一些新的问题值得关注。本文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黎四龙 《会计之友》2008,(22):43-45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以下简称新执业准则)于2006年发布,全面引入了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首次导入了“重大错报风险”概念和舞弊三角形理论,期望能指导注册会计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及应对。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舞弊现状,本文尝试阐述了原有审计模式的理论缺陷,对新执业准则下管理层舞弊识别的理论作了诠释,并结合我国实际进行了舞弊风险因素分析,以期对我国开展舞弊审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管理层虚增利润舞弊历来是公众投资者、注册会计师以及政府监管等各方面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对部分案例的分析,提出了“利润舞弊——资产泡沫——掩盖释放”的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链条,并分别对利润舞弊及其掩盖、释放手段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8.
初朝霞 《活力》2014,(21):58-58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财务报告的真实性更为重要。财务报告舞弊案件时有发生,极大影响了证券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重要作用,阻碍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严厉打击和治理财务舞弊行为已刻不容缓。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泛滥严重破坏了证券市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原则,极大影响了证券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重要作用,阻碍着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财务报告舞弊已成为危害经济发展的公害,严厉打击和治理财务舞弊行为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趋势良好,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人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会计舞弊丑闻不断曝出,严重损害了社会公众、政府机关、投资者的利益.让人不得不质疑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会计舞弊已不是纯粹的会计问题而是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分析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动机、手段及治理对策,对规范我国证券市场,保护股民和国家利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及其审计的问题,对治理财务报表舞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审计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