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实施新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后,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的难度增加。为防范和化解风险,可以充分利用远期结售汇业务、外汇期权、外汇掉期和货币掉期等科学的资产保值业务,提高认识,培养外汇资产管理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
自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西方各国纷纷放松甚至取消外汇管制和利率管制。汇率和利率频繁而剧烈的波动加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防范外债风险措施不力,给企业经营和国家外债安全带来隐患。本文试从我国企业外债风险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论述企业如何进行外债风险管理以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以及国家外汇法规、人民币/外币衍生金融工具和衍生工具会计处理的如何满足企业外债风险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3.
缪征 《中国外汇》2006,(5):49-49
名称:北京地区某大型电力项目外债结构调整方案 性质:外债置换、利率掉期(日元、金融衍生产品类)、远期结售汇 作用:以外债结构调整为契机,以利率掉期为手段,并辅之以远期结售汇,达到在以境内低利率现汇贷款置换高利率外债的同时动态控制汇率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掉期多指掉期外汇买卖(SWAP TRANSA CTION),主要是两种货币形式之间的相互交换;如果是两种不同利率形式之间的相互交换,就是利率掉期(INTEREST RATE SWAP,IRS)。由于目前我国利率尚未市场化,所以这次改革不包括利率掉期。  相似文献   

5.
通过利率掉期交易可以达到降低融资成本、规避利率风险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的目的.企业应当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增强自身的企业竞争力.然而,利率掉期又是一把双刃刽,本身蕴涵着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企业在使用利率掉期工具之前,应当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方面做足功课.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外商投资企业借用短期外债增速迅猛,给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市场稳定带来潜在风险,此文剖析了外商投资企业大量借用短期外债的内在原因,认为这是和我国现有的外汇管理政策存在漏洞,境内利率高于境外市场利率,人民币存在进一步升值预期,外商投资企业追求低成本融资等因素密切相关.为解决短期外债流入过猛的问题,可通过调整外汇管理政策,建立多元化的资本市场,合理利用外汇储备等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我国改革开放虽然已经20多年了,但在金融领域的发展和创新还相对滞后,外汇风险管理措施仍较为薄弱。尤其在企业外债风险管理方面,这一现象较为明显,互联网上曾多次引用中国进出口银行国际业务部相关人士提供的信息,该行“1995年就开始代理企业进行外汇风险管理,但到目前为止,该行经手的167亿美元外债中,申请做外债风险管理的金额约为28亿美元,仅占16.77%”。  相似文献   

8.
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外债的汇率、利率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借款国,有效地进行外债的风险管理,规避汇率和利率风险,不仅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总体外债安全。有效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外债的汇率和利率风险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国际金融实务是一门以国际金融学为理论基础且以实务运用为重的课程,其中关于外汇交易和外汇风险管理的操作方法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对外投资以及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外汇掉期交易不管在全球外汇市场还是中国外汇市场均是其中交易量最大的一个品种.因掉期率反映了外汇掉期交易的方向性增加了掉期汇率计算的难度.因此,关于外汇掉期交易的原理和掉期汇率的计算是该课程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首先梳理了外汇掉期交易的内涵、功能与优势,然后依次阐述了即期/远期、远期/远期以及即期/即期掉期汇率的计算方法,最后总结了在计算外汇掉期汇率时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相似文献   

10.
郑治军 《西南金融》2012,(12):48-49
隔夜指数掉期(overnight Index SwaP,简称OIS)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利率掉期,是将隔夜利率交换成为若干固定利率,是利率风险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隔夜指数掉期市场(以下简称OIS市场)在美国、欧洲等国家或地区发展相对成熟,对我国发展OIS市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对国外OIS市场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OIS市场在我国发展的约束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云南省中行成功叙做省内首笔交叉币种外汇利率掉期业务。该笔交易是云南省中行辖内首笔跨币种组合衍生业务,不仅为客户带来了一定的收益,还带动了贸易融资量、国际结算量、金融市场交易业务交易量的同步增长。中国银行交叉币种外汇利率掉期  相似文献   

12.
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我国承诺保持人民币不贬值。为保持汇率稳定,我国对外债管理实行了某些临时性的管制措施。2001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大幅走低,继续保持外债管制将显著地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和债务负担。为此国家外汇管理局适时调整外汇管理政策,鼓励企业进行债务置换,防范外债风险,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企业在境外的经营和投资活动中,常常会有融入外币资金的需求,由此产生外债风险敞口。企业在通过各种衍生工具来管理外债风险敞口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外债以及外债风险管理对于财务报表的影响,避免财务报表因为汇率波动而“大起大落”。鉴于此,厘清外债风险管理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和不同风险管理方式可选用的套期会计类型,明确运用外债套期会计时的注意事项,有助于企业将外汇风险管理活动以恰当的方式反映到财务报表中,降低汇兑损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货币市场》2009,(2):58-67
2009年1月,银行间外汇、货币、债券、利率和汇率衍生品市场整体运行平稳。货币市场利率整体下行,月末小幅反弹;债券综指微弱下调,国债收益率曲线上移且平坦化;美元中间价基本保持稳定,人民币对美元贬值0.05%;人民币外汇远期和掉期交易量出现恢复性增长,掉期报价的升水幅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属于市场风险范畴,指的是利率变化对商业银行固定收益证券和存贷款组合的影响。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从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分析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其实就市场化程度,外汇利率市场化程度远高于人民币,外汇利率风险管理还另具难点,因此探讨对外汇利率风险不仅具有实践意义,而且还能为人民币利率风险管理积累经验。我国商业银行外汇资产中美元资产占有较大比例,本以美元为例探讨外汇资产利率风险管理的难点与对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2011年7月,银行间市场平稳运行,交易稳步增长。主要特点是:货币市场利率震荡下行,银行间国债收益率曲线上移明显;外汇即期市场交易延续活跃,外汇掉期曲线整体上移,汇率升值预期减弱,人民币外汇期权交易进一步活跃。人民币外汇掉期、远期净额清算试运行,净额清算业务向衍生品市场延伸。  相似文献   

17.
动向     
《中国货币市场》2005,(6):77-77
央行上调境内美元与港币小额存款利率,企业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再度放宽,首家银行号基金管理公司获批,我国外债总规模继续上升 一季度我国外债余额2334.09亿美元,各级地方政府04年为化解风险投入资金230多亿元 近30家高风险城商行初脱困境……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0月银监会《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发布及随后的实施和2004年2月国务院《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推出.分别代表我国对场外.内衔生产品的发展的积极态度和推动力度,标志着我国衍生产品市场起步。随着认股权证、外汇远期交易、外汇掉期和利率掉期的推出.我国已经真正进入衍生产品的初春时节。  相似文献   

19.
2008年7月,银行间外汇、货币、债券、利率和汇率衍生品市场整体运行平稳,货币市场利率有所回落、成交量有所下降,买断式回购交易活跃;现券交易和利率互换成交大幅上升,外汇掉期交易小幅增长;美元中间价探底回稳,人民币升值速度显著减缓。  相似文献   

20.
企业如何利用金融衍生产品管理外债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您的企业有外汇贷款吗?本就企业外债风险管理有关案例进行讨论,希望对您有所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