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宗 《经济世界》2002,(3):42-45
Madein Japan-“日本制造”的标志,长期以来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是代表着可信赖的、质量优良的、精致的高科技产品的形象。但是2000年以来,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接连发生产品质量缺陷、售后服务较差等问题,从国内闹得沸沸扬扬的东芝笔记本事件,到三菱汽车存有严重安全隐患,再到松下GD92 型手机大规模返修,以及日航公司粗暴对待中国旅客等一系列事件,使得“日本制造”形象迅速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瓦解。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遭遇信任危机的背后,我们看到曾大举开拓中国市场的日本企业,己面临市场竞争力急剧下降的事实;与进军中国市场欧美企业相比,日本企业在一些重点领域、主要市场的竞争中连连败北。其中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日本企业仍固守陈旧观念,缺乏长远眼光。现在,他们正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相似文献   

2.
吴秋琴  张蕾 《时代经贸》2007,(3Z):89-90,92
本文从日系手机企业纷纷退出中国市场的事实说起,分析得出其失利中国市场的根本原因在于日系手机企业本土化战略的缺失。在此基础上,本文论述了企业在跨国经营时实施本土化战略的原因,以及本土化战略可以着手的几个方面,希望对立志跨国经营的中国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韩建交13年,经贸关系飞速发展,双边贸易额由1992年的53亿美元,到2005年就突破了1000亿美元。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韩国则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国。同时双方还各是对方第二大的商品进口国。据韩国报纸报道,2005年,韩国对中国出口620亿美元,韩国商品占中国进口市场的11.7%,仅次于占中国进口市场15.2%的日本。同年,中国向韩国出口了386亿美元。中国商品占韩国进口市场份额也是连年上升:2000年是8%;2001年是9.4%;2002年是11.4%;2003年是12.3%;2004年是13.2%,超过了美国,中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韩国第二大进口国。我们已经习惯了我国市场上的韩国现代汽车、三星anycall手机、LG家电,乃至铺天盖地的“韩流”文化产品。其实,“中国制造”的产品在韩国同样有不小市场。  相似文献   

4.
作为全球最有潜力的电信市场.近年来中国市场一直保持着迅猛的发展。并且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随着GPRS和CDMAIX技术的开通。彩屏、彩信和K-Java等个性化应用的日益普及,可以肯定.彩屏手机必将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同时也将有更多支持彩信、K-Java等先进个性应用的手机上市。  相似文献   

5.
李刚 《江南论坛》2006,(8):28-30
一、问题的提出 当全球化的浪潮不断向我们涌进时,中国的企业毫无例外地被放在同一个国际大舞台上与外国企业进行竞争。而当他们已经制定了完备的国际化战略,准备进一步向国际市场迈进时,却惊奇地发现自己的商标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别人抢先注册了。国内知名商标频繁遭遇国外抢注.犹如一盆盆冷水,对着刚刚入世的中国企业无情地当头泼下。  相似文献   

6.
2006年,日本的手机市场将受到两个方面的冲击:其一,日本12年来首次出现“新手机运营商”;其二,日本也开始实行“机卡分离”制度。利用这两个冲击波,手机老二au及新起群雄共同把进攻方向对准了老霸主NTTdokomo,原本和手机通信无缘的莱布多阿等企业也已经宣誓参战。风云告急,dokomo城门前早已强敌如云。  相似文献   

7.
张蓓 《经济前沿》2002,(8):46-48
在全球市场低迷的形势下,唯有中国新兴的手机市场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蕴藏着无限的商机。据最新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国移动电话用户已突破1.2亿大关,平均每月递增150万用户,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移动通讯市场。 然而,在我国高速增长的手机市场中,国外手机品牌始终是中国消费者的首选。在各地的手机专卖店中,洋品牌手机的人气最旺,诺基亚、摩托罗拉、西门子、爱立信等品牌仍牢牢占据着9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近20家国产  相似文献   

8.
《财经文摘》2010,(5):78-79
微软的发言人已经很明确地表示,他们的搜索引擎必应(Bing)不会追随Google退出中国。但是,他们在争夺中国这块正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市场时,是会一路狂奔,还是会小心翼翼?3月23日,Google停止了对中国区搜索业务的审查,并将服务器搬到了一个远离互联网审查的地方——香港。在这之前,Google拥有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35%,这在一个拥有4亿网民的国家里举足轻重。这1.4亿网民应该不会继续追随Google在香港的新搜索服务,  相似文献   

9.
当新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 ,手机———这种曾被视为拥有者身份和社会地位象征的现代通讯工具正日渐走进我们的生活。然而 ,在享受着手机带来的方便的同时 ,我们又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现实 :目前中国的手机市场仍是“洋”品牌一统天下 :从“飞越无限”的摩托罗拉、“科技以人为本”的诺基亚、“一切尽在掌握”的爱立信到西门子、飞利浦、松下、阿尔卡特 ,这些跻身于全球企业500强的跨国大公司 ,抓住中国电信市场发展的良好机遇 ,捷足先登 ,在推动中国通信产业革命的同时 ,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令自尊自强的中国人汗颜。因此 ,有识…  相似文献   

10.
陈进芳 《时代经贸》2014,(2):176-176
2012年,日本电子书市场规模已经达到729亿日元,虽然占日本书籍市场规模的比例仍不到10%,但增长速度非常快速。日本电子书市场上竞争者众多,竞争非常激烈,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书阅读器的普及,面向这些新阅读平台的电子书销售快速增长,而面对普通手机的电子书销售额逐年回落。电子书与纸质书的收入成本构成不同,销售情况也并不一定相关。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金融环境下,建立城市商业银行有效市场退出机制,不仅可以减轻国家财政负担,还可以促进城市商业银行形成有效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健康有序地发展.本文通过回顾中国金融机构退出现状以及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分析了中国城市商业银行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从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和完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体系两个角度,对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构建有效市场退出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信息产业部做出了放宽手机市场牌照的姿态,从1999年开始一直影响中国国内手机市场的手机牌照政策终于出现松动,这也为中国手机市场未来的发展制定了政策基调.  相似文献   

13.
《大陆桥视野》2007,(2):65-66
中国许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基本都是靠物美价廉快速成长起来的,所以经常打“价格战”。中国的摩托车出口到越南时,越南95%的市场都是日本摩托车,但是他们的价格卖得很高,每辆价高达2100美元,同型号的中国车到岸价仅500美元,如此便势如破竹般攻下越南市场,越南商战中的物美价廉,书刊号壮大了中国摩托企业,我们通过物美价廉迅速占领了市场,中国所有的摩托车企业,包括重庆力帆集团迅速成长起来了,所以物美价廉在历史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继2000年彩电业务转出之后.南京熊猫再一次面临转折点。2000年转移彩电业务是南京熊猫面对市场变化时的主动应对.而此次则是被动退出手机业:好在两次成长中的趔趄似乎都不没有击倒“熊猫”。  相似文献   

15.
中国手机行业产业组织分析与国产品牌发展策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手机行业是近年来我国发展最为迅猛的行业之一。中国手机市场已经打破了多年来国外品牌手机寡头垄断的格局,竞争激烈。本文试运用产业组织理论中哈佛学派的SCP范式为基本框架,分析了中国手机行业的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最后针对近一两年国产品牌手机厂商业绩下滑的原因进行了浅探,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产能过剩不仅阻碍了中国工业生产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更加剧了整个经济体系的系统风险,而市场退出障碍是导致产能过剩长期存在且难以化解的重要原因。产能过剩行业普遍存在的市场退出障碍,具体表现为落后产能淘而不汰、兼并重组流于形式、地方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退出、债权银行救济"僵尸企业"阻碍市场退出等四个方面。要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必须消除现有市场退出障碍,并建立起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本文首先通过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实例对当前的市场退出障碍成因进行剖析,然后从扫清市场退出障碍(短期措施)和建立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长期措施)两方面入手,重点探讨如何建立起长效的市场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7.
林岳 《时代经贸》2009,(6):68-70
随着我国手机保有量的高速增长,手机互联网市场的空间正在赶超电脑互联网市场。据专家预测,到2011年中国无线互联网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08.91亿元人民币,作为为此提供渠道的电信运营商自然不想错过这块蛋糕。伴随铺天盖地的电视广告轰炸,以及随处可见的户外广告和网络宣传,中国电信高调吹响了进军通讯领域全业务经营的战略号角。  相似文献   

18.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运行性法律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是金融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也是金融稳定和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问题尚处在探索实践阶段,现行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尚存在诸多的空白和缺陷,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运行性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一、中小企业实行战略联盟的重要意义 1.可以使中小企业赢得有利竞争地位,是中小企业在战略联盟中达到共生经济。我们可以通过博弈矩阵来分析。假定三家企业,其中A企业为大型企业,B和C企业为中小型企业。它们共同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与生产竞争。A企业拥有最强的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而B和C企业在这些方面都逊于A企业。当A、B、C都进入市场后,由于新产品市场在一定时期内都是有限的,最终可能出现的结果是三家企业都可能实现规模收益,共同亏损,获利均为负值,分别为-6,-3,-3,而当A独占市场时(B和C不进入市场),A可获利20,而A不进入市场,B、C进入市场时分别获利10。若A、B、C之间不发生联盟时,A由于实力较强,能首先占领市场,并迅速扩大市场份额,此时如果B、C认识到三家企业都挤入此新市场将导致共同亏损,所以有可能退出市场竞争。以上表述可用博弈矩阵表示为:  相似文献   

20.
张清 《新经济》2005,(2):66-69
靠贴牌南京熊猫进入手机市场,曾一度排到国产手机前十位的上海易美,终于没能挺过2004年的寒冬。由于公司资金链陷入严重危机、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问题等原因,上海熊猫易美正式退出通讯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