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个农村青年,同别人一同开山。当别人把石块砸成石子运到路边,卖给建房的人时,他却直接把石块运到码头,卖给城里的花鸟商人。因这儿的石头总是奇形怪状,他认为卖重量不如卖造型。5年后,他成为村上第一个盖起瓦房的人。后来,因为政府颁布命令不许开山,只许种树,于是这儿成了果园。满山遍野的鸭梨招徕八方客商,村里人把堆积如山的梨子成筐成筐地运往北京和上海,然后再发往韩国和日本。就在村里的人为鸭梨带来的小康日子欢呼雀跃时,  相似文献   

2.
感悟人生     
两个青年一同开山,一个把石块砸成石子运到路边,卖给建房的人;一个直接把石块运到码头,卖给杭州的花乌商人。因为这儿的石头总是奇形怪状,他认为卖重量不如卖造型。三年后,他成为村上第一个盖起瓦房的人。  相似文献   

3.
在一个盛产石头的村子里,人们大多把石块砸成石子运到路边,再卖给建房的人。有一个人却独树一帜,把石头运到码头卖给苏杭的花鸟商人。因为这里的石头形状奇特,特别适合做盆景,所以他认为卖造型比卖重量更能赚钱。就这样,两年后他成了村子里第一个盖上瓦房的人。后来,由于环保的  相似文献   

4.
《财经界》2002,(6)
“把冰卖给爱斯基摩人”是很多从事营销工作的朋友在向别人介绍营销理念时,最常引用的一句话。能够把冰卖给爱斯基摩人,这个人应该是一个营销的天才,但是这种营销天才是否存在?奥美集团全球总裁舒尔茨先生不相信这种说法。首先爱斯基摩人他们需要冰吗?如果他们不需要的话,我们为什么要把冰卖给他们?如果他们不需要冰,这个冰还有生产的必要吗?我们该把什么样的东西卖给爱斯基摩人?  相似文献   

5.
赵楠楠 《创业家》2010,(1):30-30
在国外,处理闲置物品的渠道非常发达,包括各种网站、慈善机构等。在中国,舍得网是难得活下来,而且活得不错的公司舍得网是一家闲置物品处理的中间平台。把旧物品放在舍得网上,卖给别人,会得到买家给的一张券,券可以在舍得网上买任何东西,二手物品,新物品,甚至是20万元的新汽车。  相似文献   

6.
张杏兰 《商界》2007,(10):134-135
当今电视媒介竞争激烈,电视产业发展迅猛。电视媒体把节目内容的影响力卖给观众,再把观众注意力卖给广告商的二次贩售实践逐渐被超越。[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哪里是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对于所有经济型家轿车型来说,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自勉,并不为过。在这个争夺年轻人的战场上,天才也许并不是最重要的,而勤奋才是最大的天赋。  相似文献   

8.
买东西有乐趣。买旧东西也有乐趣。我刚到新西兰的时候,别人就告诉我,这里二手市场很旺盛,从房产、汽车,到家用物品。没有不可以做二手交易的。上网卖、登报纸卖,甚至在超市的广告牌上写个小广告,都可以把自己不用的东西便宜卖给其他人,东西不浪费,买家也乐得拣个便宜,大家开心。  相似文献   

9.
和阳 《创业家》2013,(5):37-45,36
杜国楹、蒋宇飞把他们创立四年的壹人壹本公司卖给清华同方,14.5亿元。三年来,这种叫作"E人E本"的Pad产品一共售出45万台。这是一个不错的交易,就像当年他们把"背背佳""好记星"卖给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杜和蒋在四十岁的时候又一次展现出能把任何东西卖给任何人的天才。外界的评论说明,以营销起家的人要改变人们的印象多么艰难。出售公司并非二人的初衷。  相似文献   

10.
梁伯强是一位冲破禁区求生存的人,他在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二十多年里,通过打工、办厂,把自己修炼成中国的“指甲钳大王”,几乎达到了“把梳子卖给和尚,把冰卖给爱斯基摩人,把防毒面具卖给森林中的马鹿”那样的成功境界。  相似文献   

11.
一开年,东芝就爆出重磅消息,将出售内存芯片业务.这桩大交易引来海力士等国际芯片巨头竞相投标. 近年来,收缩战线、减肥瘦身的日本企业层出不穷:东芝将小电器业务卖给创维,将家电业务卖给美的;夏普将电视业务卖给海信,将电子业务卖给鸿海;松下和索尼连东京的总部大楼都卖掉了…… 曾经在消费电子领域俾睨群雄的日本企业陷入了衰退的魔咒.是谁把他们拖入了泥潭?  相似文献   

12.
联合体     
贯通南北的人民路,到了这里,又往西拐了一截儿,形成了个“L”字,车流人流都在这里汇合。生意人都看好这个地方。前几年,虾姐在这里生意真是太好了。每天上午,她只要站在“丁”字街口上、盯住三个方向的来客,看着过路的村民,发现他们手上有笼子或袋子就去招呼,只要是鸽子便收下来。别人10元钱卖给她,她11元或12元卖出去,别人9元钱卖给她,她10元或11元卖出去。每收一只,赚一二元,一天下来,也能赚个三五十元。天天来这里要鸽子的人也不少,只要收得到都能销得出。她的财路稳定极了。现在只要能赚钱,做什么,人都多…  相似文献   

13.
《浙商》2011,(8):26-26
我对天使投资的理解是这样的:你创业的时候别人帮助了你,那么你今天有能力了,你其实可以帮助更多的年轻人。  相似文献   

14.
卖场应该把合适的产品放在合适的地方,卖给合适的顾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陈接峰 《中国广告》2009,(1):137-138
电视媒体营销的核心资源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成为电视媒体业界和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大家都认可媒体的两次销售模式,一次销售是把节目卖给观众,二次销售是把聚集在节目上的观众卖给广告商。个别业界人士还提出三次销售的概念,在前两次销售的基础上延伸销售,把聚集在节目上的观众和广告商作为资源,向网络平台和上下游产业链扩展,形成新的销售机会。  相似文献   

16.
向海外,出发     
<正>无论传统公司还是互联网创业公司,都希望在快速增长的出境游市场中找到自己的机会,它们需要做的是推出不一样的产品,卖给有消费能力的年轻人。那些环游世界的年轻人正在改变中国在线旅游行业的格局。无论你身处中国的哪一个城市,也不管从事哪种职业,有什么样的学历,在你的朋友圈子里一定会有人孜孜不倦地分享海外旅游获得的种种谈资—旖旎的异域风光、口味各异的美食以及对于当地风土人情的体验。而这些,标志着出境游已经真正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了。  相似文献   

17.
和阳 《创业家》2013,(5):36-45
创造了“背背住”“好记垦”营销神话的两位天才,梦想做一个伟大的公司,为什么不行? 三年来。这种叫作“E人E本”的Pad产品一共售出45万台。这是一个不错的交易,就像当年他们把“背背佳”“好记星”卖给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杜和蒋在四十岁的时候又一次展现出能把任何东两卖给任何人的天才。  相似文献   

18.
注意素质     
几年前,南方的一家出版社搞了个名为“最伟大的推销员”的系列图书,书名很具煽动性,大概是如何把鞋子卖到非洲、把斧子卖给总统、把梳子卖给和尚之类。营销业内人士对这样的寓言故事早已耳熟能详,然而凡事知易行难,这也是世上没有多少推销员够得上伟大级别的原因之一吧。有意开拓中国农村市场的企业,真需要点把鞋子卖到非洲的精神,从乐观的一面看到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而不要消极地去面对开拓农村市场的困难。  相似文献   

19.
<正> 销售人员大多都听说过"把梳子卖给和尚"、把鞋子卖给不穿鞋的人"等寓言式故事,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准则:"行动就有可能!"或许有人说,这些故事距离自己太遥远。其实不然。现实中,这些故事随时会变幻成各种形态阻拦住你前行的路径。我这里也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其背景是一个具有10年发展史的洗发水企业,而销售战场以二、三线城市  相似文献   

20.
王蓓  姜超 《电子商务》2001,(9):48-49
互联网高潮的时候,e龙将自己高价卖给了美国的互联网通讯公司Mail.com,而在互联网低谷的今天,它又用极少的钱从Mail.com那儿买回了自己.这"一卖一买"在现在看来,简直是"难得糊涂".虽然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唐越是一个玩转资本的年轻人,可唐越却拍着胸脯说e龙虽然在亏损,但"盈利的日子伸手可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