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循环经济与社会经济之辨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春跃 《经济师》2007,(11):35-36
循环经济是当前经济领域中的热门课题,文章从分析它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中界定了两个理论范畴及其关系。循环经济是类经济形态,社会经济是宏观经济形态,二者之间有所区别,但在本质上同属于经济范畴,相互联系,有机组合,融为一体,构成社会经济形态的完整体系和整体形态。  相似文献   

2.
官僚政治是世界历史上普遍存在的一种政治体系.对于它的认识各国学者莫衷一是,各有其论点.对于中国的官僚政治,马克思主义学者王亚南先生提出了个人独到的见解.这本诞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著作,由于王先生知识视野的开阔,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现察问题的立意高远,使它获得了长久的学术生命力,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相似文献   

3.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后,中国社会经济史学开始复苏,经过数年的发展,社会经济史研究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为了多出成果,早出人才,促进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科的发展和繁荣,适应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和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需要,创办一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专门性刊物势在必行,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上颇具特色和优势的厦门大学义不容辞。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之结构》从革命的视角观察中国社会,确信中国社会的阶级性和革命的必然性。《中国社会之结构》的基本学术特色为求真与致用的统一、实事求是等,但也存在偏重阶级斗争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构成的变化既是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又对社会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持久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在努力促进社会阶层现代化的同时遏制变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弊端。  相似文献   

6.
李剑珠 《经济师》2011,(9):10-11
1998年出版的《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是一本集各院校学者大成的论文集,代表了中国主流的社会学者对社会结构转型的基本看法。13年过去了,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又有哪些最新的发展呢?这些发展对未来中国社会的走势,会带来怎样的启示和影响?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对于深入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傅衣凌教授是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的主要开创者,杰出的明清史学家.傅先生毕生的学术贡献,主要就在于他对于区域社会经济史的研究工作,力图通过深化地域性的细部考察和比较研究,从特殊的社会经济生活现象中寻找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  相似文献   

8.
周军民 《经济经纬》2005,(5):F0002-F0002
由著名中青年经济学家陈东琪主编的《中国经济学史纲(1900-2000)》(以下简称《史纲》)于2004年7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对我国上世纪的经济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清晰地刻画了中国经济学在这100年中形成和发展的历程。1900年~2000年,是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沧桑巨变的100年也是中国经济学萌芽,形成与走向繁荣发展的时期。这本书,正是集中描述了这100年来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概貌。笔者有幸参与了该书的统稿、修改、校对,从中受益匪浅,亦有一些学习心得,现不揣浅陋,提出来和读者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9.
10.
坚定不移地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解决长期以来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发展思路和重大战略举措。落实的关键在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制定和用好政策,统筹发展规划,统筹生产经营,统筹人力资源开发,统筹社会化服务,始终考虑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利益,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在全国、特别是农业大省河南,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正处于经贸高速发展的时期,加强并创新社会管理已经成为新时代的主题。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新情况,在分析中国经贸发展概况及社会管理对其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等对策建议,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实现创新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12.
自《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首次提出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以来 ,理论界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为全面把握对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理论的理解 ,本文就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研究观点综述如下。一、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内涵赵长茂认为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是落后国家在追赶先进国家的过程中 ,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助推力 ,加快提升经济结构 ,跨过传统工业化的某些阶段 ,加速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我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实质是把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起来 ,在同一过程中完成双重任务。庞跃辉认为 ,生产力跨越…  相似文献   

13.
王万盈教授在汉晋隋唐史领域浸淫多年之后,转战明清以降中国历史,继《清代宁波契约文书辑校》,复于2009年推出新作《东南孔道——明清浙江海洋贸易与商品经济研究》(下文简称《东南孔道》)①,以海洋社会经济史的新视角进行商品经济史研究,对于明清浙江海洋社会经济史、商品经济史,颇具匠心,从多个方面反映了学术发展的时代潮流,试论如次.第一,在研究视野上,《东南孔道》同时具备了海洋史与世界史的观察角度.长期以来,中国历史学界对于经济史的研究,以陆地-海洋二元对立论下的“陆地史观”为指导,相对重视农耕文化的研究,而对海洋文化未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关于农村如何发展才能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需求,大批学者及社会学家都在进行着不懈的探索。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农村社会的特点,介绍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历程,描绘了中国农村最可能的未来发展蓝图。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北京近13年民航业及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数据为基础,对各时间序列进行了相关性及平稳性测试,并用因果检验分析了二者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加对其机场旅客吞吐量的增加有影响,同时这三项指标与机场旅客吞吐量之间均存在互动关系。此外,北京机场货邮吞吐量与各经济社会指标间在滞后期为一至三年时均不存在双向互动关系。总体看,北京民航业与社会经济互动关系并不密切,应加强北京民航业与城市经济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社会资本及其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自从法国社会学家皮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在1980年首次提出“社会资本”概念后,社会资本理论很快就成为当代西方最有影响的分析框架之一,关于社会资本理论本身以及运用这一理论进行实证分析的研究文献大量涌现。国内一些敏锐的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学者系统提出社会资本理论时,就注意到了这一理论的解释能力及在中国社会的适用性,并开始以此来分析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然而,这一理论也遭到了学术界的众多批评,直至有人最近公开呼吁“拒绝使用‘社会资本’概念”①。那么,社会资本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它有哪些特征和功用?本文试图通过较为系统地梳理这一概念在布迪厄、科尔曼(JamesColeman)和帕特南(RobertPutnam)这三位代表人物那里的逻辑发展,对这一概念的内涵、特征、本质、要素和功用做一辨析,并对国内学者关于社会资本的研究和应用做一初步的检视。  相似文献   

18.
19.
20.
社会资本是一种独立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之外的特殊资本形式,其核心要素在于个体或组织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信任和具有互惠性的行为规范.社会资本能够降低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促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但有时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社会资本内容和实质的不同是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应积极培育现代社会资本,避免其缺陷,构建以社会资本为纽带的区域经济和谐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