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内蒙古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1995~2010年内蒙古人均GDP指标与主要环境污染物排放量指标进行分析,发现内蒙古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与人均GDP拟合曲线出现先上升、后下降,而后又上升,现仍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拟合曲线呈U型走势;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与人均GDP拟合曲线呈倒U型走势.本文最后提出了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推进节能减排工程、加强环境规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杭州市的环境问题引人注意。文章以EKC为理论基础,根据杭州市1988—201 5年经济状况(以人均GDP表示)与环境状况(以工业污染物排放量表示)的数据,运用SPSS和Matlab软件系统,通过二次、三次函数模型拟合,建立了两者之间的最优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杭州市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呈现出倒"U型"曲线关系,而人均GDP与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呈现出倒"U型"左侧曲线关系,人均GDP与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呈现出拟合度较低的"N型"曲线关系,人均GDP与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不具有统计意义。最后,结合杭州市环境实际情况,从影响杭州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主要因素着手,提出了改善杭州市环境状况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制定环保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中国1993~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人均GDP与人均工业二氧化硫和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之间呈现倒U形关系,而与人均工业烟尘和人均工业粉尘排放量之间呈自上向下的曲线关系;经济结构和技术对环境污染存在显著影响,而经济规模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中国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阶段性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取单位GDP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烟尘排放量和工业粉尘排放量来体现中国环境质量的好坏,以人均GDP为影响变量,构建了6个非线性回归模型来实证研究中国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证明了不同研究阶段以单位GDP三废排放所体现的环境质量与人均GDP之间遵循的轨迹。  相似文献   

5.
工业三废排放水平是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中工作中的关键指标,本文分析了2005~2012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总量及比重变化趋势、单位GDP排放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辽宁沿海经济带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呈现下降趋势,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和工业固废物产生总量逐年上升。单位GDP废水排放量、单位GDP废气排放量、单位GDP固体废物产生量均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珠海市金湾区建区以来(2002—2011年)人均GDP与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排放量发展变化情况,发现金湾区工业"三废"排放量在波动中随着人均GDP的持续增长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将金湾区人均GDP与工业"三废"排放量进行拟合,建立金湾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其计算结果显示,金湾区工业"三废"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三次曲线特征,在2002—2008年曲线呈持续上升趋势,2009年为金湾区工业"三废"排放量的拐点,2002—2011年曲线初步显现出标准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倒U"形特点。计算表明,金湾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转折点出现在2009年,人均GDP为60 624元时。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1997—2015年成都市的工业废水、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以及人均GDP为基础,得到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从而得到产业转移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结果显示:工业废水排放量和人均GDP之间呈线性关系并以较大速率下降;工业废气排放量和人均GDP之间呈倒"N"型关系;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和人均GDP之间呈倒"U"型关系。结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行业统计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和建议:成都市大气环境保护的重心应放在严格控制废气排放大户的引进和实际排放量上;成都市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侧重于第二产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速度较慢;成都市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明显缺乏对第三产业的吸引力,缺乏高精尖的技术、人才和产业,可以充分利用高校资源,注重人才培养,采取以人才吸引产业的方式,增加对第三产业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8.
自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举行的哥拳哈根气候会议后,研究某一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浙江省1985-2008年消除通货膨胀影响的人均GDP为经济增长指标,以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料生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烟尘排放量为环境质量指标,分析浙江经济与环境状况,并进行协整分析,进而建立相应的计量模型.研究表明:浙江省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料生产量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如果按当前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治理状况评价,浙江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并不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环境问题逐渐凸显。文章针对库兹涅茨曲线特征,采用岭回归方法,选用江西省1995-2014年"三废"排放量及GDP数据进行研究,发现江西省"三废"排放量与经济发展呈"N"型曲线关系,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主要受结构效应影响;工业废气排放量主要受规模效应影响;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受规模效应与结构效应影响程度相当;且只有固体废物治理投资水平对污染起到了抑制作用。从而得知,江西省环境治理投资效果不佳,应该合理投入环境治理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精准治理"。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常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来描述,典型的EKC一般呈倒U型.选取广东省2000-2014年经济状况(以人均GDP表示)与工业"三废"污染物排放量的统计数据,借助EXCEL和EVIEWS软件系统,分析了人均GDP与工业"三废"污染物排放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了两者之间的计量模型.通过研究发现:广东省工业"三废"污染物中,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曲线特征符合环境库兹涅茨倒"U"曲线 ,而工业废气与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的曲线特征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倒U"形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此实证研究结论也从理论上证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客观存在的,只是一种可能而并非必然性特征.此外,环境质量改善并不会自动发生,除了收入水平之外,还应包括社会、自然等因素,它有赖于全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环境政策的严格实施,以及技术进步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分析研究珠海市金湾区2001年建区以来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各类工业污染物排放量的统计数据,发现金湾区各类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在波动中随着人均GDP的持续增长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趋势。将金湾区建区以来人均GDP与各类工业污染物排放量的相关数据进行拟合,建立金湾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其计算结果显示:金湾区各类工业污染物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三次曲线特征,但是不同工业污染物排放量与人均GDP的三次曲线的形状有所不同,有的处在持续上升阶段,有的处在反复筑顶的阶段,有的已经筑顶完毕进入转折向下阶段,多数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在2008年达到峰值,2009年出现明显下降,部分工业污染物排放量与人均GDP的三次曲线走势呈现出典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倒U"形特点,结论是环境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适用于珠海市金湾区。  相似文献   

12.
佟光霁  王海赛 《经济师》2014,(11):151-153
基于环境库茨涅茨曲线这一分析工具,并结合哈尔滨市统计年鉴1998—2012年的经济与环境面板数据,构建了哈尔滨市环境库茨涅茨曲线。以工业"三废"排放量为因变量,人均GDP为自变量,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哈尔滨市经济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到文中的回归模型图。研究表明,哈尔滨市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并不完全符合标准的倒"U"型特征,而是呈现三种情况:工业废水曲线为"U"型特征";工业固体废物曲线呈倒"N"型特征;工业废气排放量呈不规则的"S"型特征,三者并非传统的EKC关系。研究认为,哈尔滨市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应该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00~2009年广东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分析发现,广东省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与国外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非一致.在排除了人口基数影响后,发现广东的工业废气指标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指标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倒“U”形,而是弱“N”与上升直线等形状.着重以人均S02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与排放量之间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固体废物产生量随着经济增长逐年上升,而经过循环利用、无害化处理后的固体废物排放量却大幅下降.得出政府的环境政策和重视程度对整个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政府政策方向能够对EKC曲线的发展趋势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环境库兹涅茨理论为基础,对江苏省1995-2014年工业“三废”排放进行分析,得出人均GDP与工业“三废”之间的联系,其中,废水排放量随人均GDP呈倒“U”型,先上升后下降,拐点出现在1993年;废气排放量随人均GDP呈“N”型,曲线在有经济意义范围内呈单调递增,未出现拐点;固废排放量随人均GDP呈倒“N”型,其中一个拐点出现于2016年.江苏省在废水治理上已初现成效,对废气和固废还需加大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1995~2005年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和环境数据,定量分析了水资源使用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废水中COD排放量、农药使用量、化肥施用量与人均GDP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水资源使用量、废水排放量、废水中COD排放量及化肥施用量与人均GDP之间呈U型曲线关系.农药使用量与入均GDP之间表现为较复杂的N型曲线关系.目前,北京、天津两市基本处于U型曲线的右侧,其水资源使用量及水环境污染指标呈现增长的趋势.河北省尚处于U型曲线的左侧,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河北省的水资源使用量,水污染物排放量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伴随着环境质量的恶化,尤其是工业三废造成的污染日益加剧。作为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昭通,其经济增长方式与工业三废在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根据昭通1994~2009年的数据,选取工业三废作为主要的污染指标,对昭通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变化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人均GDP与主要环境指标之间的拟合曲线并不符合典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特征,除工业废水排放量波动幅度较大外,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均呈现继续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17.
基于1990—2013年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工业“三废”排放量或生产量的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省环境污染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工业“三废”排放量或生产量是正向关系。在长期中,FDI对工业废气排放量影响最大,固体废物次之,对工业废水影响最小;在短期,FDI的变化对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的变化影响最大,废气次之,对工业废水影响最小。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中,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是导致工业废气排放量增加的格兰杰原因,但不是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增加的格兰杰原因,这一结果可以通过FDI的行业分布进行说明。在此基础上,针对浙江省如何有效利用FDI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05—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工业废气排放量与工业废气治理投资的双向模型,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的分析方法,实证研究工业废气治理投资与工业废气排放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及地区性差异,以深入研究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的耦合性。研究发现:工业废气治理投资与工业废气排放量之间存在双向非线性关系,即双向的倒"U"型关系,且存在显著的地区性差异。工业废气治理投资与工业废气排放量之间存在一个优化区间,即工业废气治理投资的对数大于10.583和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对数大于12.992。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双向性倒"U"型关系显著且稳定,而中部地区却为"U"型和倒"U"型互存的情况,既不显著也不稳定。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广州市的经济增长和废水、工业废气排放的关系为例,选取了广州市1982~2004年经济增长与废水、废气排放等环境数据,建立了人均GDP与废水、工业废气排放量的模型,并绘制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发现,广州市的经济与环境发展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呈倒u形,人均GDP与废水排放量曲线已位于转折点,人均GDP与工业废气排放量曲线已接近转折点,表明该市进入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有序时期,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已产生了明显的环境效益。同时也说明了广州市目前已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并进入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有序时期。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经济发展与环境负荷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湖南省1990—2008年人均GDP与工业"三废"数据,建立起湖南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和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正相关,目前正处在上升阶段,只有工业废水排放量处在下降阶段。因此,湖南省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和产业生态化是湖南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