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钢花 《经济论坛》2009,(23):102-103
经济结构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首先要确立劳动者素质技能结构在经济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只有劳动者素质技能水平不断提升,才能引导地区就业结构、投资结构、产业结构等不断优化。系统分析内蒙古经济结构,明确劳动者素质技能结构在内蒙古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前导性作用,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影响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的跨世纪发展,这就是科学技术在农村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劳动者技能素质低,科技人才不足,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许多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所以,加快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已成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我国九十年代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本文认为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还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它包括劳动者个体的精神素质、智力素质和体力素质,也包括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文章着重从提高劳动者素质这一侧面探讨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经济结构的变化发展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内生拓展型的经济结构以劳动者为主体,解决中国现阶段现实经济矛盾为主题的经济发展结构,其中包含了劳动者素质技能结构和投资结构影响下的一系列相关结构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行为,并且以民主法治主导其运行和发展,本文主要以内生拓展型经济结构为核心,简要探讨劳动者素质技能结构下各个子系统经济结构的运行方式和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中经济结构的主要运行机制,最后简要探讨如何以民主法治来主导内生拓展型经济结构中各个子系统的合理发展和民主法治主导内生拓展型经济结构促进我国经济体制的良性改革和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从劳动者素质促进企业和行业经济效益增长的理论分析出发,以浙江省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数据实证分析第三产业劳动者素质与经济效率的正相关关系,提出从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强化员工培训、注重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等四个方面来提升第三产业劳动者素质。  相似文献   

6.
根据平台就业专项调查数据可得出,16~24岁青年劳动者的就业质量与其他年龄段劳动者相比,整体偏低:工资低、工时长、劳动强度大、社保参保比例低、工作满意度评价不高。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数量型就业矛盾的持续扩大、青年劳动者人力资本相对较低以及青年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因此,为促进青年高质量就业,在宏观层面要构建青年就业友好型的政策体系,宏观调控要基准,健全青年新就业形态社会保障专项制度,构建青年劳动规制专项政策体系;在中观层面要为青年高质量就业创造良好的产业环境和教育供给;在微观层面应激发企业雇佣青年劳动者的积极性,着力提升青年劳动者的人力资本素质和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7.
劳动价值论:劳动者的经济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劳动价值论的提出,是政治经济学形成的标志和基石,它结束了重商主义仅从流通层面论证赚钱术的机敏和浅薄,开始了针对生产领域对经济矛盾的理性思维,也正是由于理性思维对经济矛盾的揭示和论证,劳动价值论一直受到攻击和歪曲,坚持和反对劳动价值论,是政治经济学史上矛盾斗争的一条主线,但只要劳动还是劳动,交换的还是劳动所创造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那末,劳动价值论作为理论概括的劳动者的基本经济观点,就有其意义,而且应随劳动者素质技能及其劳动方式、产品的发展而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新 《当代经济》2007,(17):101-103
利用云南财政统计数据中有关农业财政各项支出和农业增加值的数据,用计量经济方法对云南财政支出和农业县域经济两者的关系构建模型做了实证分析,并联系新经济增长理论对模型的最后结果做出了解释,提出政府应大力加强对农业基础建设的投资,尤其是对农业科技的投入;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支出以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政府应采取大力压缩农业的消费性支出等措施来促进云南农业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国内外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农村教育对农民收入各方面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得出农村教育通过两个步骤来影响农民收入,第一步通过农村教育来提高劳动者素质,第二步通过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来增加农业收入与非农业收入.为以后进一步研究农民增收途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者的经济生活发生了很多积极的变化:劳动者的收入增加;农村劳动力数量减少、流动频繁;农民自组织能力增强等。解决当前农村劳动者收入偏低、社会生活负担较重、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劳动生产率不高、剩余劳动者转移困难等问题,必须进一步进行制度创新。建全土地经营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统一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等是当前要重点实现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1.
1.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一般来说,决定科研成果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是劳动者的素质以及受教育水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水平程度通常决定了当地的科技发展水平,因此,上海市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高劳动者劳动技能水平,增强管理人员的素质,支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实行农科教结合,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注重人才培养,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是我们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方针。结合我...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把“实施科教兴农”作为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跨世纪发展目标的十条指导方针之一,明确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强调要实行农科教结合,加速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注意人才培养,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那么,农科教结合在我国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发展现状、作用如何?在我国农科结合走过了10多年历程的今天,重新回过头来,对它进行一次系统的总结  相似文献   

14.
李旭东  郑颖 《经济师》2001,(10):269-269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劳动者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 ,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文章针对我国具体情况 ,提出了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即大力发展终身教育 ,构建教育的“立交桥”  相似文献   

15.
梁剑峰  李红霞 《经济师》2001,(12):88-89
目前我国西部劳动者素质成为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只有从战略高度重视教育发展 ,实现人才资源的深度开发 ,才能提高劳动者素质 ,推进西部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利用云南财政统计数据中有关农业财政各项支出和农业增加值的数据,用计量经济方法对云南财政支出和农业县域经济两者的关系构建模型做了实证分析,并联系新经济增长理论对模型的最后结果做出了解释,提出政府应大力加强对农业基础建设的投资,尤其是对农业科技的投入;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支出以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政府应采取大力压缩农业的消费性支出等措施来促进云南农业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教育发展与劳动者素质现状   1.教育发展水平落后。表现为:第一,投入不足。教育经费短缺,与国际水平有一定的差距。 80年代中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国家的教育经费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 6.1%,中等发展水平国家为 4%,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为 3.2%。我国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1990年为 3.1%, 1993年下降为 2.9%。非财政开支来源的教育经费,与国外比,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第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脱离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这使得宝贵的教育投资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不利于劳动者素质的提…  相似文献   

18.
一、人力资本在现代技术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人力资本是人的劳动能力,这是国家或企业的重要资本,它包括劳动者数量与劳动者素质两个方面。劳动者数量是指满足技术经济工作需要的人数;劳动者素质是指劳动者的身体、思想、文化、知识程度及劳动技能和精神文明状况等等。在当今时代,由于技术经济飞速发展,劳动者的技术经济水平及精神文明状况是发展技术经济的重要因素。这是现代技术经济不断发展的新水平所决定的。因为现代技术经济飞速发展,有很多专利技术只盛行三、五年就被更新技术所代替,甚至有的新产品只有二、三年时间就被更新产品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论证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点必须从主体即劳动者方面去理解;进而论证了在马克思的意义上,生产力的解放,首要的和根本的是劳动者的解放,生产力的发展,最重要的和最有价值的是劳动者素质的全面发展;然后根据马克思的有关论述,结合对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和"第一生产力"、"知识经济"的简要分析,论证了倡导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主导理念.  相似文献   

20.
刘小兵 《经济论坛》2011,(8):164-166
由低素质人口向高素质劳动人口转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也是建设富强国家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研究新时期劳动者素质基本内涵和创新型国家的基本要素,认为劳动者素质是构成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素。提高劳动者创造力,在于有针对性开展劳动者素质教育,以及实现基本智力资源的普惠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