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凌小萍 《经济师》2008,(5):55-56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陷入困境。根本原因在于留守儿童德育工作的缺失。它体现在家庭德育严重缺失、学校德育的弱化以及留守儿童德育的社会环境薄弱。以现行户籍制度为核心内容的二元经济结构是根本原因;家庭情感的缺失是直接原因;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及现行教育体制弊端是间接原因;社会缺乏预见性是重要原因。因此,问题的解决需要破除制度壁垒、发展社会生产、挖掘社会资源、增强学校教育、加强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3,(3)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性要求,认真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规律,借鉴发达国家高校德育实践的丰富经验,改革我国高校传统的德育工作模式,创新性地提出新时期我国高等院校德育工作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思路,把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通过整合校内外德育资源,创新德育实践理念、内涵、手段以及考核评价方式,广泛开展大学生德育实践活动,使其更加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和人民群众,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3.
生态德育作为一种新的道德教育理念和方法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被推崇.笔者认为,将生态德育纳入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扩充,更是基于一种全新的道德理念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价值取向和道德关怀上的全面突破.如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纳入生态德育这一问题在逻辑上预设了生态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大学生思想发展的价值共通性;同时如何加强生态德育在现实性上还需解决将大学生对于生态道德内化作为理念支撑的问题;生态德育的有效实施也在于现实环境作为文化背景的认知资源.生态德育只有从逻辑性和现实性回答上述问题,才能真正破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生态德育的障碍.  相似文献   

4.
盛妍妍 《时代经贸》2008,6(8):196-197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强调以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为重点,以启发式教育、个性教育为途径,实现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的德育目标。他的德育思想对我国德育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学校应在事实上树立德育的核心地位,努力织就“学校-家庭-教师”的教育网络;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分层次制定德育目标和内容;应利用社会丑恶现象开展反面教育,促进学生道德辨别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盛妍妍 《时代经贸》2008,6(12):196-197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强调以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为重点,以启发式教育、个性教育为途径,实现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的德育目标.他的德育思想对我国德育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学校应在事实上树立德育的核心地位,努力织就"学校-家庭-教师"的教育网络;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分层次制定德育目标和内容;应利用社会丑恶现象开展反面教育,促进学生道德辨别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1.凯恩斯是垄断资本的宠儿1883年,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生于英国一个资产阶级经济学者的家庭。他从小就受资产阶级教育的薰陶,后来又在剑桥大学接受资产阶级贵族教育。1906年,他经过文官考试,供职于“印度公署”,为英国的殖民主义服务。从此开始了他那  相似文献   

7.
周玉锋  周璐 《时代经贸》2013,(18):228-228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家长是未成年人社会化的最早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家庭德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殊重要作用,和谐有效地家庭道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相似文献   

8.
德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教育对象是人.人是社会最重要的组成细胞.这就显示了德育关注的重要性。本文意在通过对德育与社会环境的矛盾分析探讨德育生态环境的改进,以最终实现德育生态环境的完善,倡导人与社会的和谐,以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孝文化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产生着深远持久的影响。孝文化内涵丰富,包括养亲、敬亲、安亲、谏亲、祭亲和荣亲等多个层面,孝文化的丰富内涵中使其在高校德育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对青年大学生的生命价值教育、感恩教育、成才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具有重大价值。具体而言,可以从孝文化自身、高校、教师、家庭社会的氛围四个方面入手来充分实现传统孝文化的高校德育价值。  相似文献   

10.
牛三平 《经济师》2005,(1):95-96
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高素质的核心内容,就是把德育放到大学教育的首位,让德育渗透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起到导向、引领作用。文章从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德育建设所包涵的内容及如何开展德育工作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高虹  张敏 《经济研究导刊》2010,(10):245-246
中国古代的儒家德育思想,迎接新世纪诸多挑战,是构建中国当代大学教育可资借鉴的一个重要宝库.纵观当今大学,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呼唤儒家德育养成教育,儒家的德育思想是大学生德育养成教育形成的重要思想渊源.儒家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儒家德育思想对中国当代德育教育的价值让人们意识到中国当代大学的德育教育需要积极借鉴儒家德育思想,以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2.
"道法自然"蕴涵着丰富和德育思想,强调物之自性即德的道德观;德育的基本目标是个性的自由发展;德育工作者应按教育对象的内在本性来施教;自然无为的德育方法,这些观点对高校开展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采取"双向"德育方式、渗透德育方式、环境德育方式、封闭式教育与开放式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方式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建构学校和谐德育环境,使大学生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4.
以在广东珠三角地区的调查为根据,概括了当前发达地区居民家庭美德的积极表现和消极表现,介绍了深圳市和惠州市加强家庭传统美德的做法和效果。提出了促进该地区家庭文明与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第一,充分认识家庭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基础作用;第二,努力创建具有现代社会服务与管理功能的家庭工作机制;第三,认真研究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的家庭道德体系;第四,广泛开展富有时代意义的群众性的家庭文明创建活动;第五,努力提升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区德育结合的效益;第六,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解决家庭问题中创建家庭文明。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2010-2016年四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系统考察住房财富对中国不同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发现住房财富促进家庭教育支出,存在显著的财富效应,但不同收入家庭的住房财富的影响不同,住房财富对教育支出的促进作用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中显著,对高收入家庭影响较小.同时,住房对家庭教育支出也存在挤出效应,但只在中等收入...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高校德育思想是江泽民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从高校德育地位、德育内容、德育路径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江泽民高校德育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要体现,并就其对推进新时期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建设性地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创新高校德育方法,既有其相应的时代背景,也有其迫切的现实需求,更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但德育方法的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无限循环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是要建立德育民主性,使德育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二是要实施德育个性化,使德育方法由模式教育向个性张扬转变;三是要培养德育自觉性,使德育方法由他律向自律转变;四是要落实德育实践性,使德育方法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同时,为了确保高校德育方法创新取得最佳效果,在实践中我们还必须遵循方向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相似文献   

18.
对工程德育模式的特点和理论进行了阐述,指出高校工程德育模式具有很强的学科交融性,而不单是德育范畴的产物;同时,进一步阐明了高校工程德育模式的经济属性。  相似文献   

19.
任何教育都是教学生怎样做人的教育。教育的区别在教育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教育学生做什么人的问题,也就是德育目标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的德育目标过高论是错误的、有害的。德育要取得好效果,一定要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扬起理想的风帆。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中专招生并轨策略的实行,中专教育面临着较为严峻的考研.我国在校中专生以农村的留守学生为主,他们大多15-18岁,这时正值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在这段时期学生具有模仿性及情绪性的特点,因此这段时期学校的教育以及家长、教师的行为举动都对给学生深刻的影响.本文从中专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出发,简述了中专德育教育的现状以及中专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迫切性,较为详细的介绍了中专语文教学中实行德育渗透的因素及特点最后简略的阐述了中专语文教学中实行德育渗透对教师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