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风险指数是对其所蕴藏的全部舞弊风险的综合量化评估,较之于事后识别或单一维度的舞弊风险研究,具有前瞻性和集成性等优点.以2010-2014年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司特征、公司治理结构等角度选取变量,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风险指数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较高、董事会或监事会规模较适度、高层团队男性成员占比较大、平均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较高或任职时间较长的公司,会计舞弊风险较低,而董事会会议次数较多或监事会会议次数较少的公司,会计舞弊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持续曝光出有舞弊行为的公司,改善公司治理问题日渐被人们关注,董事会特征与财务舞弊的关系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以31家被证监会公开处罚的上市公司和31家对应的非舞弊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是否发生财务舞弊为被解释变量,对两类公司进行均值检验,并构建Logistic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比例、独立董事年龄、独立董事年薪、独立董事中注册会计师的比例度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对财务舞弊行为产生影响.最后,针对这些结论对我国上市公司如何加强公司独立董事对预防财务舞弊行为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主营业务贡献与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营业务是公司稳定利润的主要来源,其左右着上市公司的核心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主营业务利润占公司总利润的比重的高低及其稳定性还将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稳定性,从而也影响公司的后续发展。因此,上市公司必须扎根主业,壮大主业,不断提高主营业务利润的比重,才能增加公司的价值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4.
公司治理与风险承担——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型经济环境下的我国公司治理机制能否激励公司风险承担是本文的研究主题。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2006—2011年数据为样本,对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与公司风险承担关系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激励上市公司的风险承担,具体来说,董事会独立性对公司风险承担有正的影响,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风险承担之间存在U型关系,管理层持股有利于激励公司风险承担,私有产权控股对公司风险承担有正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国有股比重、流通A股比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重以及第一、第二大股东持股比重之比作为公司股权结构变量,以净资产收益率与市净率作为公司经营绩效变量,以中国信息技术行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该研究结果表明,国有股比重与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负相关,流通A股比重及大股东治理与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均无显著相关性.本文的实证研究为中国上市公司实行国有股减持、股权结构多元化以及加强中小股东公司治理功能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公司治理与市场价值   总被引:188,自引:4,他引:188  
本文就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与公司治理、公司市场价值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占总资产的比重不大 ;总体上债务融资具有加强公司治理、增加公司市场价值的作用 ,但是对于少数资产负债率非常高的公司 ,这种作用并不显著 ;市场对公司发行债券有积极的反应 ;同时债务融资起到了传递公司业绩的信号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国有股股权比重过大是我国特殊国情下的产物,截至2000年12月31日,我国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共有总股本3613亿股,其中国有股总数为2830亿股,占总股本的65.87%,按当时的市价折合市值约为32003亿元,而同期的公众流通股仅有1233亿股,市值约为16087亿元。从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在上市公司中,未流通的国有股在上市公司的总股本中所占比重相当大,国有股股权高度集中,国有股股东是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国有股持股主体以国有资产管理局、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或上市公…  相似文献   

8.
融资租赁在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治理中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丽芳 《当代经济》2009,(24):36-37
融资租赁是现代财务管理的三大内容之一,融资租赁和财务、内部治理有密切的关系,其关键是决定各种资金来源在总资金中所占的比重,即确定资本结构,以使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相配合.本文为此具体分析了融资租赁在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治理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行业特征与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进行了检验。通过描述统计与回归检验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持有的现金在行业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产品市场竞争和产品的独特性程度与公司现金持有量正相关,说明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与产品独特性程度高的公司持有更多现金,以保护其在产品市场中的竞争优势,避免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10.
以沪深两市131个在2005年、2006年两年间完成全面股改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公司进行实证分析,利用因子分析的统计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及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提高了上市公司的治理绩效,即股改是有效的。另外,将131个样本公司的综合得分均值与沪深300的综合得分均值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结论表明上市公司业绩除了受到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之外,同时股权分置改革也会为其带来正效应。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企业使用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趋势,以中国有色金属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使用金融衍生品是否有利于提升公司价值;使用金融衍生品究竟增加了企业的风险还是降低了企业的风险?企业价值和企业风险关系如何?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公司使用金融衍生品提升了公司价值,但未必能提升经营业绩;合理运用金融衍生品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降低公司的内生性风险,有利于企业价值提升,而系统性风险与企业价值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本文研究结论对中国上市公司合理使用金融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日益显露,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国有股及法人股在上市公司总股本中所占比重过大,股权融资所占比率过高,企业债券融资所占比率极小。这主要是由于证券市场机制不健全、债券市场发育不成熟、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公司治理和企业价值的关系,国内外研究已经得到证实,但对公司治理和企业风险的关系研究.还比较少见.文章以10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一个反映和评价公司治理水平的指标体系和企业风险计量模型,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验证公司治理和企业风险的相关性,并就如何通过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来防范风险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06年1月1日到2007年12月31日有定向增发新股预案且成功实施的A股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财务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首先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后共三年的经营绩效的变化作比较分析,发现定向增发前后三年间公司整体经营绩效呈不断上升趋势;其次,在提出三大假设的基础上,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定向增发后上市公司整体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上市公司未来整体经营绩效与公司定向增发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注入资产类型、募资用途、发行前资产负债率、公司成长性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最后,采用了新的关于衡量经营绩效的替代指标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数据显示在所有重要方面均和回归结果一致,表明了本研究的严谨性及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2000-200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上市公司的整体子公司经营业务占集团业务的比重衡量子公司相对业务规模,考察"一控多"集团型上市公司的经营业务在母子公司上下级法人间的分布对上市公司整体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子公司业务规模与公司整体盈余质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具体而言,子公司业务规模越大,则公司整体的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盈余反应系数越小。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母公司在集团中整体的控制水平能够显著降低子公司业务规模对盈余质量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主营业务利润、核心竞争力和公司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刚 《经济管理》2002,(4):56-64
上市公司只有不断壮大自己的主业,提高核心能力,才能持续增加公司的价值,以往投资者在分析上市公司业绩时,往往忽视了对公司业务利润构成的具体分析。本文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利润的构成,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构成中投资收益和补贴收入所占比例过大,盈利质量不高且持久性较差。同时检验了主营业务利润比重与公司价值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将股票市场信息拆分为与基本面相关的"价值信息"和与基本面无关的"噪声信息",进而检验信息质量对下行Beta的影响,并考察投资者风险偏好类型的作用.结论表明:价值信息影响下行Beta,也同时决定着个股预期收益率,而噪声信息则仅仅对下行Beta存在冲击,却与个股收益率无关,正是风险与收益存在差异化的信息冲击机制,导致了下行Beta负定价效应的出现与下行Beta之谜的产生.这一过程中,投资者风险偏好特征调节了信息质量对下行Beta之谜的影响,并具体表现为"信号过滤"(风险厌恶)与"信号放大"(风险偏好)效应.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杠杆均衡假说的验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杠杆均衡假说认为,企业的经营杠杆(DOL)与财务杠杆(DFL)之间负相关,高经营杠杆可被低财务杠杆抵消,反之亦然,最终企业能把总杠杆(DTL)和总风险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作为样本,通过对其杠杆系数的计算,运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检验,试图检验杠杆均衡假说对我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的行业效应显著,而且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这一点并不符合杠杆均衡假说。对此本文给出了几点解释,希望对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既定数量的独立董事是大股东之间以法规要求作为约束条件博弈的结果,加上独立董事提名平均分配机制的存在,导致了独立董事数量的超额或不足.以2005年和2008年沪深证券交易所的A股上市公司为总样本的经验研究发现:独立董事超额的公司均衡点临近股东持股比例差的均值显著小于独立董事不足的公司.在考虑了其他相关控制变量后,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独立董事均衡点临近股东持股比例差显著影响独立董事数量.此外,控股股东性质和公司规模也对独立董事数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董事会社会资本对公司成长性的影响机制问题日益成为公司治理中广泛关注的焦点和难点.本文从上市公司董事会社会资本角度,把董事会社会资本细分为:董事会社会行业资本、社会连锁资本和社会政治资本,并运用2009年通讯业上市企业的截面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董事会社会资本对公司成长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董事会社会资本对公司成长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具体而言,社会行业资本对公司成长性具有正向显著影响;社会连锁资本对公司成长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政治资本对公司成长性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通过进行稳定性检验,检验结果基本一致.该研究对进一步揭示董事会社会资本功能的优化配置以及企业成长性的促进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