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迫于经济的压力,16岁的郑金池无奈地告别了学校,跻身于“潮汕打工一族”.他从广东出发,西至新疆,北上黑河,赶上了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浪潮,凭借音像录制产业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金钱带来的满足感很快逝去,快到而立之年的郑金池又开始重复做起了年少辍学后时常做的一个梦:他坐在教室里,匆匆记录着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的公式,同桌在盯着窗外的蓝天发呆,燥热的夏季透出几分备考的紧张气息……他渐渐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开始去学校旁听老师上课,作为一名“超龄学生”,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曾经落下的知识,有些特级老师的课讲得特别精彩,他甚至听了一遍又一遍.  相似文献   

2.
扪心自问     
教师节那天晚上有场不错的演出,电话联系了一位在学校担任领导的朋友,想请他一起观看.他听后先是非常高兴,但很快又不无遗憾地说恐怕去不了.问何故?答曰教师节,忙.我也是愿意打破砂锅问到底,说白天忙罢了,晚上还忙什么?不料此兄一听哈哈大笑起来说吃饭啊.我有点不明白,教师节跟吃饭有什么关系?庆祝的方式难道就不能有点新意?  相似文献   

3.
罗恩道夫·乌尔里奇从来没有想过他会失业如此长时间.这位52岁的德国人以前是雷比奇附近一个集体所有制企业中的中层管理者.1991年,他失业了,随后到柏林参加了一个由州政府组织的销售培训计划.结业后,他开始了推销员生涯,从糖到墓碑无所不卖.“但没有什么效果”,他说.于是在1995年,他又参加了一个政府办的培训计划.这次他是学习如何为建筑通风系统的招标活动进行准备.然而在付出六个月的代价后,他听到的所有回答仍都是“不”.罗恩道夫幻想的破灭是众多陷入困境的德国人的一个缩影.从1990年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来,虽然对外汇黑市进行了严厉的打击,但外汇黑市依然禁而不止。外汇黑市里充满了陷阱,一些缺乏外汇知识而又初涉外汇黑市的居民,常常被那些专门从事倒汇的骗子所欺骗。其欺骗手段有以下几种:伎俩之一:冒名顶替由河南到广州打工的小李,听别人说人民币有可能要贬值,他怕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钱不值钱了,便准备把手中的人民币换成美元。小李来到外汇黑市打听行情,一位体态婀娜的年轻女人主动上前与他交谈。女人告诉小李,她手中有很多美元,要多少有多少,价格可以优惠。两人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谈妥以1:8.5的价格兑换200…  相似文献   

5.
黄敏俊盲人古筝主角:黄敏俊,22岁,星海音乐学院大四学生,他是视障人士,只能朦胧看到一米之内的影像,连琴弦都看不清.他一曲《临安遗根》弹得声情并茂.自述:我从10岁就开始练习,一个个音去摸索着弹,还好,我听音能力强,基本上听一次录音就记着了.盲人是没有视觉优势的,只有通过其他感觉去恶补,我做到了.每次演出,我都穿汉服,同样是为了中华文化.晋级赛我会串烧广东乐曲联奏.点评:"你将感情投入进去了."俊仔的表演让评委一致叫好!当命运将一扇门关住了,另一扇门一定悄悄开着的.  相似文献   

6.
5、走马上任 1936年,于光远在清华大学毕业了. 毕业前夕,对于去留问题,于光远找民先队李昌和其他几个朋友商量.他们都说,我们不一定都留在北平做救亡工作,外地也迫切需要人去开辟工作.正巧那时清华大学的一位上届毕业生冯秉铨,已担任了广州岭南大学教务长,他来函要一名清华本届物理系毕业生去他那儿任助教,于光远当即答应,接受聘书,决定去岭南大学任教,并在广东开辟民先队工作.  相似文献   

7.
里风 《经济视角》2008,(11):24-28
1986年.在福建省一个普通的海滨小镇陈埭,有一位16岁的普通少年丁志忠,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去首都北京闯荡一番。攥着1万块钱,丁志忠走遍了小镇上的所有鞋厂,挑出600双他认为最好卖的鞋,乘汽车去福州,花48元买一张去北京的火车票。  相似文献   

8.
要激起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就必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带着问题去听课.那么,问题从何而来呢?我认为预习是发现问题的主渠道,是听好一堂课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山东肥城矿务局曹庄煤矿工人李云岭,18年如一日埋头苦干,提前6年跨入2000年,受到奖励,不想到引来一番争议:有的说,“老黄牛”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现在市场经济还拿它当宝贝,真是不可思议;有的说,李云岭只知道埋头傻干,大概“神经有问题”,而矿领导还表彰他,也可能是犯“神经了”,等等.听了这些议论,我吃了一惊,怪不得现在“老黄牛”少了,代之而起的只想吃现成饭,不肯做牛马活.这些人,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苦活推给别人,荣禄拿在手上;这些人,会批评,不工作;会讥讽,不动手;会傲慢自夸,但又拿不出政绩,甚至他们还把“毕力平险”的实干家嘲笑为“傻瓜”.这使我联想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首诗:“傻瓜种瓜,种出傻瓜;唯有傻瓜,救得中华.”这首诗写得何等之好啊!我们的祖国是多么需要“傻子精神”啊!  相似文献   

10.
《时代经贸》2008,6(8):70-72
李晓勇在广州一所大学读研究生时,跟导师参加了一个学术会议,看到外国专家使用的一款叫“幻灯助手”的产品,他感到很有前景,毕业后注册了一家名为“唯听点子”的公司开始创业。为了拓展市场,公司除了做“幻灯助手”,还研发了太阳能汽车降温产品。  相似文献   

11.
在早期《红楼梦》研究中,广州也不乏研究者,第一位红学家就是清代著名爱国诗人张维屏。张是广州番禺县人,他是《红楼梦》的爱好者,而且对《红楼梦》有相当研究。受早期红学索隐派的影响,张维屏经过一番比较、考证,认为贾宝玉的原型是清代著名诗人纳兰性德,并把这一结论写入他的重要文献资料专著《国朝诗人徵略》中。  相似文献   

12.
<正>文革后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几乎都知道蒋学模的名字,因为他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材》自70年代末期问世以来,已再版7次,45次印刷,累计发行超过1700万册,成为大多数理工科院校大学生必读教科书.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这一颇具影响力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与中国改革进程相伴随,既为改革开放及经济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又不断吸收改革开放的最新成果,得到丰富和发展.最近,记者有幸专访了蒋学模教授,就改革与观念转变、劳动力商品等问题作了一番交谈.令记者惊异的是,这位年近八旬高龄的老教授,思维敏捷,耳聪目明,给记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十六)“五一”节快到了.我到北京已十多天了,学校工作很多,想节前回校.我向西光同志谈了想法.杨西光同志与我作了一次长谈.他说:“文章已改得差不多了,你要回去也可以,下面就交给中央党校的同志帮助作点修改了.”杨西光同志很真诚,与我谈了很多.他说:“不久前,我在中央党校学习(杨西光同志‘文革’前是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复旦大学党委书记),学习结束时,胡耀邦同志找我谈话,要我到《光明日报》工作.耀邦同志说,北京四大报刊,二比二,《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是积极揭批‘四人帮’,推动拨乱反正的,《红旗》杂志、《光明日报》是执行‘两个凡是’的,现在要你去《光明日报》工作,就是要去改变《光明日报》的面貌,把二比二变成三比一”.他又说:“《光明日报》改变面貌,要抓文章.他们给我送来了你的文章.我看了文章.内容很好,很重要,放在哲学版可惜了,要放到第一版去.《光明日报》改变面貌就从这篇文章开始.”  相似文献   

14.
精于计算     
覃军 《新经济》2011,(7):96-96
李兆基是广东省顺德人,自幼在家乡私塾受教育,其父在广州开设银庄。 1948年,李兆基随身只带着1000元,单身前往他的创业基地——香港发展事业。最初,他曾在文威成东街荣昌金号等几家金铺找换买卖外汇及黄金,其后又经营过五金等生意。1956年,李兆基开始经营地产,他与郭得胜、  相似文献   

15.
议论爱情     
几乎没有哪个女人不喜欢听“我爱你”三个字。然而,有的女人却是这般矛盾:既爱听“我爱你”,又怕听“我爱你”。爱听的是他心灵的呢喃,重复一千遍也醉心;怕听的是他嘴唇上的呓语,即使只一遍也惊恐——爱已转移,或已消亡,剩下的仅有欺骗。 女人呀,你能轻心吗?  相似文献   

16.
在环保行业水质在线监测仪器埋头经营了10年有余的刘宇兵慢慢开始品尝到收获的喜悦.10年前,他一头扎进了当时的冷门行业水质监测仪器,创办了广州怡文科技有限公司,但是这个看似前景一片大好的行业却让刘宇兵一度陷入有技术无市场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7.
捕鼠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而捕鼠药也是微不足道的东西,但就是这微不足道的捕鼠药却在吴天的手里创造出了一个广阔的市场。目前,全国有50多家经销商成为他的加盟代理商,他把一个冷门的商品做成了一个大市场。不管白猫黑猫,捕到老鼠就是好猫1998年,吴天的第一站便来到了海南,当了一名割胶工,凭着年轻力壮,他拼命地工作。三年后,他带着仅有的1800元来到了广州,选择了经商的行当。俗话说,吃在广州,玩在苏杭。他很自然地选定了做小本饮食业,可由于不了解广州饮食方面的习惯,生意每况愈下。于是他又不得不加入了打工的队伍,到了深圳一家电子厂打工,每天工作14小时,苦苦地熬了三年,省吃俭用攒  相似文献   

18.
江善颂是个谦虚的人,他喜欢用"学习"来描述自己的工作迁徙. 出生于台湾的他曾经在日本、美国、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工作过.大学毕业后,他到了日本东芝工作. 江善颂回忆说:"1986年的时候,日本的半导体业很强,到那里去也是学习."  相似文献   

19.
《新经济》2012,(4):78-79
今天我休假,男朋友特意请假半天陪我,可我们想来想去都不知道去哪里玩。太远的地方半天时间不够,市区内又没什么好玩的。正苦恼的时候,他拿出一张地铁一日游卡,说:"这卡里面有很多景点推介的!"看到其中介绍广州塔卡的优惠,我说:"不如我们买张广州塔卡吧,一出地铁就到了,真方便!"。  相似文献   

20.
说话     
广州话的“说话”就是话的意思。“讲话”可以说“讲说话”,“说话”是个名词。“说话”当名词用在当代其它方言中虽少见,但在古代却屡见不鲜,光在冯梦龙的“三言”中,我们就发现了不少例子。《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许公道:此事与下官无干,只吾女没说话就罢了。”“没说话”即“没话”。《月明和尚度柳翠》:“方晓得在显孝寺参师及水月寺行者一段说话。”《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介溪公最听他的说话,凡疑难大事,必须与他商量。”又:“李万笑道:去多少时,有许多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