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是我们生存的基础,而土地是农业的基础和命脉,解决好土地问题就是加强国家基础的基础,是强基、固基之举,既是底线思维,又是战略安排。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乡村发展全要素的现阶段,包括对以乡镇为基准单位的域内国土资源规划、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整治、农村居住改造、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乡土文化建设、一二三产业发展等。进一步全面发展乡村要素,应充分挖掘乡镇域内的资源禀赋与发展要素,充分发挥域内主导优势要素耦合辅助发展要素,对闲置、利用低效、生态退化及环境破坏的区域实施国土空间综合治理,结合外在政策动力激活域内乡村发展内在动力,从而形成经济、文化、生态、生活、生产等良好效益,进而实现乡村要素发展的最终目标,即实现乡村振兴策略,从乡村要素出发到推动乡村内核动力促进全要素发展,构建城乡融合一体化格局。 相似文献
2.
“周口模式”的形成2003年底到2004年初,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在全省范围就城乡建设用地利用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经论证,省国土资源厅认为开展农村“三项整治”是解决当前保障经济发展与保护耕地之间矛盾的唯一可行办法,并向省委、省政府建议在全省推行。省政府常务会议为此迅速作出了在全省广大农村全面开展以土地“三项整治”为主要内容的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孙凤凯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11):120-120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把集约节约用地、土地流转、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置换等工作综合起来,是十多年的土地整治(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的新阶段,也是当前国土资源部门工作的一个热点。但热度持续之际,有几个问题仍需把握住。 相似文献
4.
发展循环经济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农村土地整治的过程中,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落实科学的发展和规划现,不能以牺牲土地质量为代价来换取土地数量的单纯增加。充分整合各种城乡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线路,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统筹兼顾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树立节约资源,有效保护耕地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妥善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真正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中的不确定性来源、特点及其对决策的影响基础上,提出降低不确定性的方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中的不确定主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要素的不确定和社会经济环境信息的不确定引起的,这些不确定性具有客观性、传递性、累积性,对决策会产生较大的干扰,但是可以通过使用基于情景分析的预测方法、多方协作的方式以及广泛开展公众参与等方法来降低不碇定性。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当前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城乡统筹、生态环境保护等一系列综合性的社会经济命题对土地开发整理的要求,认为,土地开发整理正由单一的补充耕地目标向综合化的土地综合整治转变,其内涵和外延逐步扩展,难度也不断加大,所需资金不断增加,管理需要不断完善,思路需要不断创新,提出城乡统筹的土地开发整理新模式。农村土地整治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助推器",是一项"民心工程",所以必须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7.
农村土地整治已经成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但是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盲目扩大整治范围、强拆强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公平等损害农民土地财产权的问题.在农村土地整治中必须要尊重、保护和实现农民土地财产权,在整治中要实现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加.这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文章阐述了农村土地整治农民财产权的内涵及构成,分析了农村土地整治中农民土地财产权受损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而提出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对策,包括以级差地租为经济杠杆,保护农民宅基地财产权及建设用地指标置换中土地增值收益须“取之于民,还之于民”,同时还需要在农村土地整治中建立健全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8.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产业化发展盈利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价值链理论,对土地综合整治的"产品"价值创造及其利润来源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提炼和构建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产业化发展的盈利模式。结果显示:①土地综合整治产业化发展不应只是单纯地追求设定价值,更重要的是创造和获取新增价值,即将外部收益内部化;②盈利模式的核心是在项目进展的"四个阶段"中解决好"五个基本点"的问题,并通过经营高效农业、耕地租赁和出售建设用地指标的优化组合获取收益;③因项目性质和区域体制的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对盈利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以便设计出与项目属性相适宜的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9.
郝丽梅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4,(4):115-115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以土地整治项目为载体,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按照“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的要求,搭建整合农用地、村庄建设用地、工矿废弃用地整理复垦开发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工作平台,整村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现实工作中,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综合前人对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效益进行的定量评价的基础上,总结综合指标法的应用原则、指标体系和具体测算过程,以期为定量化刻画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效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土地整治发展的理论视野、理性范式和战略路径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当前中国土地整治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缺少必要和充分的理论准备、理性范式和战略思考。缺乏理论指导的事业发展是带有盲目性的,而土地整治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可以为土地整治的发展提供依据和指导。理论基础和战略是关系到土地整治系统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惟有重视基础理论研究,才能不断推进土地整治由初级向高级阶段发展。通过规范分析和逻辑分析,研究表明:土地整治的理论视野应当从实体形态到功能系统;土地整治的理性范式包括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交换理性;土地整治的工程定位应当从项目区到生态农场;土地整治的战略路径应从应急目标到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12.
13.
14.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做好这篇大文章,需政府不断创新思路,不断完善健全管理体制机制,才能实现政府得土地、城乡得发展和农民得实惠的战略目标.本文选择了广西农业大市玉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玉林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政府行为的现状阐述,探寻出其存在的一些问题,继而提出改进对策措施,旨在于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流转中,歧视、侵害妇女土地权益的现象屡见不鲜,主因在于父权男权思想的影响、村规民约的违法侵害、法律制度存在缺陷以及妇女维权意识淡薄。为此,必须从增强妇女权利意识,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审查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土地流转纠纷解决机制等方面入手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6.
张彦平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23):11-11
一、纠纷调处主体与程序
(一)纠纷调处主体
在我国近年来土地整理权属调整情况统计中,权属调整出现纠纷的一般都是先由当地的乡(镇)政府、村委会、村民小组协商解决,在协商解决无效的情况下上报县(市)人民政府进行调处。对于协商、调处仍然不能解决纠纷的,则通过司法途径由当地的人民法院裁决纠纷。 相似文献
17.
18.
土地使用权股份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新探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是20多年来我国农村改革取得的最本质、最重要的成果。然而在新的形势下,现行承包地分配机制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改革和调整。南海市平洲区等地推行农村土地使用权股份化改革试点得以成功,这时当前积极探索新的土地使用制度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土地报酬规律的再认识,结合土地整治活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疏理了土地报酬规律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分析了我省土地整理活动的实践,提出了遵循规律、增加投入、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