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 城乡结构城镇化与户籍结构市民化是中国人口结构变动的三大趋势特征, 并将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多重冲击与交互影响. 考察人口多个维度结构变动对经济的综合影响, 对更好地把握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人口经济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本文基于2001—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这种交互影响进行了考察. 结果表明, 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市民化趋势会对经济增长分别产生负面、 正向以及U型影响. 从交互影响看, 随着人口城镇化与市民化进程的推进, 将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 而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会弱化城镇化与市民化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 市民化则有助于改善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 这表明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 尽早以市民化助推城镇化是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结合中国城镇化的特点,对贝克尔的人力资本模型和罗默的内生增长模型进行了调整,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城镇化通过人力资本积累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和作用效果. 研究发现,城镇化将从成本和收益两个方面影响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带来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和人力资本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并最终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在此基础上,利用2005~2012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城镇化、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显示,通过人力资本积累这一途径,城镇化水平提高可以极大地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旅游产业结构水平测度的基础上,分析其城镇化、旅游产业结构水平的时序和空间差异特征,通过构建面板联立方程模型,探讨城镇化进程中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与地区经济增长间的关联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三个系统两两间作用较为显著,经济的提升对城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已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但城镇化和旅游产业结构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系数相对较小,旅游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城镇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泓  崔开昌 《生产力研究》2012,(3):132-133,197
文章运用协整理论、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验证了安徽省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城镇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安徽省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城镇化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之间存在单项因果关系,城镇化和就业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证实了安徽省城镇化和就业增长的相互促进作用,经济增长短期内对就业增长具有较为有力的促进作用。安徽省要以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为抓手,促进和扩大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述了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分析了城镇化对经济增长传导效应的机理。本文建立状态空间模型,通过边际值的变动探索我国城镇化对经济增长传导效应变化规律,发现1978年以来我国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效应分为五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实施时期提高城镇化对经济增长传导效应边际值、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区域经济层面的资源诅咒效应一直备受关注,然而既有研究忽视了城镇化和集聚经济对资源诅咒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的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03—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城镇化水平对于资源型产业依赖和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据此,进一步利用动态模型分析了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以及在不同城镇化水平下传导机制的异质性.得出以下基本结论:资源诅咒效应在低城镇化水平地区更为明显;资源型产业依赖通过劳动力成本、 制造业发展水平、 科学技术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经济增长;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要素集中而产生的集聚效益影响着资源诅咒间接传导机制的作用强度,城镇化的推进有助于弱化其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7.
人口红利衰减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中国经济未来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在后人口红利时代,如何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中国人口城镇化发展滞后的事实,提出利用人口城镇化破解人口红利衰减的增长难题,并基于人口红利衰减及稳增长的双重约束,探讨了合理的人口城乡迁移速度.实证研究表明:为弥补人口红利衰减带来的经济增长阻力,中国人口城镇化速度需年均提高3.53%,即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两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是保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持久动力和最大的潜在内需.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必须实现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如果说工业化在某种意义上主要是创造供给,那么城镇化则主要是创造需求.城镇化在扩大内需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构建了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体系,将城镇化水平划分为人口、产业及卫生城镇化、居民消费城镇化、科学教育城镇化以及公共基础设施城镇化四个因子;然后建立了个体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对各细分后的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口、产业以及卫生城镇化、居民消费城镇化、教育城镇化和公共基础设施城镇化水平越高,经济增长越快;绝大多数省份居民消费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大;在加快城镇化的同时,东部地区应更加注重居民消费城镇化和科学教育城镇化,中部地区应更加注重居民消费城镇化和公共基础设施城镇化,而西部地区应更加注重居民消费城镇化和人口、产业以及卫生城镇化。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正经历着快速的城镇化进程,研究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利于指导和促进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笔者选取江苏省1990-2011年的城镇化率和人均GDP数据进行定性分析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的城镇化进程和经济增长呈互相促进的作用,并且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强于经济增长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此外,从长期来看,两者的促进影响作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1.
林坤 《新经济导刊》2013,(Z1):82-85
新型城镇化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已成各方关注焦点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未来经济发展模式会由外需到内需、从粗放到集约,以房地产行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逐渐演化成包括房地产行业在内的多元经济增长模式,而城镇化的发展正契合未来新经济发展的模式。新型城镇化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12.
黄海南 《资本市场》2013,(6):114-121
城镇化已经成为了影响整个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的关键词.当然也是影响资本市场走势的关键词。资本市场在时刻关注着国家推进城镇化的政策及制度建设.但近年来一些来自微观层面的变化更加值得关注和思考,其中就包括土地流转的加速。过往30年.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未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必将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我们的研究发现.过去和未来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土地都在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国的城镇化有几个必然的趋势和需要解决的问题:1农民市民化(包括农民工和农民的市民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也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主心骨,在城镇化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持续增长、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对于我国城镇化与金融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全球城镇化和旅游业是当今社会的两大经济热点.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直接导致了中国城镇化进程加速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快速提升,庞大的国内旅游市场悄然形成.这使得在城镇化飞速发展过程中如何做好中小城镇旅游规划这一课题的研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利用湖南1952-2013年城镇化率和人均GDP时间序列数据,本文建立了反映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回归模型,并对结果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湖南经济增长对促进城镇化有积极作用,而城镇化推动经济增长贡献却不大;城镇化率的变动不仅与人均GDP有关,还受上期城镇化率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均GDP相对增加1%,湖南城镇化率相对提高0.135%;当上期城镇化率相对提高1%,城镇化率相对上升0.545%.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城镇化正在成为地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强大引擎.然而,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由农村向城镇转移以及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土地、资金、环境、就业、保障、公共服务等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对延边州城镇化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了一些总结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经济增长、分工和区位理论,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并进行了数理证明。研究发现: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城镇化作为非给定的外生变量通过分工和专业化、要素聚集形成的直接机制和规模外部性的间接机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直接机制表现为城镇化对消费增长、投资增加和创新水平的提高;间接机制表现为城镇化的外部性导致产业结构升级、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提高和生态环境优化。为此,要不断深化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内涵,拓展实践渠道,以期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进程中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脱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的过程带动经济增长,同时对能源消费产生刺激和抑制双向的作用,城镇化进程中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间通常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变化规律.通过建立脱钩模型,对中国1980年至2012年间城镇经济及产业与能源消费间的脱钩状态进行计算,发现总体上呈现“弱脱钩”状态.在从城镇经济整体、产业构成和能源强度几个方面分析了出现“弱脱钩”状态的原因后,提出了调整城镇产业结构、提高城镇用能效率和建立城镇居民健康消费模式三个建议,以促进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实现“强脱钩”.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伴随着统筹区域城乡发展的政策,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在飞速的发展.城镇化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增长,随着城镇化的建设城乡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在机制的影响下迅速加快城镇化建设,更好的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本文就中国城镇化的建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0.
基于VAR模型讨论中国城镇化、经济增长与保险业发展三者的关系,结果显示,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增长对保险业发展具有长期的正向效应。从长期看,经济增长、城镇化率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有一个相对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