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把握人物性格基调: 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工作,概括说来不外乎两方面:一是理解人物,一是体现人物.理解人物是体现人物的前提,体现人物是理解人物的结果.演员多所扮演的人物只有深刻理解了才能生动地体现出来.演员塑造人物是把剧作者用文学手段刻画的人物形象进行再创作,变成直接可见的,具体的舞台、银幕形象,使剧中人物从剧本中走出来,使我们更亲近、更理解他.所以,理解人物最直接的依据是剧本.演员是在分析、研究了整个剧本的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理解自己扮演的人物.  相似文献   

2.
戏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一部戏曲作品的魅力,最终要通过演员的表演来体现。演员艺术形象的创作过程,就是观众对这部作品的鉴赏过程,一位成功的演员,只有正确把握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认真体验和创造角色,才能使戏曲作品有感染力,才能打动观众,让观众叫好。古今中外所有的优秀剧目,都离不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戏曲离不开人物的塑造,人物是戏曲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韩盼娜 《魅力中国》2014,(27):83-83
戏曲是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必须通过演员表演,舞美灯光。服装。化妆等方方面面的有机配合,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鲜活靓丽的艺术形象,从而完整的体现出主题思想。化妆造型是角色创造过程中显示其特征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化妆艺术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它不仅能使演员改变形象,贴近剧中人物,更能给演员自信,使演员同剧中人物拉近距离。由“神”似达到“形”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徐桂凤 《魅力中国》2010,(25):328-328
演员塑造人物形象,概括来说有两方面。一是理解人物,二是体现人物。理解人物是体现人物的前提,体现人物是理解人物的结果。演员对所扮演的人物只有深刻的理解了才能生动地体现出来。演员塑造人物是把剧作者用文字手段刻划的人物形象进行再创作。变成直接可见的。具体的舞台、银幕形象使剧中人物从剧本走出来,使我们能更亲近、更理解他。所以,理解人物最直接的依据是剧本,演员在分析、研究了整个剧本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了角色扮演的人物。  相似文献   

5.
高永超 《魅力中国》2014,(20):125-125
戏曲演员想要成功的塑造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首先必须要理解人物。再创造角色,体现人物。并且要勇于实践和不断的探索,把握角色的主题.挖掘人物的性格核心。这样的人物角色才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一个演员能否成功的演好一个角色,首先必须对饰演的角色和与剧中其它人物的关系有一个清醒的深刻认识。那么分析精研剧本则是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从而才能准确的把握。来表达和传达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情感起伏。  相似文献   

6.
冯付勇 《新西部(上)》2009,(7):100-100,102
本文论证了保护文化生态环境与加强民族文化建设的辩证关系.只有深刻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民族文化的个性(民族性),才能建设民族文化.只有注重文化生态平衡,才能促进民族文化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中贯穿其重要讲话的一条主线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一条正确的的道路,所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要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以及要处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西方道路的关系、与中国道路的关系、与中国模式的关系。只有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和处理好这几个关系,才能进一步增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8.
打击乐是民族音乐不可或缺的一种乐器,也是戏曲音乐中最独具特点的民族乐器.它作为剧中音乐的代表,是区别于其他各地方戏曲的重要标准.对烘托人物渲染剧情,设置气氛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打击乐是民族音乐不可或缺的一种乐器,也是戏曲音乐中最独具特点的民族乐器.它作为剧中音乐的代表,是区别于其他各地方戏曲的重要标准.对烘托人物渲染剧情,设置气氛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呼啸山庄>中的希刺克厉夫和<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分别是英国女作家艾来莉·勃朗特和中国女作家张爱玲笔下的人物形象.虽然是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人物,但他们身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然而透过作品表层,读者不难发现这两个人物在人性方面存在深层的差异.本文试从他们的悲剧人生入手,对两个人物形象加以分析和比较,以便加深读者对其形象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1.
庄园  焦玲玲 《理论观察》2014,(4):124-125
《爱无止境》是由雅什乔普拉导演,印度著名影星沙鲁克·汗、卡特莉娜·卡芙、安努舒卡·莎玛主演的一部爱情电影.本片沿用印度电影的一贯风格,以歌舞的形式向观众们讲述了一对恋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本文通过剧中人物自身变化的对比,以及人与人性格之间的对比,深刻的揭示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对"爱"这一主题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12.
董莉平 《魅力中国》2014,(19):116-116
戏剧就要遵从戏剧的规律,围绕人物塑造,把剧情铺陈好,把矛盾处理好,把剧中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好。人物是关键,是戏剧的灵魂。戏剧借人物刻画来完成故事结构和思想表达,人物塑造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戏剧创作的成功与否。通过长期的戏曲实践,我就农村题材戏剧创作中的女青年形象塑造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要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就必须进一步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把学习科学发展观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起来.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实践特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深化认识、增长才干、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张倩男 《魅力中国》2011,(4):274-275
《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创作的一部经典喜歌剧,剧中第三等级人物凯鲁比诺寥寥几次的出场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力求全面、细致地总结出凯鲁比艺术形象塑造时的个性特点,并对其两段咏叹调进行音乐分析,从而为饰演人物角色的歌唱演员提供一定的心理素材和演唱基调。  相似文献   

15.
张锦娜 《魅力中国》2011,(14):320-320
田纳西的重要剧作《热铁皮屋顶上的猫》是一部表现普通人家庭生活的悲剧,其中剧中主要人物之一的布里克是位因深受打击,信念丧失而终日酗酒的沉沦者。他对世间的虚伪,欺骗,贪婪深恶痛绝,无法忍受,只好能借酗酒来逃避人生。他体现了现代悲剧人物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6.
近30年来,中国面临着中小国有企业私有化上升趋势,国有企业数量大幅缩减.然而,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在内的广义上的国有企业中,国家所占份额却没有下降趋势.本文透过国企改革过程中看似自相矛盾的现象来分析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可持续性,深刻理解并坚定公有制主体地位,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正确的方向指引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实现军官职业化必须满足一系列与职业化的契约本质相匹配的必要条件。在推进中国军官职业化的道路上,存在着诸多方面的现实障碍。惟有深刻理解了军官职业化的契约本质,才能准确把握这些现实问题,才能真正确保中国军官职业化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8.
《今日重庆》2004,(1):136-139
脸谱,是戏典演员塑造人物面部化妆的一种谱式,是演员自己或化妆师在演员面部用各种色彩勾画成一定规范的图案,以显示剧中角色的基本特征。其主要用于净行,俗称花脸。  相似文献   

19.
王心平 《魅力中国》2013,(11):91-91
戏曲的高质量的表演就是要求演员技艺的熟练掌握,对剧中人物情感的表现迭到“从l心所欲不逾矩”的高度,从而达到戏曲艺术对人物塑造的真正掌握。笔者结合自己对戏曲的理解,从戏曲表演中“神”的含义、“神”的表现方式、“神”与“形”的关系阐述了戏曲表演中的“神”。  相似文献   

20.
常飞 《魅力中国》2014,(8):69-69
把子功“把子”是戏曲舞台上武器道具的统称,也叫刀枪把子。如刀、枪、剑、戟、斧、钩、叉、棍等。把子亦引申为武打的同义语,所以用各种器械训练武打技术的基本功也都叫把子功。演员只有掌握和运用把子技术,才能在舞台上表现人物武打战斗的情景。把子功有很多套路,一般分作长(长兵刃,如大刀、大枪、叉棍等)、短(短小的兵刃,如单刀、双刀、剑、拐子、匕首等)、徒手三类。每套把子均有专名,如小快枪、大快枪、小五套、大刀枪、双刀枪、十八棍等。表演上又分作庄重把子和滑稽把子两种。前者指通过严肃的武打,营造庄严威武的气氛,表现剧中人物的性格,表示戏剧情节的发展变化;后者多用于带有戏谑性的武打,其特点是诙谐滑稽,逗人发笑,表现剧中正面人物武艺高强,对其敌手的揶揄戏谑。两种把子都要求打得有感情、有节奏、有层次、有章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