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就目前金融业发展而言,其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通过金融创新,金融改革对于世界以及我国的金融业发展影响分析而言,其不仅存在着相关的正面影响,也存在着一定多的负面影响。但是从整体发展趋势而言,金融创新的积极作用远远大于它的负面作用于影响,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应当积极的推进金融创新,并对其正面影响发扬光大。本文就金融创新对我国金融业的正面影响进行分析,指出其在我国金融业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3.
金融机构安全,应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有足够的流动性和支付能力;二是有充分的盈利能力;三是依法合规经营.金融安全应是整个金融业在总体上满足以上三个条件.通过开展创建金融安全区活动,将进一步推动青岛开发区金融业以实现金融安全为中心,增强竞争力,积极迎接加入WTO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袁铭良 《新财富》2003,(8):12-13
科尔尼管理顾问公司(A.T.Kearney.Inc)董事总经理Andrea Bierce在2003年4月的调查显示.为削减成本、美国主要的金融服务机构正加速将工作职位向海外转移。今后5年内.整个行业50万个职位(38%的就业机会)将被转移到美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  相似文献   

5.
6.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互联网快速发展,不但给国家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巨大力量,还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不少帮助。这个时候,随着社会潮流的趋势,产生了互联网金融,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金融也广为人知,并且得到人们的认可,普遍存在生活中。处于当前的社会背景,导致传统银行机构受到不小的打击,为了保障银行能够跟随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脚步和适应发展的趋势,需要针对银行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应用技能做出更进一步的要求,从而可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脚步。本文站在互联网金融的视角上来探析如何培养银行从业人员素质,给出宝贵的建议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吕芳 《财贸经济》1996,(2):59-60
中国金融国际化问题探讨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及实际部门的同志对金融国际化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探讨,现将其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我国金融国际化的现状1.近几年,我国金融业的跨国经营发展较快,达到了一定数量和规模。在中国的外资金融机构代表处迅速增至393家...  相似文献   

8.
草根金融     
《经贸世界》2002,(90):68-70
草根,顾名思义,就是生长在最底层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在国家经济中,草根经济通常是指中小企业与农村经济,草根金融也就是配合草根经济发展的金融制度和金融结构。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西部大开发蓬勃实施,这些无疑都给我国草根经济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然而,由于长期的金融结构不合理和他们天生的草根生,从一开始就存在先天不足——缺乏金融支持。我国草根金融问题不仅制约了中小企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影响了整个金融系统和资本效率,对国民经济增长和市场要要素的发育都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中国金融业的现状和问题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金融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央银行体系的建立,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政策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分立,金融工具的创造,直接金融的发展,等等,这一切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运行的流程,使我国经济从传统的计划——财政主导型经济变成计划——财政——金融主导的经济,初步确立了金融活动在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中枢地位和重要作用。 但是,从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情况  相似文献   

10.
陈岷 《财贸研究》2001,12(6):13-13
<正> WTO关于金融的基本规则主要体现在两个协议中,即《服务贸易总协定》和《金融服务贸易协议》。这两个协议确定了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包括:(1)市场准入原则,要求缔约方开放本国的金融服务业;(2)国民待遇原则,要求缔约方给予金融服务提供者的待遇同等于国内同业者;(3)最惠国待遇原则,强调缔约国之间无条件的、非歧视性的适用,即任何一个成  相似文献   

11.
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与道德风险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道德风险行为就是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中国金融体系存在严重的脆弱性,根本原因也在于道德风险.政府不仅对银行提供了担保,也认为证券市场"太大而不能失败".证券市场危机往往是金融危机的先行指标,随之而来的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将决定金融危机的深度和广度.中国金融体系的道德风险已经深入到最基层的代理人,其代价将是非常惨重的.  相似文献   

12.
13.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道德风险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迅猛,已成为证券市场的核心力量和个人、家庭理财的首选。基金业"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特性决定了诚信是基金公司的立业之本,而维护诚信的关键就是要加强风险控制,但频频曝光的一些基金黑幕反映出基金发展中道德风险的严重性。因此,应从制度上进一步完善基金公司的内控机制;完善基金信息披露制度,增强基金经营的透明度;改革现行的基金管理费提取模式,建立起激励与风险分摊机制;建立健全对基金经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培养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促进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Despite the voluminous and growing literature on financial constraints, the origins of the constraints are hardly ever empirically analyzed. This paper offers such an analysis. We study, in particular, the empirical prevalence of adverse selection and moral hazard in capital markets using a unique survey data on Finnish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 The survey data suggest that adverse selection is empirically more prevalent than moral hazard in the capital markets that the SMEs face. We also find that of the variables indicating the presence of adverse selection and moral hazard, the former has more explanatory power in regressions modeling the availability of external finance to the SMEs than the latter. Finally, we document that our proxies for adverse selection and moral hazard are inversely related to the age of firms, just like Peter Diamond’s (1989) model predicts.  相似文献   

15.
政府规制中的多重委托代理与道德风险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陈富良  王光新 《财贸经济》2004,(12):35-39,86
政府规制合同实际上是一个多重委托代理合同,这种多重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从纵向看,存在着公众、议会、规制机构、被规制企业之间的多重委托代理链条;从横向看,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规制机构共享对某一企业或行业的规制权的情形.在这两种情形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都存在着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因而在制定规制政策时必须考虑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于而立 《财贸研究》2003,(4):115-117
财务披露是人们获取会计信息的主要方式,对大多数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言,他们都可能受到选择性不实财务披露的影响。本文在对选择性不实财务披露进行定义的同时,从不同层面分析了选择性不实财务披露的道德影响,并提出有效防范选择性不实财务披露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受托人的道德风险形成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信托业部分受托人道德素质差;另一方面,也与信托业务的自然属性有着间接关系。根据受托人道德风险的博弈论分析,应实施加强对股东和高管人员的监管及对信托从业人员的思想教育,完善内控制度,加大惩罚力度等一系列道德风险控制机制的对策,以期对促进我国信托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阻碍了其发展。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有很多,文章拟从信息经济学中道德风险的角度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19.
道德风险引起的信贷配给及其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穆争社 《财贸研究》2002,13(6):65-68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拥有信息优势的借款者易于发生道德风险,即挪用借款用途于高风险项目和不偿还贷款,损害贷款人利益;处于信息劣势方的贷款人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目的,发生信贷配给行为,结果使双方利益均受损。因此,他们均有动力缓解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具体策略为实行贷款抵押和信贷承诺。  相似文献   

20.
We study how the agency cost implied by the moral hazard problem in a firm dynamics model affects the life cycle growth pattern of firms. In the early stage of a firm's growth, the agency cost restricts the firm's capital input and diminishes over time, so that the firm's growth is driven by efficiency improvements and an exogenous progress in productivity. In the long run, when the firm loses its potential to improve efficiency, growth is driven only by the progress in productivity. As a result of this growth mechanism, consistent with the data, the growth rate and its volatility, as well as Tobin's Q, decrease with age and size. Moreover, the cross‐sectional distributions of firm size and managerial compensation obey a power law, as they do in the data. In addition, the model provides novel implications for 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preferences of the economic agents affect the growth pattern of firms, and these implications are potentially testa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