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月7日,农行铜仁分行举行首发仪式,代理发放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简称"新农保"),1800张"惠农卡"被农行工作人员激活发放至60周岁以上的农民手中.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新农保已经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但在“多缴多得”激励性参保政策设置上,五花八门水平不一,效果也难说满意。到底如何完善激励性参保政策?这对下一步巩固成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截至2010年10月31日,193.92万农民参保,参保率90.37%,39.73万60周岁以上老年农民累计领取养老金2.48亿元。"福建省9个首批国家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在2010年底交出了上述答卷。在经历过"从无到有"之后,新农保,这一惠农的社会保障新制度,将如何长期、稳定、有效地发展?老百姓在经历一年的喜悦后,又会对新农保说些什么?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了八闽大地。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某人已经享受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后拟按集体企业人员补办基本养老保险,在补办过程中停发了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数月后,因基本养老保险未办成,重新领取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现其要求补发停发的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可否?河南读者金先生金先生:《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规定,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  相似文献   

5.
从2009年11月开始试行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新农保”),较之老农保有两个明显变化:一是设立由政府全额支付的基础养老金。二是男女同龄领取养老金,即均为60周岁。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可延长缴费期(部分省市将缴费期延长5年)。而之前各地在新农保探索中,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大多男性为60周岁,女性为55周岁。这意味着领取养老金年龄整体上调。  相似文献   

6.
2011年,黑龙江省虎林市新农保再创佳绩。在去年参保高基数的情况下,实现了参保缴费的稳步进行。截止到目前,应参保56948人(适龄人员45625人,60周岁以上人员11323人),已参保56772人,其中:适龄人员45464人,60周岁以上11308人,参保率99%,收缴养老保险金618.35万元,缴费率达到83%。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信任—合作理论出发,以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构建"新农保"制度信任分析框架,将制度信任具体分为制度评价和政府信任两个维度,详细分析了"新农保"制度参与的制度信任因素,最后从社会治理理念反思"新农保"制度信任缺失的关键原因。研究认为,"新农保"制度信任与制度感知、履约信心以及政府信任密切相关,其中收益性感知、公共性感知、收益信心以及官员信心等指标显著影响"新农保"制度参与。制度信任不足是制度参与较低的主要原因,而治理机制的缺乏又是"新农保"制度信任不足的内在原因。治理重点应提高农民参与度,扩大制度收益激励性,构建合理的合作共赢机制,增强"新农保"制度信任,进而实现"新农保"制度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徐淑丹 《时代金融》2012,(33):261-263
从2009年9月起,我国国务院决定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新农保制度。本文将通过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基金筹集方式之一的政府补贴角度出发,建立初步的计算模型,分析在新制度实施初期,对于"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政府应如何进行补贴,以达到实现社会公平分配的决策。由此在扩展到制度实施后的长期情况中政府补贴的分配策略。同时对该模型进行相应的理论验证和适用性分析,确保新农保制度下政府补贴的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和2012年的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评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户家庭资产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参加"新农保"会使60岁以上家庭减少金融资产的配置数量,16~60岁家庭则会降低固定资产配置总量。此外"新农保"对不同收入层次家庭资产选择造成了不同影响,在16~60岁家庭内,高收入家庭参加"新农保"后减少了自身固定资产配置数量,但是这种影响在中低收入组并不存在,而在60岁以上家庭中,高收入家庭参保减少了其金融资产配置数量,而在中低收入家庭参保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沙河市位于河北省南部,辖15个乡镇、办事处,282个行政村。全市总人口48万,农业人口37.1万,参保适龄人员21.7万,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3.5万。2009年12月15日上午,沙河市葛村65岁居民聂焕军第一个领到了新农保养老金。这标志着沙河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农民不再单纯依赖“养儿防老”,晚年生括更有保证。据统计,截至今年4月底,沙河已有281个行政村全部完成了参保缴费和养老会发施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保障》2011,(9):66-66
主持人:《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农村户籍劳动者在达到60周岁开始享受新农保养老金时,用人单位能否依据该条款与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劳动者可能仅仅享受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村保险制度根据农民收入水平的差异性将缴费水平设计为5个档次,农民可根据自身经济情况和未来养老消费预期选择相应的缴费档次。辽宁省彰武县400户农户新农保调查显示,该县自新农保试点以来,新农保最低缴费档次格外"受宠",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表明,主要是由于信任问题、心理问题、政策设计问题导致的。政府应当从制度本身和农民角度出发,树立公信力、完善政策设计、简化参保程序、加大宣传力度等,引导农户合理选择缴费档次。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近期推行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试点地区做了相关调查,认为影响农民参保的因素除了农民自身的因素外,还有政府的补贴及新农保本身的制度设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等方面的因素,要在广大的农村普及新农保,最基本的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养老金发放制度,确保国家补贴能落到实处,这样才能保证农民信任新农保,对新农保有信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2012年辽宁省沈北新区306户农民家庭的问卷调查,利用Ordinal 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农民对社会保障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问题。结果表明:农民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满意度偏低;年龄越小、健康状况越差的农民对农村社会保障满意度越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保障水平越高、新农保个人账户缴费负担越轻及没有参加新农合的农民对农村社会保障满意度越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提高农民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满意度的相关政策建议:建立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指数化调整机制、重视和发现新农合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加大对新农保个人账户的宣传力度等。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1997年提出对养老金进行正常调整,但经过近20年的实际运行仍未建立起统一、稳定、科学的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连续11年按10%提高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和2015年首次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政策更是广受诟病,这种非制度化调整弱化了养老金"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基本原理。因此,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养老金待遇调整理论和政策研究内涵,本文对国内外文献中关于养老金调整诱因、调整的可行性和调整方式等进行了全面综述,并基于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未来应该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完善新农保制度不但提升了社会保障体系本省的需要,而且关系城乡统筹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根据2009年以来新农保在云南省的运行情况,对当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具体包括:一农民缴纳的保费低;二农民参保意识薄弱,;三新农保基金保值增值难,基金统筹管理不善;四基本养老金标准低。因此本文根据我省的实况,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原则需要明确、机制需要优化、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养老模式和加大新农保政策宣传力度,破除农民陈旧思想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我省新农保制度发展的对策,也为完善我省新农保制度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近期推行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试点地区做了相关调查,认为影响农民参保的因素除了农民自身的因素外,还有政府的补贴及新农保本身的制度设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等方面的因素。要在广大的农村普及新农保,最基本的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养老金发放制度,确保国家补贴能落到实处,这样才能保证农民信任新农保,对新农保有信心。  相似文献   

18.
农忙时扛锄种地,农闲时拿笔写意,这是吉林省东丰县许多农民用画笔描绘生活的独特画面。2012年7月,东丰县农民画家团队与社保结缘,历时一个月,创作了"都是为了咱"的新农保长卷农民画。这个团队包括农民画馆党支部书记吕延春、"80后"农民画画家姜海杰、一级画师刘振启、女画家贾微和农民画馆保安兼业余画家冀明利。新农保长卷农民画展现了东丰县新农保从试点起步、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解决农民养老问题,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简称新农保),这标志着全国新农保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新农保制度的建立,从某种程度上将会使农民“养老不犯愁”,可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本文以某个试点县为例,来研究和探讨新农保的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20.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二五”期间实现新农保全覆盖,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更加多元化.在此背景下,论文以安徽新农保试点县的分组随机调查问卷为基础,采用交叉列联表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人均耕地、人均收入、收入来源、子女个数和新农保认知程度对农民养老模式选择影响显著,进而表明要加大新农保的影响深度和广度,加大地区收入水平,从而最终建立以子女养老为依托,新农保为重点,其他养老方式为辅助的多层次养老模式以满足农民的精神和物质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