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一、为什么推广使用“纯天然纤维含量标志”?为了保证纯天然纤维制品的质量信誉,有利于纯天然纤维制品的推销与选择,维护纤维制品生产者、销售者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净化市场、扶优治劣,促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地纤维制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应广大用户的要求,国家纤维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向全国推出了“纯天然纤维含量标志”,开展纤维制品委托检验服务,对纤维制品的纤维含量进行批量抽样检验,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可申请使用统一的纯天然纤维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自治区有着丰富的山羊绒资源,年产山羊原绒4000吨左右,有羊绒制品加工企业200多家,年产20万件以上的企业近百家。1996年中国纤维检验局检测中心推出“纯天然纤维含量标志”(以下简称“纯标”),几年来对规范纯天然纤维制品市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内蒙地区根据企业的申请和我们对企业的实地考察,共与42家有一定知名度、产品质量稳定、有良好信誉的企业签署了技术服务协议,共向企业发放“纯标”80多万枚。 在向企业发放“纯标”工作中,对于申请采用“纯标”的企业,我们严格履行纯标的管理办法,认真审核…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纯天然纤维制品的质量,有利于纯天然纤维制品的推销与选择,国家纤维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向全国推出了“纯天然纤维含量标志”,并开展纤维制品委托检验服务,对纤维制品的纤维含量进行批量抽样检验,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可申请使用统一的纯天然纤维含量标志。国家纤维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使用“标志”产品的纤维含量予以明示担保。  相似文献   

4.
据国家标准化研究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我国的产品标准中,还没有“纯天然”这一项。目前一些企业在其商品外包装上打出的“纯天然”字样,只是他们自行推出的宣传用语,并非国家权威机构的认证标志。而有些商家利用“纯天然”作为宣传手段,让消费者误以为它是“绿色、无污染”的优质产品,有误导消费者之嫌。记者就包装上的“纯天然”字样打电话询问某大米厂家时,其工作人员也承认,该产品并未经过相关认证,其包装上的“纯天然”字样属于对产品的形容或说明,是一种宣传手段。中国农业大学植物学博士陈宏宇女士认为,“纯天然”并不能等同于“健康”“安全”。首先,天然食物不都是“纯”的,植物在其生长过程中会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中吸收被现代文明污染了的空气和水,从而失去“纯洁”。而且,随着现代社会农药、化肥越来越广泛地被使用甚至滥用,这种情况更加普遍,这种自然状态下生长起来的植物虽可称为“天然”,但难保其纯净、安全。其次,食物有无毒性不能以其是否“纯天然”来判断,即使生长环境没有受到污染,天然生长的植物也不一定无害。为抵抗病虫害,相当一部分植物本身会产生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如生物碱等。自然界中原本有毒或可产生毒素的生物一直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例如扁豆中含有...  相似文献   

5.
时下,一些消费者把“绿色食品”与“纯天然食品”划等号,认为凡是“纯天然”的就一定是“绿色食品”,是安全可靠的。为此,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在看到“纯天然”标志时,只能将它视为一种参考,不要被其迷惑。“纯天然食品”的说法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有关专家认为,“纯天然”并不完全代表洁净、卫生,如许多天然植物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毒性,用得适量可发挥正常作用,而过量则会发生不良后果。天然物质即使是野生的、对人类有益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也难免受到污染。现在农药、化肥已广泛使用,甚至滥用,纯天然物质已非常少。目前,有关部门对“纯天…  相似文献   

6.
“100%纯天然美白”、“无化学成分添加”等类似的宣传语经常出现在化妆品广告中,很多消费者也认为“纯天然”就是完全无害,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中国消费者协会2011年11月初发布的《美白类美容护肤品消费指引》明确指出,凡是宣称纯天然植物成分的美白产品,均不符合基本的化妆品科学常识。  相似文献   

7.
如今纯天然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细心的消费者不难发现广西也有了自己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广西融水县地处桂北山区,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苗族自治县。融水县委、政府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以科技为龙头,充分发挥山区资源优势与中...  相似文献   

8.
应该说鲁花的成功源于良好的品质,始于1998年央视“滴滴鲁花、香飘万家”卖点的投放。但是良好的品质,并非鲁花成功的根本原因,其成功之处在于它率先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据了“鲁花就是花生油,花生油就是鲁花”的定位,并且使这一定位不断在消费者心目中巩固。正是由于“香、纯”卖点的投放,使鲁花一炮走红。之后虽然鲁花也有“鲁花,5s压榨花生油,纯天然营养,  相似文献   

9.
纯天然洗涤用品采用天然动植物油,如椰子油、棕榈油、牛油等作原料制造,这种纯天然表面活性剂无苯、无磷,也无其它有毒物质,不会刺激皮肤,也不会引起机体损伤或致癌。目前问世的纯天然洗涤用品有如下三种: 一、纯天然肥皂粉。台湾某公司最近推出了使用天然植物油制造的“皂福”牌纯天然肥皂粉,他们成功地解决了天然表面活性剂水中溶解度低和粉化困难等问题,它能像洗  相似文献   

10.
第一条为保证纯天然纤维制品的质量信誉,有利于纯天然纤维制品的推销及选择,维护生产者、销售者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净化市场,扶优治劣,促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纤维制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应广大用户要求,国家纤维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生产者、销售者开展纤维制品委托检验服务,对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可申请使用统一的纯天然纤维含量标志。  相似文献   

11.
《福建质量管理》2013,(11):52-53
“汽车三包”的推出对于汽车消费者来说无疑是利好的,“汽车三包”条例明确规定了,车辆在三包期间有问题,消费者只需找经销商去解决,这样可以减少在解决问题时经销商和厂家将消费者推来推去出现“扯皮”现象;另外,消费者在修车、退换车时也有据可查,并有法律做保障。三包政策实施后,相信消费者因维修“扯皮”的事,或者因为汽车质量问题而投诉无门的情况会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12.
“真数码纯平”,“纯平新一代”。广东乐华彩电这两个“新概念”弄得消费者一头雾水。同一款型号的彩电可以有几种名称?可以当几年的“最新产品”?可能大多数的消费者对此不会去“较真”,可四川洪雅的一位消费者凭着一股“较真”的劲头,发现了一件大秘密,同一款乐华RE29ME彩电竟有两种称谓.而且连当了3年的“新产品”。近日,四川省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通报了此事,并认为,乐华彩电有误导和欺诈消费者的嫌疑,涉嫌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广告法》。  相似文献   

13.
《巴蜀质量跟踪》2002,(21):23-23
眼下在许多大小超市.一些廉价酸奶竞相打着“买三送一”,“买四送一”。的招牌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这些酸奶在宣传自己的营养价值上可谓不遗余力。它们不断地炒概念.自称“健康奶”,“保健奶”、“纯天然绿色饮品”……  相似文献   

14.
“富力碧涛湾”是富力地产集团在2002年度推出市场的又一匠心力作。自从一期推出以来,由于其所营造的社区环境非常安静,还拥有无敌全江景,所以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2003年10月,“富力碧涛湾”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推出了二期产品一“倚涛天域”。  相似文献   

15.
面对难以数计的“纯天然食品”专家告诉您:有添加剂≠劣质品"本品保证绝对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消费者对这句话一定不会感到陌生。长期以来,"食品添加剂有毒,不能吃","食品添加剂吃多了将有损于健康"种种说法一直困扰着人们,使他们在各种美味食品前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16.
饮料是大众消费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饮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果汁以其营养丰富,口味爽洁而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越来越多的生产厂家为了迎合消费者崇尚“自然”的消费心理而打“纯天然”的招牌,消费者也乐此不疲,欣然接受。据调查有60%的消费者是根据“是否天然”的标准去选择饮品。按现行的国家标准规定,凡水果汁  相似文献   

17.
经营的数字哲学:北开的辩证法99+“1”=0管理的具体目标就是“零缺陷”、“零起点”、“零突破”。这些零就是严格要求,力争完美。南色的理论99t+it一田田这~度”是市场,包括金融市场、科技市场、信息市场等等。南德籍此“加一度”理论,组装旧有生产要素和市场实现为企业发展服务的宗旨。成克多的理念100一1=0“威克多”公司总经理说:门00一1一0”就是说,威克多公司好事干了100件,但如果有1件消费者不满意,损害消费者利益,就等于前功尽弃。金fll的不等式1>1001代表一个企业,一个品牌,一个产品。消费者购买了1台产品,如果…  相似文献   

18.
1.假冒伪劣商品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一些商家为谋取暴利,大肆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和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某消费者在一个服装展销会上购买了一件“华伦天奴”牌服装,后来发现这件服装既无生产厂家名称、也无生产地址,属于假冒产品。据执法人员检查发现,服装展销会上销售的服装、鞋帽等很多都是“三无”产品和假冒产品。在此提醒消费者,在各类展销会上购买商品,应加倍留心商品质量。2.广告虚假宣传严重误导消费者。广告具有传播广、影响大等特点,所以虚假广告极易误导消费者。有消费者投诉某品牌去…  相似文献   

19.
<正>2022年以来,三明市三元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持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出发点,打造“党建+消费维权”模式,以党建为引领,深度融合党建与消费维权工作,切实发挥职能作用,树立了党员维权先锋形象,有力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了良好消费环境。截至目前,全区共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3849件,咨询1746件,办结率达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5.41万元,受理和调解12345信访投诉件2143件,均按时处理。  相似文献   

20.
《上海质量》2009,(10):80-80
8天长假当中,上海市工商局12315热线共接受消费者申(投)诉举报740件(其中投诉634件、申诉19件、举报87件),接受消费者咨询1395人次。今年国庆、中秋“两节合一”,月饼等食品类投诉达105件(涉及月饼的有72件),较去年同期增长169%。长假期间,12315热线共接到互联网服务方面的投诉44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7%。投诉内容主要涉及上网速度慢以及网络游戏账号被封、虚拟装备和财产丢失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