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位结构及其翻译的实际操作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语法学家都倾向把一个句子分为两个部分:主语(subject)和谓语(predi-cate),而没有主位(theme)这一术语。而在功能语法中,主语和主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本文从主位结构(thematic structure)理论入手,对比英汉语言中的主位结构,分析主位的作用及影响,最终推断出主位结构在翻译实践中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句子的主语具有不同的表现及特征。英语属主语突出型语言,句子中主语不得空缺,以单个主语为主要表现形式,且严格遵循主谓一致的原则;汉语则属于主题突出型语言,句子的主语可空缺或存在多主语现象,不必严格遵循主谓一致原则。  相似文献   

3.
主谓结构是英语句子的核心。汉译英中确定主语方法包括对应法、转换法、推理法、补充法。  相似文献   

4.
乔姆斯基的扩展的投射原则确认“句子必须有主语”,但这并不是说必须要有具备语音形式的主语,在有的语言中,主语也可能隐形存在于句子的逻辑式之中。本文对英汉无主语的现象进行归类和分析.把英汉无主语现象归为话语空住(主语省略)和句法空位(主语脱落),论证了EPP在这些现象中具有效力。  相似文献   

5.
主谓结构是英语句子的核心。汉译英中确定主语方法包括对应法、转换法、推理法、补充法。  相似文献   

6.
主题化、左偏置话题结构都属于主语前有其他前置成分的句子,在英汉语中都存在。翻译时汉语主题化、左偏置话题结构不用英语主题化、左偏置话题结构对译;当原文词序体现特殊的篇章、信息或文体意义时,泽者用反成表达、被动语态、拆译等手段保留这种词序;不能保留时。译者采用补救措施再现原文词序体现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比英语主语突出型和汉语主题突出型的句法结构,节选Byron的诗《When We Two Parted》中的一些小句为语料,从主位结构入手,分析四个版本的译文对原文小句主位的翻译。结果表明:汉译都倾向于在译文中使用无标记主位;译者倾向于在译文中将主题易位到主位上;主题并不一定会在句子中担任主位成分,也会充当述位成分,因而并不是一种特殊主位。  相似文献   

8.
立法句子中“条件”和“情形”分句的英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法律条文具有独特的表达习惯和行话,而英语国家的立法句子也具有稳定的结构和组成部分,从而形成一些立法写作的常用句式。由于国内法律翻译工作者没有借鉴英语立法句子的撰写规律,造成对含有"条件"或"情形"分句的中国法律条文的大量误译。因此,法律翻译工作者在翻译前要熟悉英语立法语言和中国法律英译规律,以便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形势下切实做好国家级和省级立法文件的英译工作。  相似文献   

9.
由后缀"性"构成的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非常广泛。这类词表义简洁、使用经济、功能多样。翻译时应结合句子结构和意义,采用直译和意译相结合再现汉语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的完句研究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许多语言学家对完句成分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然而却很少有人关注句子的名词性成分即主语、宾语的限制对完句的影响。主语和宾语在完句方面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很多句子的不成立就是由于主语或宾语的缺失造成的。本文从名词和名词词组的区别着手,讨论名词性成分即主语、宾语的限制对完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宏观分析是翻译的起点,也是基本的翻译方法。本阐述了利用这种方法,在翻译时确定句子的性质。逐一找出全局中各部分的关系之后再进行翻译,使译准确无误。  相似文献   

12.
论文针对专业论文的汉译英探讨了基本的翻译方法,建议译者在翻译的准备阶段应该认真阅读并理解全文,利用网络资源查找专业术语的翻译,尤其是关键词的英文表达。在翻译正文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时态的选择,多使用被动语态,正确使用冠词,最重要的是理解原文句子的含义,从而正确使用英文句子结构来表达,避免出现逐字翻译造成不成文、不合语法的翻译。  相似文献   

13.
一般情况下,表语性形容词只在句子中说明主语的性质和特征。但是,在句型如:主语 系动词 形容词表语 带to不定式的句式中,形容词的作用和侧重点是不相同的,对这种句式中形容词的作用进行详细的分类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上有很大差异,翻译时就需要运用一定的翻译技巧,尽可能忠实地再现原文,增词法就是常用的翻译技巧之一,译者根据句子的意思和语法结构恰当地增加词汇,补充信息而将原文的意义表达得更为明确和完整,使翻译出来的句子更加通顺自然,符合译语习惯。  相似文献   

15.
翻译长句必须首先弄清楚全句语法结构及句子各个成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然后再根据汉语表达习惯,正确地译出原文的意思。翻译时既要从英汉差异出发"处理好长句翻译在结构形式上的差异",又要做到不忽视原文文体的整体风貌特征。  相似文献   

16.
英汉句法结构对比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翻译这个千里之行的旅程中,始于足下的应该是对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对比.翻译技巧和方法都建立在文化的对比上,对比也是指导翻译的核心.只有很好地掌握英汉语形式之间的对应转换规律,才能获得好的翻译.本文试图就英汉句法的根本差异即:"形合与意合"、"复合与简单"、"主语与主题"、"物称与人称"、"静态与动态"、"代替与重复"、"主动与被动"等方面来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7.
英语和汉语中思维模式的差异是巨大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语言的不同特征。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使得我们在进行翻译时需要不断的从一种思维转换到另一种思维。在思维的转换过程中,与源语言相比,译语言就一定会有很大的转变,而影响最大的就是其词语的顺序以及句子的结构。本文试图阐明英汉思维存在哪些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在翻译时对词语顺序以及句子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定语从句是汉语中没有的一种句子结构,对它的翻译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律。本文从定语从句的功能性特点的角度.总结了英语定语从句的一些翻译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9.
语用学理论及其研究对翻译学和翻译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而语境又是语用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在翻译过程中,语境影响译者对原文词语及句子的正确理解和表达。理解原文必须紧扣语境。本文首先概述了翻译的本质和语境的有关内容,然后从语境与翻译的关系角度说明了语境在词语翻译、语法判断、句子翻译及翻译表达中所起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并指出充分了解语境对译文的影响是正确进行翻译实践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马氏文通》语法体系的缺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我国第一部语法学作,《马氏通》在我国语法史上有着开拓之功,但其语法体系存在着不少的矛盾,因而我们有必要对其加以讨论。这些矛盾主要表现在体系、词类、主语、谓语、句子结构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