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论文化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当前旅游业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急需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开发和利用人文旅游资源,发展文化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王洋 《魅力中国》2010,(14):23-23
旅游文化在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只有更新认识,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业素质,才能保持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力开发和建设青海盐湖文化旅游品牌,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战略;是青海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把握世界范围内,旅游市场蓬勃发展大好机遇的重要举措.通过对盐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对盐湖文化旅游品牌的精心打造,不断发展青海盐湖文化产业,向世界推介以察尔汗盐湖为龙头的青海盐文化的独特形象,以获取长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促进我省旅游事业的兴旺发达,为青海走向世界,为世界了解青海做贡献.  相似文献   

4.
文化旅游共生共融,密不可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因旅游而广为传播,旅游因文化而更富魅力。文化旅游产业最终目的是带动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实现富民。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纲要已经将武乡县《太行山》大型实景剧列为全省的三大精品演艺项目之一;在山西省旅游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武乡被列为全省5个旅游目的地、5个休闲度假区之一,红色武乡列为全省重点塑造的5大重点目的地品牌之一,武乡红色旅游目的地被列为全省11个精品旅游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5.
李凯 《魅力中国》2011,(2):73-74
荆州作为楚文化的发源地,国家首批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名胜古迹众多。但荆州地区的旅游业刚起步,旅游潜力远没有被开发利用,荆州只是作为游客的一个过境站。针对荆州古城旅游开发的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荆州开发、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并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提出了开发的基本原则、内容和结合荆州自身状况应实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等相关问题,协调处理旅游发展与历史文物保护的关系,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抓住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等机遇,尽可能大的发挥出古城的旅游功能,使荆州古城旅游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而出发展困惑,走文化旅游光明大道。  相似文献   

6.
分析环渤海地区旅游产业合作的现状,提出其未来博弈合作的发展定位,及实现这一发展定位的有效途径——建立环渤海地区旅游产业联盟,并阐述了环渤海地区旅游产业联盟的建立模式和实现的具体途径,旨在更有效地发挥区域整体优势,实现环渤海地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叶飞 《当代陕西》2009,(5):20-21
打造陕南山水休闲旅游品牌,形成区域生态旅游特色优势,实现历史文化、红色旅游、自然生态和休闲度假一体化发展,是全省旅游产业完成战略转型和实现产业升级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8.
目前,生态旅游以每年15~20%的增长率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产业,这是满足人类反朴归真、崇尚自然新时尚的要求,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必然选择。江州区要真正做大做强这个动力产业,就要按照“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发展趋势,坚持适度超前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9.
民俗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是顺应当前世界旅游的发展趋势。徽州地区在加强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方面作出了许多成功的尝试,取得很好的效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广西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如何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来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是目前广西旅游产业面临的问题。文章拟从徽州的成功经验入手,探讨如何做大广西民俗文化旅游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作为"绿色"产业的旅游业已成为各地区经济增长的重点。文化旅游是旅游业的亮点。文化旅游靠特殊文化资源吸引众多游客。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决定文化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了解维吾尔族麻扎朝拜的文化背景,对麻扎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的研究对于确保农业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分析和评价青海农业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探讨了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的模式,并提出了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的一些实施策略,以促进青海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生态旅游产业是生态旅游系统中沟通生态旅游者和生态旅游资源之间的媒介。与传统旅游产业不同。生态旅游产业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三者结合的综合效益最大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业。浙江不仅有众多绮丽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而且有丰富独特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这为观光、游览、度假、休闲、探险、科考等生态旅游项目。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13.
加大旅游资源区别度是提升其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由青海省旅游产业竞争力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禀赋资源的基础,差异化乡村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模式,对培养内生力具有积极意义.这既能解决生计模式转型后产业接续问题,又能拓宽收入来源,增加收入以弥补生存成本,又能保护传承优秀的文化,增加产业附加值,使"四个转变""一优两高"在青海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中得到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4.
论山东省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及战略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创新性融合发展.不仅是大力发展山东旅游业的必然选择,而且也是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战略要求。实现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文化与旅游业的相互融合.特别是对旅游产业文化内含的理解和创新;对旅游资源文化优势的确认和把握;对文化旅游品牌文化产品的创新性精心塑造;对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整合及对策实施。  相似文献   

15.
成文科 《魅力中国》2011,(12):30-31
文化旅游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部分,是最近几年才出现并迅速壮大的一种新型业态。文化旅游是指以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是一种阳光产业、清洁产业,是一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可持续发展产业。旅游吸引因素尽管很多,但归根结底还是文化因素起决定作用。河南是文化大省,如何充分挖掘当地现有的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已成为河南各地必须认真应对的一大发展难题。为此,笔者针对千年古县——上蔡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现实情况进行初略分析,并提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旅游产业的概念和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旅游产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阐述了当前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实现我国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这将为我国未来的旅游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王鹏晓 《魅力中国》2014,(11):222-222
当今世界,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旅游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旅游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不断增长的主要产业。然而,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也愈加严峻(突显)。突出表现为资源掠夺性开发,旅游景区粗放式管理等。其问题的本质就在于如何使旅游业能够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自然、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8.
行文姣 《魅力中国》2011,(9):282-282,284
当今世界,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旅游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旅游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不断增长的主要产业。然而,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也愈加严峻(突显)。突出表现为资源掠夺性开发,旅游景区粗放式管理等。其问题的本质就在于如何使旅游业能够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自然、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9.
吴娟 《魅力中国》2014,(19):39-39
本文探讨了乡村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提出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应通过政府引导、科学规划对农村文化分类分层实施保护。注重提高农民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方旭 《改革与战略》2013,29(1):98-100,110
在我国,温泉旅游开发已形成一定规模.打造特色温泉旅游产品,进行温泉旅游深度开发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咸宁温泉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温泉旅游业开发现状,提出深度挖掘温泉旅游文化内涵策略:以文化为主题,加大温泉旅游关联度;以文化为线索,加大温泉旅游广度;以文化为内涵,加强温泉旅游深度,从而构筑温泉旅游业发展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