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安徽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动与能源消费强度关系以及安徽省工业产业经济结构与能源消费结构的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第二产业在安徽省三次产业中占有主导地位,其对全省能源强度降低有很大影响;目前全省总体节能效果明显,主要归因于非产业结构因素的变动;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对安徽省能耗降低以及低碳排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碳排放强度的降低有两个途径:技术进步和结构变动.本文从碳排放强度的视角,运用因素分解法,将碳排放强度分解为产业结构变动和技术进步,测算了1996 ~2011年产业结构变动和技术进步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96年以来,技术进步是推动中国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变动对碳排放强度变化的影响作用较小;在各个产业部门中,对整个国民经济碳排放强度降低贡献最大的部门是工业,其次是交通运输业.因此,将来优化产业结构降低碳排放强度还有很大的空间,通过技术进步降低碳排放强度是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判断中国碳排放总量能否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首先采用STIRPAT模型分析影响中国1999—2019年碳排放量的因素,然后运用模型回归结果,模拟预测10种发展情景下中国2020—2040年的碳排放量,以考察各种情况下的碳达峰年份。研究发现:人均GDP对碳排放量的影响最大,之后依次为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和人口规模;基准情景下中国的碳排放量将于2030年达到峰值,而能源强度、第二产业比重、煤炭消费比重的缓慢下降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均会使碳达峰年份向后推移。为尽早实现碳达峰目标,建议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降低能源强度。  相似文献   

4.
构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与人均GDP的EKC曲线,并在此模型中加入能源消费结构的变量,来探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碳强度随着人均实际GDP的改变呈现出倒"N"型的特征,即碳排放强度随着人均实际GDP的提高有一个先下降,再保持一定的水平略有上升,然后再下降的趋势;能源消费结构影响碳排放强度,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与碳排放强度呈正相关关系,即煤炭消费比重越大,碳排放强度越大;对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关系进行情景分析表明,我国减排的目标和压力依然很大,为了保证我国承诺的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40%~45%的目标顺利实现,要实施合理的减排调控政策以及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中国能源强度的演变趋势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主要影响因素变化对能源强度的冲击及识别主要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论文使用2000-2016年中国30个省区的能源强度及相关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能源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省区能源强度具有显著空间相关性,能源强度水平相似省区倾向集聚分布;城市化水平、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禀赋对省区能源强度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则为负向;从溢出效应来看,东部省区的城市化水平、西部省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的能源禀赋均产生了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而东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则产生了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空间溢出效应方向相反。  相似文献   

6.
基于1998-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R&D投入强度、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碳排放量与各影响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每变动一个百分点分别会带动二氧化碳同方向变动约为0.975和0.816的百分点,R&D投入强度每变动一个单位会平均减少约0.111个单位的碳排放。由此可知,加大研发投入、调整产业结构、采用节能技术降低能源强度是现阶段中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借助SPSS和ArcGIS软件,对中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现状及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现状水平的主导影响因子为消费强度、消费结构、消费总量和增长速度,累积贡献率达86.91%;消费水平区域差异显著,呈现出以华北—西南地区为轴线向两边逐渐递减的趋势,属于人口—经济指向型布局;主要影响因素为农村人口、资源条件、经济条件,其中前两者为正向影响,后者为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选取交通能源消费强度、人均GDP、城市化率和汽车增长量等因素,采用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结构分解分析方法,对全国交通碳排放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实交通碳排放库兹涅兹曲线存在,人均产出、城市化率与二氧化碳排放量正相关,而产业结构和汽车增长量对交通碳排放并不起主要作用。这说明产业结构变化对交通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而发挥规模效应、经济效应以及政府效应对未来交通领域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构建了1990-2013 年福建省煤炭消费比重与碳排放强度的VAR 模型,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动态交互冲击关系.结果表明:碳排放强度冲击对煤炭消费比重的影响不具有记忆性,而煤炭消费比重的波动冲击会造成碳排放强度在长时期内的同方向变动,且煤炭消费比重的波动主要来源于自身的冲击影响,因此可以通过降低当前的煤耗比重来降低福建省的碳排放强度以及未来时期的煤炭消耗量.有鉴于此,文章从技术改进、产业结构转型和能源结构优化三个角度,提出减少单位煤炭碳排放、降低对煤炭需求、提高清洁能源比重等降低福建省碳排放强度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考察我国碳排放强度地区差异的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政府制定地区的碳排放政策提供数据参考,本文基于1995—2012年省际碳排放数据,在描述性统计及地区收敛性检验基础上,对我国碳排放强度的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四大区域碳排放强度存在较大差异,中西部地区碳排放强度较高,且中部省区间差异较大;从变异系数来看,地区间碳排放强度的差异未出现缩小态势;我国地区间碳排放强度存在σ收敛、绝对收敛及条件收敛特征;经济发展水平对碳排放强度下降起促进作用,而工业化则有抑制作用;要实现我国碳排放强度目标,关键是要限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发展,调整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