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股票市场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问题一直是近来研究的热点。在国外相关研究中,大多数认为股粟市场通过其功能作用促进了经济增长。而在我国的具体实践情况又如何呢?运用Eviews统计软件,以我国1995年第一季度到2005年第四季度的股粟市场数据为样本,对股票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得出我国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有限的,甚至可以说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可能不利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应用包含人力资本要素的C-D生产函数模型,以1996-2009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对北京市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平均水平的提高,对于北京市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正效应。此外,实证结果还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对于北京市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显著,劳动力人口数量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作用则相对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对外贸易理论和我国经济体制的演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利用费德改进模型和时间序列分析法研究了我国不同经济体制下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间的相关关系,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在供给和需求双重约束机制制约下和在加入WTO第五年即将全面开放国内市场时期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税收收入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1997年起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数倍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这一现象引起了理论界的高度关注。以1994~2009年我国GDP与税收收入的相关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引起我国税收收入超常增长的原因给出了基本的解释:我国税收收入高速增长的原因既有经济增长的原因,也有国家政策的原因,但经济增长的原因占主导。 相似文献
5.
李丽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21,32(2):44-53
能源碳排放脱钩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Tapio脱钩弹性分析模型实证分析长江经济带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效应,并在Kaya恒等式的基础上结合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LMDI)对能源碳排放的内在脱钩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7年,以六年为一个时段看,... 相似文献
6.
中国产业不平衡发展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首先对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简要地回顾,进而剖析了我国产业不平衡发展的演进轨迹和生成动因;最后在对产业不平衡发展演进轨迹理性判断和评述的基础上,以量化的手段探析了中国产业不平衡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则是财富之父",这句哲语无疑说明了经济增长的源泉,也正是这种思想带给了历代学者研究和创新的灵魂.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外到国内,通过理论和实证的研究,经济学家证明了不同要素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利用不同的模型来对比河北省的物质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在不同阶段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从而分析河北省经济发展背后的支撑点,并针对其结论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与中国金融深化之间存在着深层次关系。本文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说明金融深化整体上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作用;金融体系中的商业银行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很明显;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并没有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形成有力的支持;通过调节货币市场的货币存量,可以对经济增长形成一定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1993年,柬埔寨组建新政府,实施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20年来,中柬双边经贸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实证研究表明,1994~2012年,中国对柬埔寨的贸易、投资、援助不同程度地推动了柬埔寨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其中,柬埔寨自中国进口贸易经济效应最为显著,援助次之,投资相对较低,柬埔寨对中国出口贸易最低。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与第二三产业的关系。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我国的第三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考察表一中1980-2001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的有关数据,可以看出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三产业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也就是说,随着第三产业的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呈线性增长。 相似文献
11.
中国碳排放强度驱动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敬水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29(3):1-6
深入探讨碳排放强度的驱动因素,对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均GDP、能源强度、单位能耗碳排放、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变动对碳排放强度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人口、城市化率、国际贸易分工对碳排放强度影响不显著;能源强度和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强度正向影响最大,人均GDP和产业结构影响较大,单位能耗碳排放影响最小;人均GDP持续增长对降低碳排放强度的负向贡献率最大,产业结构变动对降低碳排放强度的负向贡献率较小;而能源强度下降是导致碳排放强度下降的重要因素,其正向贡献率较大,能源消费结构变动和单位能耗碳排放变动对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正向贡献率较小。 相似文献
12.
产权制度变迁、市场化程度、分配格局和对外开放四个方面可以综合成表示制度因素的一个指标.用含有制度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测出制度变迁、产业结构变化、劳动力、资本、人力资本、R&D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8.35%、7.04%、11.64%、52.20%、2.40%、18.36%.我国应继续改革开放,调整产业结构,在提高生产率的情况下,增加就业人数,扩大有效需求,提高资本投入,不断加大对科技教育的投资等. 相似文献
13.
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密切关系。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1990-2009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选取相应的中国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指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揭示中国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中国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的发展互为因果关系,两者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4.
15.
韩璐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6,(3):26-29
经济发展和繁荣,必然会带来新生产品的诞生和新兴经济模式的发展。电子商务的产生就是当今经济时代的产物。就当今世界潮流分析,随着世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作为重要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发展不仅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更会使得世界经济得到新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出现,是经济转型的预兆,未来的经济模式可能会逐渐被这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的行业所压制。电子商务的鲜明特点,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青睐电子商务,也越来越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说,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世界各国都开始了对经济发展的新思考。未来经济该走向什么方向,未来的经济靠什么支撑,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通过相关分析,为以后电商的发展提出相应的理论策略。 相似文献
16.
彭连清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8,(2):71-76
根据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流量数据,采用Miller-Round模型测算了西南地区的区内乘数效应及其与国内各区域相互溢出效应.结果显示,西南地区内部各省之间经济联系较弱,区域内乘数效应低;西南地区对国内其他区域的溢出效应要显著地高于其它区域对西南地区的溢出效应,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没有对西南地区产生较大带动作用;相对而言,南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对西南地区的溢出效应较大.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经济的重心从货物贸易移向高新技术贸易,高新技术贸易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发挥着重要支撑和源泉的作用。通过对1991~2003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高新技术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对中国高新技术贸易开放度与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高新技术贸易对经济增长带动不足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模型构建和变量度量的主观性,我国学者通过扩展Cobb-Douglas生产函数来直接计量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做法是不足取的.一个可行的方法是首先检验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再通过协整性检验对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代表人力资本水平的人力资本投资在长期和短期内都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9.
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80~2006年间统计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其结果表明:就长期而言,进口、出口、消费、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进口、出口、消费与投资分别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经济增长则是消费的Granger原因。从短期来看,三者之间的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不断加快,且消费的短期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短期变化影响最为明显,进口和出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