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满岩 《价格月刊》2020,(4):83-87
基于中美贸易摩擦背景,在对中美贸易及贸易摩擦发展变化进行追溯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先进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发展现状,进而对中国先进制造业的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中国政府应对贸易摩擦、为产业提供保障的策略及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跃迁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价值链分工与贸易的发展,在增加值视角下重新测算与分析中美双边贸易的利益结构,对解释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应用双边/产业层面的贸易增加值核算方法,从前向生产联系和后向生产联系两个角度对中美双边贸易利益结构进行国家层面和产业层面的研究,并对中国增加值出口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主要结论有:增加值视角下的中美贸易顺差严重缩水,美方发布的贸易逆差数据严重失真;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落后于美国,导致贸易顺差在中国,但结构性收益在美国;中国服务业在中美贸易中的获利能力远不及制造业,2000—2014年中国主要的顺差产业未发生较大变化;参与全球价值链对我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增加值出口的影响不同,吸引外资对中国产业增加值出口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贸易增加值视角,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对象,研究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参与区域价值链的重构效应。首先运用沃姆斯利(Walmsley)动态递归方法更新全球贸易分析模型的基准数据库,然后运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与库普曼(Koopman)等的贸易增加值分解模型的链接方法,分解中美加征关税对全球价值链和区域价值链的影响,从区域价值链视角出发评估贸易摩擦的经济效应。结果发现:从国家层面看,贸易摩擦对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负面影响颇为严重,却深化了中国参与区域价值链的程度,主要归因于直接贸易规模性转移与间接产业分工格局调整两个方面;从产业层面看,贸易摩擦对中国不同行业部门参与区域价值链的影响存在较强的异质性。总体而言,对不同行业的区域价值链均呈现促进效应,但电子产业增长相对较高,其次是汽车业、纺织业,原因在于不同行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经济进入以生产过程分节化和中间品贸易为主要特征的全球价值链时代,制造业正在成为一些大国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争夺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的角力场。本文对2000-2014年中美两国制造业行业参与全球价值链(GVC)分工程度及分工地位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参与GVC分工地位指数总体小于美国同期值,美国制造业在GVC分工中处于相对上游环节,这与中国制造业后向参与GVC分工程度较高相一致。与美国相比,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不具竞争优势,中美贸易摩擦对双方GVC分工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需加快受制产业的自主创新步伐,积极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重点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制造业具有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与遭遇贸易反倾销高位态势并存的现象。基于价值链位置对贸易反倾销影响的理论分析,利用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与贸易反倾销数据,分别从资本密集、劳动密集、高技术与低技术四类行业角度实证研究了价值链位置对反倾销的影响。总体上,当中国制造业价值链位置处于领先地位时,遭遇反倾销会减少;处于追赶地位时,遭遇反倾销会增加,但在不同要素密集型和技术水平行业,价值链位置对贸易反倾销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随着中国制造业价值链位置不断攀升,将迎来贸易摩擦频发多发的阶段,这需要区别对待,采取针对性的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美贸易矛盾频频发生,贸易摩擦从贸易战发展为贸易之争,又重回贸易争端定性,中美贸易战难解难分,不仅影响了两国的正常交往,也给两国经济的快速繁荣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全面了解中美贸易摩擦,立足于金融业视角剖析问题,了解中国应对贸易摩擦的优势是未来带动我国经济发展、尽可能的削弱中美贸易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关键之举,相关者必须对之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全球价值链分工贸易条件为衡量贸易利益的指标,测算了2002-2012年我国制造业的贸易利益;并基于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以国际分工地位为解释变量实证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试图从微观产业层面寻求改善我国制造业贸易利益的路径。研究发现:得益于我国制造业垂直分工程度的提高,绝大多数行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贸易条件呈改善态势;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的改善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贸易条件有正向影响;技术水平对全球价值链分工贸易条件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传统贸易统计凸显"重复计算"问题,贸易规模与贸易利益不相匹配,并且贸易利益的属地和属权统计因跨国公司的行为而不同。本文在梳理全球价值链分工对贸易利益内涵改变途径的基础上,从贸易利益来源多样化、贸易利益获得主体微观化和贸易利益分配复杂化等方面阐释贸易利益内涵的变迁,并从国家、要素和企业层面分别总结了全球价值链分工视角下贸易利益的测度方法。最后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一是拓展全球价值链分工与贸易利益之间相互影响及传导机制的理论框架,二是关注全球价值链分工下的进口贸易利益,三是分离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创造的贸易利益,四是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贸易利益理论和测算方法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高芳 《价格月刊》2020,(3):83-87
基于中美贸易摩擦的新动向,围绕当前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风险进行研究。回顾中美贸易摩擦的历史问题,聚焦中美贸易摩擦的新动向,分析中国企业受中美贸易摩擦总体影响情况。研究发现,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贸易不确定性带来的冲击有关税增加、企业经营成本激增、配套制造业产业链受到牵连以及中美产业集群发展失衡等。在此基础上,从企业、政府以及银行三方的角度,强调"政企银"打好组合拳,多向发力,共同协助中国企业顺利应对风险,帮助企业将中美贸易摩擦冲击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的服务贸易限制指数以及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研究了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分工地位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服务贸易自由化促进了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前向参与而抑制了其后向参与,显著提升了制造业企业在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分工地位的提升效应大于发达国家;不同服务部门的开放具有异质性影响,其中零售、电信、金融和专业服务部门的自由化能够显著提升一国制造业的分工地位,而运输服务部门自由化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作用并不明显。本文为中国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开放,助力制造业利用国内外优质服务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价值链跃升提供了实证支持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伴随中国的崛起,中美贸易摩擦将会呈现常态化,甚至螺旋式恶化,需要用战略的视角为破解中美贸易摩擦寻找应对策略。作为TPP的"遗产",CPTPP既已为当今全球最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协定,又适应世界经济朝着全球价值链的方向发展趋势,是中国战略突围中美贸易摩擦的较佳选择。不过,无论从学术角度还是现实角度考察,CPTPP的最终实施结果必将与其制定的预期存在差距。并且沙盘模拟和非对称相互依赖分析结果显示,中美贸易摩擦的天平将会偏向中国。所以,无须过分夸大CPTPP对中国的作用,相反,中国需要稳定有序地推动加入CPTPP的战略规划及具体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全球范围内贸易冲突加剧。被称作奥巴马时代中美贸易摩擦第一案的"中美轮胎特保案"备受关注。从新重商主义视角分析中美轮胎特保案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相似文献   

13.
当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贸易增速下降现象,引起了理论和实践部门的极大关注。文章从全球价值链分工动态演进的视角,基于分工演进和贸易增长等经验描述,构建理论模型刻画了当前贸易增速下降的成因,并在理论先导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论表明,全球价值链分工演进的阶段性变化对贸易增速具有深刻影响,当价值链分工深化到一定阶段后,在贸易规模扩大的"基数效应"和分工深化的"边际效应"作用下,贸易增速表现为不断下降的趋势。这正是当前全球贸易增速下降的根本原因之一。从单个国家角度看,价值链攀升的动态演进是一个不断"挤出"贸易"重复统计"部分的过程,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统计意义的贸易增速。当前全球价值链分工边际深化难度加大、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正是我国外贸增速下降面临的客观环境,同时也说明了中国外贸亟待从以往"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方向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全球经济已经步入后危机时代,后危机时代的中美贸易摩擦会更加剧烈。试图从分析后危机时代的中美贸易摩擦入手,通过经济手段、外交手段、学术手段三方面来研究中国为了应对贸易摩擦作出的举措及其影响,并就其效果做出分析,为今后解决中美贸易纠纷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美自建交以来贸易关系得以有效改善,其互为彼此关键的贸易伙伴关系,但中美贸易冲突时有发生,尤其是特朗普政府颁布了关税法,加征中美贸易关税,其产品主要为制造业产品,因此厘清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影响,找出应对策略对我国制造企业可持续运营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归纳总结了中美贸易摩擦对国内制造厂商的冲击,并针对上述影响提出了加强技术自主研发、提升产品竞争能力、拓展多元贸易市场等建议,以有效缓解中美贸易摩擦对国内制造厂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倪红福  范子杰 《全球化》2021,(2):56-73,134
本文主要利用贸易一般均衡模型反事实模拟量化分析中美可能的全面贸易摩擦对两国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美传统出口优势行业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受到的负面冲击比较大,中国出口集中度下降,而美国的变化不大;中美全面贸易摩擦将会导致中国制造业的产出份额减少,而初级产业和服务业产出份额增加;美国初级产业的产出份额减少,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出份额增加;受关税冲击较为严重的制造业产出份额的减少会导致相关联的生产性服务业产出份额减少。未来中国要增强战略定力和战略自信,积极利用国际规则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同时,从产业链、供应链以及创新等方面进一步深化供给侧改革,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7.
随着价值链发展的不断深入,一国贸易中的国内增加值不断影响着名义有效汇率,也影响着实际有效汇率。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立足于中美两国的制造业贸易增加值数据,研究了中美两国整体制造业及各分行业的实际有效汇率,探讨了中美两国整体制造业实际有效汇率的共同特点以及分行业实际有效汇率的差异性。通过对实际有效汇率波动的分解和对有关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中美两国名义有效汇率波动对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远大于相对价格;而贸易增加值权重下实际有效汇率对中美两国制造业贸易增加值的作用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8.
2020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叠加疫情以及俄乌冲突等不利因素,各国普遍采取了更具保护色彩的贸易政策,直接导致贸易摩擦不断扩大和深入,并呈现新的特点。剖析贸易摩擦的产生机理,贸易不平衡、价值链分工变化以及国内利益集团等贸易摩擦主要成因将持续存在。由此,未来全球贸易摩擦还将保持在相对高位,中国也将继续成为贸易摩擦的主要对象。贸易摩擦既是我国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成因,也是结果,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当审慎评估,积极应对,为对外贸易和企业发展创造更多空间。  相似文献   

19.
李萍  刘慧 《北方经贸》2013,(8):17+22
聚焦近年来各国经贸往来,中国俨然成为遭受"双反"调查最多的WTO成员国。中美间的贸易争端也从未停止,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弊大于利,中国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增加出口产品国内附加值,实现中国产品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提升,以求获得更大范围内的贸易利益。  相似文献   

20.
《商》2015,(34):95-96
近几年兴起增加值贸易核算因为能消除"统计幻象"、规避中间产品重复计算、准确反映各国参与全球生产网络与国际分工的贸易利得与出口绩效而受到广泛关注。同时,作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的中国,其真实出口竞争力与世界最发达的美国的比较也是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本文基于贸易价值增值的视角,利用最新的OECD增加值贸易数据库(Ti VA)分别用国际市场份额MS、显性比较优势RCA及出口相似度ES三个指标对中美两国的制造业出口竞争力进行评估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