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镇论坛》2008,(25):34-34
由于蔬菜的生物特性和成长环境特性,蔬菜嫁接适时期一般只有3-5天,1亩黄瓜大约需要4000株苗,是一项时间紧迫、作业量大的工作。长期以来这项作业一直是靠人工来完成。每到蔬菜嫁接时节,菜农都要集中大批人员突击完成。手工作业平均每分钟只能嫁接1-2棵,很难满足时间要求,并且嫁接成活率低。  相似文献   

2.
林松 《科技与企业》2012,(6):247-248
通过采用大功率电动机驱动控制技术、视频信号采集技术、无线通讯技术、无线视频信号传输与处理技术、传感器数据采集技术以及多自由度机械运动控制设计,火源搜寻与灭火技术等,设计了一种隧道消防机器人。该机器人可以实时回传视频图像、定位参数及传感器参数,并可避开障碍物自动行走或通过机械手清理前面的障碍物,系统可通过手动操作行走或自动行走。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切实可行,为隧道发生险情时的营救工作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措施,系统产品化后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3.
葡萄绿树嫁接是利用当年新发出的半木质化主梢或副梢作接穗.与砧木上半木质化新梢进行嫁接的方法。利用绿枝嫁接可加快新品种或珍稀名贵品种的繁殖速度.一个芽眼经反复嫁接,一年可繁殖50多株苗木:另外.对老葡萄园或劣种园.可快速更新并恢复产量。但是,如掌握不当.成活率较低。如果在砧木和接穗削法、绑缚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改进,成活率可达95%,方法简单易行。一、嫁接适期在砧木和接穗半木质化时,刀削后刚露白茬为宜。枝条过嫩.条软无法插入砧木;枝条过老,细胞活性差,影响成活率。在河北、北京、大津地区以5月中旬至7月初为宜…  相似文献   

4.
现实中能否出现像“变形金刚”那样能自主判断、自我修复和相互配合的超强机器人?英国科学家宣布,他们计划研制一种可相互组合的高智能机器人,首批这种类似“变形金刚”的机器人有望5年内问世。  相似文献   

5.
现实中能否出现像"变形金刚"那样能自主判断、自我修复和相互配合的超强机器人?英国科学家宣布,他们计划研制一种可相互组合的高智能机器人,首批这种类似"变形金刚"的机器人有望5年内问世.  相似文献   

6.
一、砧木选择。砧木选择菜葫芦韩丰1号或超丰—F1,如连续采用葫芦嫁接,应以菜葫芦、腰葫芦、牛腿葫芦交替使用为好。二、嫁接方法。目前主要采用三种方法:插接、劈接和靠接。1.插接。这种方法最简单,且工效高。具体做法:当砧木出现第一片真叶时,将砧木苗心叶切除,只留子叶;用竹签沿砧木切口向一侧斜插,同时用手扶住砧木子叶下轴以手感到竹签为宜,深度约1cm;再取子叶刚展开的接穗苗,用刀片自子叶节下削成锥形,切面长1cm,拔出竹签后迅速插入接穗就可以了。2.劈接。先将砧木心叶切除,然后在幼茎一侧自上而下劈开,长度约1~1…  相似文献   

7.
一、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由于砧木的野生性和抗逆性较强,嫁接后蔬菜增强了抗逆性,同块土地同种种植的年份相对延长,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二、防止病害的发生黄瓜、西瓜枯萎病,茄子黄萎病,西红柿根腐病、青枯病、萎蔫病是这4种蔬菜的致命病害。而嫁接就能很好地防止病害的发生以利同块土地连茬种植。据试验,嫁接后西瓜、黄瓜、西红柿、茄子病害发生率为0,而未嫁接的西瓜种植3年的发病率为90%,黄瓜种植3至5年发病率为30%至50%。三、提高产量据试验,嫁接西瓜一般都增产1倍以上,嫁接黄瓜增产30%至50%,嫁接西红柿一般增产50%以上。…  相似文献   

8.
乡村长廊     
乡村长廊形形色色的农用机器人尹湘东撒农药机器人为了防止农药对人体的侵害和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日本制造出一种撒农药机器人,可在暖房内的通道自动行走喷洒农药。施肥机器人日本开发成功水稻施肥管理机器人。该机器人进人稻田后,就借助传感器的作用,沿着稻株行列行...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一种尽头线调车安全辅助防护系统,该系统由3组有源电磁式车轴检测传感器及现场检测报警设备组成,可实时检测进出尽头线车轴的数量、方向及速度,以此为依据,在尽头线调车作业时,检测报警设备通过无线调车灯显系统向调车人员及司机进行语音提示和报警,并在危及行车安全时发送停车命令,自动放风停车。  相似文献   

10.
《企业技术开发》2009,(6):128-128
体内介入检查与治疗具有安全、微创等优点,并迅速成为医学工程领域的主流。人们研制出的微型消化道胶囊内窥镜是利用消化道蠕动进行整个区域检查,由内嵌CMOS微型摄像机以无线方式传榆检查图像。但其行走缓慢,存在视觉盲区;错过病变组织时,不能主动返程,使一些医疗作业无法完成。因此研制可吞咽并能通过体外无缆驱动控制的胶囊机器人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