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插入语大量存在于英语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中。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交际策略。英语中的插入语形式多样,语义丰富,在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插入语这种语言现象在具体语境中产生的深层机制,有助于在英语口语和书面语中准确使用和理解插入语。  相似文献   

2.
英语是一种开放性的语言,它从其它语言中借用了许多词语,英语中也有汉语借词现象,涉及了借词的起源、构词方式分类和发展演变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3.
被动语态句是英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尤其是在科技英语中,本分析科技英语的特点,提出并举例阐述了几种常见的被动语态句的译法。  相似文献   

4.
科技英语中隐喻汉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隐喻研究从认知角度出发,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语言现象,更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手段、是对某一客现存在进行认知的思维方式。科学,作为一种抽象思维的产物,必然借助于隐喻这一人类普遍的思维方式,需要借助隐喻的形象阐释。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以及隐喻认知功能的深入研究使得人们逐渐意识到科技语言中隐喻存在的必然性,而作为科技语言重要构成部分的科技英语,同样存在大量的隐喻;同时,由于世界大多先进科技都是以英语为展示语言的,因而探讨科技英语隐喻的汉译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拟从认知角度来探讨科技英语隐喻的可行性翻译方法,以期推动当代科技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是英语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词法、句法和语义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与分析,深入解读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同时,探讨在女权运动影响下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在自然语言中,歧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它存在于任何一种语言中,英语也不例外。歧义造成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误解,影响着人们之间正常的交流与交往,因此歧义现象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本文将在三个约束原则理论的框架下,对英语歧义句进行分析。并提出避免和消除歧义现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如何用英语表达“让步”概念,是英语学习者一个较难把握的语言环节,本文探讨了“让步”概念在英语中的表达方式,从而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这一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8.
大学英语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英语语言必须同时学习英语文化。大学英语教师应特别重视文化导入因素在教学活动中所起的融会贯通作用,引导学生从语言现象中习得文化,并通过文化指导英语学习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能否进行顺畅的英语交流是英语学习效果的重要衡量手段之一.由于受到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英语交流常出现阻碍或停滞的现象.本文试就制约交流的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能力进行探讨,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实现成功的英语交流.  相似文献   

10.
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把握汉英语言的文化差异,语言学习者就能够得体地用英语兰行交际。对一些汉英语言现象进行对比,从自然环境、生产劳动、社会交往、宗教信仰、成语典故、思维方式都可以看到汉英语言的微观文化差异。英语的普及,掌握汉英语言的文化差异,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1.
语言歧义是人类语言共有的特性,导致语言歧义的因素有很多,主要表现为词汇因素、语法因素、语义因素,有时还涉及语音方面的同音、连读和重音等因素,作为交际中的主动者--表达者更应该在表达中注意歧义的消除,尽量用最恰当的表达方式防止歧义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语境与歧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歧义是语言运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要准确地理解歧义必须把它和它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因为语境在歧义现象中具有作用截然相反的两种功能,既能消除歧义,又能产生歧义。该文着重从六个不同的侧面对语境是如何产生歧义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说明掌握一定的语境知识不但能消除歧义,而且能带来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3.
传统歧义研究具有局限性,歧义定义的不统一是影响歧义研究继续深入发展的重要原因。从人的认知心理的角度对歧义做出新的界定,可以确定歧义、双关和会话会议的不同语效。基于认知视角的歧义观对于揭示语言表达和理解过程,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传统歧义研究具有局限性,歧义定义的不统一是影响歧义研究继续深入发展的重要原因。从人的认知心理的角度对歧义做出新的界定,可以确定歧义、双关和会话会议的不同语效。基于认知视角的歧义观对于揭示语言表达和理解过程,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语言歧义是人类语言共有的特性,导致语言歧义的因素有很多,主要表现为词汇因素、语法因素、语义因素,有时还涉及语音方面的同音、连读和重音等因素,作为交际中的主动者——表达者更应该在表达中注意歧义的消除,尽量用最恰当的表达方式防止歧义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歧义在语言交际中常常成为人们交流的障碍。然而,广告人常常运用蓄意歧义作为广告文本创作中一种积极的语言策略。该文从歧义和蓄意歧义的定义入手,在搜集分析大量中英文广告语篇的基础上举例说明了蓄意歧义在中英文广告文本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功能,即蓄意歧义主要是以词汇歧义的形式频繁出现在中英文广告文本中。在广告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中,作为因词语意义的不确定性而形成的一种间接的表述方式,蓄意歧义以经济方便的模式吸引和保持着消费者的注意力及记忆力,协调消费者与商家的关系,以达到说服消费者购买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7.
语言的歧义现象已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就英语中歧义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归结为五个方面并尝试着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化解方法,以便于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层面上的歧义结构作出合适的阐释。  相似文献   

18.
英汉歧义在广告语中的积极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歧义是一个语言表达方式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意义的特殊语言现象,它作为广告文体中经常使用的技巧之一已经引起广泛关注。该文着重从英汉语音、词汇、语法/结构及语用等四个层面展示英汉歧义在广告语中的积极运用。  相似文献   

19.
在讨论和分析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运用灰色预测理论对石家庄市农业发展进行了预测,目的是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比较英汉动词短语省略,既有个性,但更多的是共性。其共性突出表现在严格与松散释义歧义、局部性效应、淘汰效应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