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是国家的重要经济资源,国营农场作为国有资产的法定代表人和出租主体,将国家授予它的土地经营权让渡给承租者经营,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原核算办法已不能充分的说明和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现就此问题阐述一下我们的看法。一、关于土地出租租全的会计核算国营农场主要是以农业为主,过去是由企业来经营的,并在农场内部实行家庭农场,在会计上按土地面积和土地等级确定每单位面积应承担着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及应上交利润,会计核算是借记“现金或应收家庭农场”等科目,贷记“管理费用──家庭农场上交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家庭…  相似文献   

2.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由生产队统一经营改由家庭农场分散经营以后,国营农场的利润形成有两个来源,即:农场经营利润和家庭农场上缴利润。农场经营利润的多少取决于场直企业的收入和农场直接费用的控制;家庭农场上缴利润的多少取决于承包指标的确定和利费税的收缴。要想进一步提高国营农场的经济效益,就必须从这两个方面的各环节上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何忠 《活力》2010,(8):58-58
一、黑龙江垦区家庭农场规模化经营的重要性 在对传统的农业经营体制的扬弃与创新过程中。在经历了几种经营模式的探索和试验后。黑龙江垦区创建了为实践所证明行之有效的“四到户、两自理”的科学模式.建立了以家庭农场为基础,“大农场套小农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一符合垦区农业生产力水平、深得广大职工拥护的基本经营制度,这是垦区多年改革的重大成果。在现阶段实行家庭农场规模经营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4.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家庭农场”,在推动土地向龙头企业集中的同时,还鼓励一些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通过承租、承包、有偿转让、投资入股等形式,集中当地分散土地进行连片开发,发展“家庭农场”。每年中央发布的第一份文件,都是对国家大局的宏观把控。在关注农村发展的前提下,有专家分析认为:家庭农场将可能成为未来我国农业基本经营形式。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有农场普遍采用将土地承包给家庭农场的经营方式。土地承包费是国有农场最重要的收入,在利润构成中所占比重极大。改进土地承包费的会计核算,规范相关财务信息的披露,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分析及评估农业企业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位于奠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境内的呼盟巴彦农场,自1985年实行家庭农场承包制以来,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到1989年,各项经济指标都创历史较好水平,粮豆总产量达4014万斤,上交商品粮豆1600万斤,实现利润总额111万元,家庭农场由原来靠“两借”即生产费用、生活费用,逐步向“两自”即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转化。  相似文献   

7.
中小型商业零售企业柜组承包经营一般都是承包给内部职工 ,承包人按承包合同规定的经营范围独立从事商品购销经营活动 ,按期向企业上交的承包费 ,就是上交柜台租赁费 ,并按期直接向税务部门交纳核定的流转税和个人所得税 ;企业按承包合同的规定对承包柜组进行管理。商业零售企业收取柜组承包费如何核算 ?在现行会计制度中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在“其他业务收入”科目下设立“柜组承包费收入”明细科目 ,单独核算。收到承包柜组上交当月或补交以前月份欠交的承包费时 ,借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 ,贷记“其他业务收入———柜组承包费收入”…  相似文献   

8.
857农场一队原是个负债累累,靠贷款过日子的穷队,1991年遭受了特大洪涝灾害,原有140多名职工一下子只剩下92人了。队长宋继平大胆决定从1994年起实行“两自”承包制。“两自”就是生产资料费用全部自理,生活费用全部自理。当年仅有3户实行了“两自”承包。秋后每户年收入达到一万元。可职  相似文献   

9.
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出现“家庭农场”概念: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由此我国农村经济主体出现了一个新的成员——家庭农场。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  相似文献   

11.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所列出的八个方面,均紧紧围绕着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中心。备受关注的“土地制度改革”也更加明确,即赋予农民对承包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使得农民通过农村土地的经营权转让获得收益。土地的流转使得规模适度经营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家庭农场作为一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2.
国家颁布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以下简称《承包法》)的核心是“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这对确保农村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家庭承包土地经营权实行严格的物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为加强农村土地经营权的保护,就应当建立一种完备的承包土地“登记发证管理体制”。本人就构建城乡土地登记管理新体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一、农业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一)不能对农产品成本的详细核算提供资料我国的大部分农业企业的会计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都不能够对农业生产过程的成本提供出其所需要的相应的会计信息。农场与家庭农场二者之间所存在的是比较单一的经济关系,一般都是采取实物地租。规模不大的国有农场很多都是将土地承包出去,由租户自主经营,这样根据市场的需求农户自己生产相应的产品,而农场仅仅需要与承包之间签订合同,同时定期收取承包费用。由于这种管理体制相对单一,农场若想形成健全的会计管理体系则是非常  相似文献   

14.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这是"家庭农场"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随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和农地经营体制创新的加快,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已成为我国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及其经营体制创新的基本目标模式。本文从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状况入手,分析了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鉴于近年来各地税务机关对农场收取土地承包经营费用的所得税征收和检查日益严格并引发诸多争议的客观实际,文章采用归纳演绎、判断推理和逻辑分析等方法,结合各地国家税务总局的征管实践操作要求,就农垦国有土地分别承包给老一代农场职工、场外单位和个人、新一代农垦人(农场职工后代)等进行生产经营的不同情况,分别从三个层面系统地研究了企业所得税政策适用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会计账务处理和所得税申报表填写的规范要求,以期指导农场科学确立国有农业土地承包方式和农场会计正确进行土地承包费的业务处理。  相似文献   

16.
刘林  长安  维文  宏喜 《乡镇论坛》2008,(28):16-16
8月初,江苏省姜堰市张甸镇新农村建设法律政策助理员曹圣明终于说服了河垛村村民袁某,促使其补交了两年的土地承包费。袁某5年前承包了村里的20亩荒地,从2006年起,袁某以“国家对种田有补贴”为由,一直拒交承包费。  相似文献   

17.
会计集中核算报账制实行的必要性(1)从团场生产经营体制改革角度分析。随着团场改革的不断深化,其生产经营体制已发生了重大变革,实施家庭农场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家庭农场已成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独立的经济利益与风险的主体,连队的职能已经由生产经营型转变为  相似文献   

18.
农村实行大包干,严格地讲,仅仅解决了农村集体经济内部在土地经营上的内包问题,其外部的配套承包却基本没有实行。农村的土地承包,一般是以村合作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作为发包方,与承包农户签订合同。发包方代表国家和集体要农民上交粮、棉、油定派购任务,国家农业税和集体的提留(简称“两上交”),而农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需要的化肥、农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以产权为纽带的企业集团得到大力发展,集团内企业户数多、股权关系日益复杂、经营方式多样化,其中将企业对外承包经营较为普遍,将企业对外承包,实际上是允许承包方使用企业的资产,并以该企业的名义对外经营,承包者自负盈亏,定额上交承包费,企业相关资产的产权并未转移,因此,对于企业的拥有者而言,对外承包可视同“经营性租赁”,其收益应等于承包费收入扣除租赁资产的损耗及有关税费(具体情况要看承包协议)。作为企业集团本级(或投资单位、母公司),应如何核算及是否合并报表、如何合并。二、问题分析…  相似文献   

20.
政策     
湖北省整治土地承包中的“黑田黑地” 湖北将在今年年底对全省土地承包工作进行整治和清理。整治的重点是目前农村中未发包到户的“黑田”和存在转包纠纷的“问题地”。 湖北省委副书记邓道坤说,一些乡镇和村组欺上瞒下,既不向国家交税,也不承包给当地村民,把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