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什么中国拯救不了世界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新闻周刊》10月1日】也许你听说过“蝴蝶效应”这个词,它假设:一个地方的微小变化可能给其它地方造成巨大的影响,就像一只振翅飞翔的昆虫可能导致远方的大气流动,引起一场大风暴一样。几周来的全球市场动荡就是这种效应的完美例证:随着美国抵押贷款危机导致美国大陆银行崩溃,新兴市场的股票价格出现大跌,特别是最近英国某银行发生了类似大萧条的挤兑。[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世界的消费重心、制造业重心、贸易重心都在亚洲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美国家经济持续低迷,新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放缓。作为世界经济龙头的欧美经济体自身难保,更无法带领世界经济走向复苏。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在接受本刊采访时  相似文献   

3.
《海外经济评论》2006,(50):23-23
【英国《泰晤士报》12月3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测,世界经济明年不会因为美国经济的下滑而骤然减速,欧洲和亚洲将取代美国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  相似文献   

4.
照本宣科的方式如今似乎行不通了。于是,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找到了他们认识的“最聪明”的十几位经济学人,给拯救世界经济支招。  相似文献   

5.
6.
[英国《金融时报》9月14日]金融市场已将全球经济挟为人质。这让全球各国央行陷入一种进退两难的局面。它们担心为那些造成混乱的人买单的后果,但又不能让数以亿计的无辜者蒙受损失。美国上周公布月度就业率4年来首次下滑,使美联储(Fed)本月降息已势成必然。它会这么做的。但做出正确决策并非易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海外经济评论》2006,(47):20-21
【英国《金融时报》11月14日】亚洲公司未来在全球掀起并购风潮的可能性,很容易让人们产生种种幻觉。对渴望交易的银行家来说,这是梦寐以求的东西;而对西方政治家来说,这会让他们噩梦连连。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去年竞购美国优尼科公司时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为此付出了代价。中国的大型家电企业TCL公司最近所受的煎熬,应该让人们对这一狂热有了某种急需的正确认识。TCL收购了法国阿尔卡特和汤姆森公司的部分业务,但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就深陷赤字,于是仓促撤回,关闭或抛售了在欧洲的大部分业务。  相似文献   

8.
【英国《今日世界》月刊4月号】亚洲的数字是世界未来石油供需平衡的关键。2005年,世界石油出口近40%运往亚太地区。那里也是中东2/3石油的市场。这两个数字还将上升。增长主要来自中国和印度,而不是日本或者韩国。日本的需求实际上可能下降。  相似文献   

9.
10.
【香港《亚洲金融》11月11日】目前,各方日益看好韩国经济的复苏前景,这主要应归功于政府的经济刺激措施和央行的大力降息。作为亚洲第四大经济体,韩国经济的惊人反弹令投资者印象深刻,与其他亚洲经济体相比,就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美国《新闻周刊》6月18日】就在不久以前,对于世界各地的酒店服务员来说,一美元的小费一点都不算少。不过最近,因工作关系经常往返于墨西哥与希腊之间的34岁的纽约经理梅甘·卡雷拉发现,如果只给一美元的小费,酒店的服务不像过去那么热情了。为了获得良好的服务,她至少要给两三美元的小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英国《金融时报》6月12日】在4月份令人瞩目的反弹使投资者纷纷重返该地区之后,亚洲市场5月底出现抛售。4月份之前,由于对经济放缓和通胀压力不断加剧的全球性担忧,亚洲市场一度遭受重创。  相似文献   

13.
【美国《华尔街日报》5月9日】中国有可能成为率先从本轮全球衰退中复苏的主要经济体。  相似文献   

14.
15.
《海外经济评论》2006,(44):22-23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10月23日】十年来,美国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发动机。但是现在,随着美国的房地产热面临衰退的危险,许多人预言美国人的家庭开支将停止增长。有少数人甚至担心美国很可能在2007年陷入经济衰退。以前,美国经济下滑曾导致整个世界经济下滑。然而这一次,世界经济的命运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经济是否能够与放慢的美国发动机脱离开来。  相似文献   

16.
2日,2O个主要的高收入和新兴国家(20国集团,G20)领导人在伦敦举行的峰会,似乎势将取得重大进展。但是,衡量成就不仅要以过往表现为标准,还要以“迫在眉睫的紧迫性”为标准。不幸的是,这次峰会将不能达到这一标准的要求。经合组织(OECD)现在预测,发达国家经济今年将萎缩4.3%,而2010年将陷于停滞。发达成员国的失业人数到2010年可能增加2500万。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全球经济今年将萎缩0.5%至1%。这将意味着“产出缺口”(实际和潜在产出之间的差异)增大多达4%。  相似文献   

17.
[美国《华盛顿邮报》1月16日]在2007年,中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这个时间比预测的要提前,突显全球经济力量集中的方向转变得多快。  相似文献   

18.
【美国《华尔街日报》2月20日】对贸易保护主义来说,全球金融危机无疑是一针催化剂。近一时期,随着全球经济形势恶化,一些国家自危、自利、自保倾向抬头。有识之士为此感到忧虑,呼吁各国在出台经济刺激计划时,一定要防止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孤立主义的历史重演。  相似文献   

19.
《海外经济评论》2006,(16):26-28
世界银行关于东亚的最新报告令人喜忧参半。令人高兴的是,这家总部设在华盛顿的机构提高了对东亚(不包括日本)2006年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值,它赞扬各经济体在高油价面前表现出了惊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0.
《海外经济评论》2006,(23):21-22
【英国《金融时报》5月29日】有迹象显示,由于包括对冲基金在内的大型投资者日益感到不安,寻求利用亚洲股市资源的企业或许将被迫重新考虑其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