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亲的愿望     
父亲去世时,母亲才40多岁,几兄妹都还在读书,母亲一直都没有工作,一家人主要靠父亲单位发的抚恤金生活。当时正是缺衣少食的年代,日子过得十分紧巴,母亲常常在外揽些手工针线活来补贴家用,每到要交学费的时候,更是愁得母亲到处借钱。几年以后,除最小的兄弟还在读书外,其余的都在工作了。  相似文献   

2.
看着母亲被岁月雕刻成核桃皮似的脸上,那虽然浑浊,但不乏温柔、慈爱的眼睛,被风撩起的银丝轻轻飘动着,像一幅风情画久久地定格在那里,我心里不禁颤动起来,泛起一股酸涩。 我极力寻找母亲年轻时的模样 。 母亲目不识丁,但做得一手好针线。 14岁时,裁剪、缝补、绣花样样做得出色。 16岁上,全家大小、上上下下的穿戴都出自她的巧手。 18岁做了新娘,受姥姥“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育,她恭恭敬敬地服侍公婆,任劳任怨地照顾丈夫。 我记起了母亲讲我出生前她做的梦时,眉宇间透着灵秀,光洁的脸上流露出欣喜,似乎陷入了久远的回忆…  相似文献   

3.
早上,刚进办公室,手机就响了。接通后,是母亲焦灼的声音:"快回来一趟,皓皓(我儿子)被猫抓伤了手,得赶紧去打针。"一到巷口,母亲就迎了上来,喋喋不休地说起祖父来。这时,我才知道,母亲让我回来,不仅仅是因为儿子,更多的是由于祖父的倔强。原来,祖父当时见重孙的手出血后,  相似文献   

4.
母亲     
我的母亲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我小的时候,对母亲并不十分敬重,母亲那黑白相间的齐耳枯发,那瘦削单薄的身子骨,还有那长满老茧粗糙得酷似爷们的一双手,常常使我感到在同学面前挺不直腰。1965年,我考上离家9里远的乡镇中学,食宿在校。第二年冬的一天,天...  相似文献   

5.
玉米浆蒸糕     
正记得刚怀上女儿那年,我回娘家小住数日。一天,母亲陪着我去田边散心。当看到田野里一片片碧绿挺拔的玉米时,忽然升起一股想吃煮黏玉米的冲动,而且是那种立刻就要吃到嘴里的急迫心情。母亲钻到玉米地里,扒开一穗黏玉米棒子,用指甲盖掐了一下玉米粒,摇着头对我说:"节气还不到,玉米粒刚刚灌浆,嫩得很,不能吃。"我却固执地让母亲掰下一些青玉米棒回家煮着吃。母亲不想拂我的意,便掰了一些,用衣服兜回家。  相似文献   

6.
儿时,跟母亲去赶集。考虑到集市拥挤混乱的环境,行前母亲一再叮嘱,万一走散了,要我站在原地不动,等她回来找我。并警告,如果我乱动,她就找不到我,就会走丢。万幸,那次赶集我一直紧随母亲而没有走散。然而几十年过去,我依然记得这件事,是因为一个母亲从大量小孩走丢的例子中学到的知识。  相似文献   

7.
想写这个题目,倒不是因为有这么一句歌词,而是缘于对母亲深深的、深深的思念。 任何语言也难以表述我对母亲的尊敬、感激和思念。我做的每一件好事,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都是为了让母亲快慰。 母亲这个人很要强,干啥都不甘落后。在农村种地时,“小脚儿”偏要跟老爷们比;打日本那会儿,村里的妇女给八路军做军鞋,她纳的鞋底儿又密致又平展。不仅做得快,而且质量好,不止一次受到妇女主任的夸奖。母亲的好强,对我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看得出,她希望她的儿子不能在其他孩子面前矮一头。这便是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形成的追求上进…  相似文献   

8.
一向都看不起母亲,因为母亲不识字.不识字,素质就低.我烦母亲高门大嗓地说话,仿佛在与人吵架.我讨厌母亲生吃黄瓜的样子,把黄瓜只在衣摆上擦擦就吃,还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我嫌弃母亲每每把我的剩饭都端了起来吃,一边吃一边说,浪费了多可惜.我最厌恶的是,母亲是北方人,爱吃大蒜,常常生吃,一嘴大蒜味儿,让我闻到了就想吐.我常常皱眉说,妈,你吃蒜不要紧,只是要记得,吃完蒜要刷牙,或者含块糖也行,再不行,嚼点茶叶也行.母亲听了,委屈地不语.为了这个,我常买口香糖给母亲.可是母亲总是忘了吃,每次吃完大蒜,都是嘴一抹就出去串门了.  相似文献   

9.
绵绵思念     
<正> 母亲去世一晃就是12年了,我又来到了母亲的坟前,泪水又一次模糊了我的双眼。 母亲,我要对您说,我感谢您! 感谢您36年前把我带到  相似文献   

10.
你不在的日子,天总是要起风呢,仿佛有一双手敲打 我们的窗校。平素温柔如母亲 一样的月光,怎变得呼啸长风 似的冷?你不在的日子,我常常捧一杯 发苦的咖啡,翻弄我们珍藏的 那些旧唱片,聆听几首老歌。啥哑绵长的调子。唱得人心也起了皱呢。你不在的日子,家里的木钟老了似的,迟迟不报你的归期。.给你的思念浓浓密密,就如同浙浙沥沥 空阶上滴到天明的春雨,一夜竟织成个笼子,我就是笼中的鸟儿。你不在的日子@小雨  相似文献   

11.
母亲     
从我记事开始,母亲就因为工作忙,把我寄养在姥姥家里,那时候粮食按比例统销,母亲总是把细粮留给我。母亲身体不太好,长期营养不良,但看着我狠吞虎咽的样子,母亲总是露出慈祥的笑容。我上小学的时候,好奇心很强。母亲在学校搞财务,有一次把帐簿和一个计算器带回家中工作,我看著计算器好玩,第二天就偷偷地带到了学校。中午放学后回到家,我发现母亲正在着急,见到我就问:“你看到计算器了么?”我看着母亲生气的样子,吓得直摇头,忙说:“没有看见。”母亲拿过我的书包,翻出了计算器,然后对我说:“这是怎么回事,你敢说谎,今…  相似文献   

12.
日本一名牌大学毕业生到一家公司应聘,临走时该公司总裁喊住他:“明天你再来一次,不过一定先要为母亲洗一次脚。”这位青年在为母亲洗脚时,才发现母亲的双脚像木头一样僵硬,还有不少皴裂口子,不由得接着母亲的双脚哭了起来。第二天,年轻人很伤感地对总裁说:“是你使我知道母亲养育我的艰辛。谢谢总裁,如果不是你,我根本不会想到去为母亲洗脚。我一定要好好照顾母亲,决不能再让她受苦了。”无独有偶。邻居家一个年仅五岁的孩子,一天晚上也端起一盆水要给妈妈洗脚。大人问他为什么要给母亲洗脚?孩子说是看了哈药集团制药六厂做的一则“为母亲洗脚”公益广告后模仿而做。  相似文献   

13.
树越来越少,数人合抱的大树已经几乎见不着,我怀疑她们是否都已经绝了种,在人迹所至的地方。于是,我常常会怀念树,常常会在梦里去寻找大树,那些树在梦里触痛我的每一根神经。我不知道,母亲当初是不是在树林里将我分娩的,让我在出生的第一眼看到母亲的同时,也看到了满眼繁茂苍翠的树。她们和母亲一样,眼里充满慈爱与期待,见证我的降生,让我将她们也等同了我的母亲,在我吮吸母亲的第一口乳汁的同时,也呼吸到了荡心濯肺的森林的气息,让我从此深入心髓地记着了:她们和我有着与生俱来的亲缘。否则,她们怎会在我的梦里割痛我的神经?否则,我怎会看…  相似文献   

14.
早上母亲打来电话,告诉我今天是二月二,叮嘱我一定要炒点豆子吃。母亲挂了电话,自己感觉十分惭愧,我只记得这异乡二月二龙抬头需要理发的事情,反而遗忘了故乡二月二炒豆子,吃豆子的风俗。惭愧把我带进了二月二的乡愁。在甘肃静宁的故乡有这样的习俗,每逢二月二,家家都炒各种豆子吃,家庭条件好的还炒棋子块(一种用油水把面和得很硬,揉好之后擀成一厘米厚左右,切为方块状,在滴了油的铁锅烤熟,又脆又酥,香甜可口),也叫面豆。我上小学三年级之前家里是吃不起棋子块的,之后姐姐说了亲事,哥哥出外打工,家里景况一年比一年好,姐姐每逢二月二总会给…  相似文献   

15.
一路风景     
厂区离生活区有十几公里,每天便都坐着班车上下班。在这段大约15公里的路来来回回转眼就快5年了。坐车成了一种习惯,也习惯了坐着车一路看风景。这条通向厂区的秦山大道虽然只有几年历史,但两旁却是一片恬静的田园景象。清晨的路上,两旁的绿树总是尽情散发存了一夜的氧气,将空气洗得特别清新,时不时还会有淡淡花香随风扑鼻而来,沁入心脾。再享受着朝阳轻柔的抚摸,就像是阳光沐浴般的温和舒适。清晨的路上,我总是习惯看着窗外的风景、深呼吸、思绪随清香飞翔、游走,感觉十分的愉悦。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晨的田间地头已经可以看到很多辛勤劳作…  相似文献   

16.
母爱深深     
正夜深人静,思绪将岁月深处的碎片一一采集,让我更深刻理解母爱的真谛,用四十多年的时光,编写成一首母爱之歌。 母亲生了我们姊妹兄弟五个,兄弟当中我排行老大。母亲和父亲历经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极其艰辛地将我们拉扯养大。他们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做人的信条和态度都被我们无一遗漏地继承,所以,我们全家人都互敬互爱且乐于助人。  相似文献   

17.
杏熟了     
正清晨5点,电话响了,是母亲打来的,"家里的杏熟了,今年的杏结得可好了……"记忆中母亲的电话内容总是绕不出"衣、食、住、行"的包围圈,长大后当我一次次走过繁华的街头,被淹没在人潮中,似乎连我自己都无法将自身与他人区分开的时候,我才会回忆起母亲曾经给予我的一切,一座只有我才能匹配的母爱的城堡和城堡里的故事。长大,是一个自然的趋势,离开故乡、离开母亲是我人生的选择。季  相似文献   

18.
新思维     
《董事会》2014,(3)
正马胜利的意义马胜利2月6日因病去世。马胜利1938年出生,"国企承包第一人",组建跨省区承包企业集团第一人,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1984年,马胜利所在的石家庄造纸厂已连续3年亏损。马胜利到厂门口贴出一封公开信:我请求承包造纸厂……达不到目标,甘愿受法律制裁!马胜利承包后,率先在国企打破"铁  相似文献   

19.
正焚烧厂脏不脏?厂区像个小公园,附近居民闻不到异味光大环保能源(常州)有限公司厂区位于常州市武进区遥观镇的繁华地带。沿工厂所在的今创路往南驶过两个路口大约2.5千米处,是遥观镇政府办公楼。公司总经理廖国勇介绍,厂区周边几百米的范围,分布着五个大型小区和村落,居住着10万人。走进厂区,树木郁郁葱葱,路的左边是一个池塘,里面养着红色的金鱼。整个厂区干净整洁、树木葱茏,像个小公园。笔者在厂区内采访的1个小时里,没有闻到异味。今年58岁的沈建林是当地的老居民。他说,虽然在厂边上,但没闻到过什么味道,也没听到噪声。  相似文献   

20.
乔治三岁那年,父亲在一场乡村马术比赛中不幸丧生.此后,乔治与母亲相依为命.父亲死后,家里的状况一下子变得很糟.所幸的是,乔治是个可爱的男孩,从不让母亲为他担心. 虽然家境贫寒,但他们一直过得非常快乐.母亲是一位温柔善良的妇女,乔治把她当作最好的朋友.五岁生日那天,乔治收到了母亲送给他的最好的礼物——一匹黑色的小马驹.母亲教乔治骑马,给他描绘父亲当年的飒爽英姿.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