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仍较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不仅是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而且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张家口市金融机构近年来依据本地文化产业优势、围绕金融资源和文化产业的有效对接、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对文化产业支持等进行了调查,并针对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开封作为全国闻名的文化历史名城以及中原经济区核心层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具备较好的基础条件,但由于种种原因,金融对文化产业支持力度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文化产业的突破与发展。基于此,分析当前金融产业与文化产业对接中的问题,提出做好金融支持开封文化产业发展、弘扬中原文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有关落实"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源对接"的话题,再度引起业界热议。金融专家指出,商业银行一旦将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内化为自身的发展战略,并以体制创新、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来促进金融资源配置向文化产业倾斜,则文化金融可持续发展领域将迸发出更大的创新活力。文章分析了商业银行与文化企业对接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对接的思路选择。  相似文献   

4.
任淑君 《河北金融》2013,(2):45-46,5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 “十二五”规划也明确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要求,2010年九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较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不仅是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张家口市金融机构近年来依据本地文化产业优势、围绕金融资源和文化产业的有效对接、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对文化产业支持等进行了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化产业是我国亟需发展的产业。九部门曾联合制定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倡导各金融部门大力推进金融与文化产业的对接。潍坊银行抓住机遇,先行先试,通过构建“四位一体”的多层次契约关系,对艺术品质押贷款存在的定价保真、变现、担保和托管四个技术性难题实现了突破,成功发放了全国首笔艺术品质押贷款,完成了艺术品与银行贷款的有效对接。这一金融创新为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提供了强力、可持续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6.
肖毅  徐璐 《海南金融》2012,(12):69-72
"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融资难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对海南文化产业发展概况了解的基础上,分析了金融支持文化发展问题,探讨文化产业与金融业对接中的困难,并结合国内文化金融服务创新的成功经验,提出深化文化金融服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央实施重要战略部署和政策措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正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加大金融业支持文化产业的力度,推动文化产业与金融业的对接,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需要。据此,我们对辖区金融支持文化经济的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8.
文化产业是新时期经济增长的源动力和产业结构升级重要方向,金融支持是文化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然而,由于文化产业自身一些特殊性,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机制和政策并不通畅,制约了文化产业实力提升。本文以哈尔滨市为例,系统阐释了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基本情况,并就如何实现金融和文化产业的对接与融合,加快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文化改革发展大会提出了建设文化名省的战略目标,而加快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本文旨在探索金融创新与文化产业有效融合中存在的问题,试图寻求二者融合的新途径,并以金融创新支持我省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构建文化金融多层次、多元化发展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10.
龙丽萍 《时代金融》2013,(20):107+109
一、银行加大支持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力度主要措施(一)及时跟进,寻求支持对接国家出台《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后,农行湘西分行将文化产业列入重点支持行业,与州文化管理部门及时进行沟通,了解全州民族文化生态保护规划和文化产业情况,并深入文化龙头企业调查企业生产经营及融资需求状况;工行湘西分行按照省分行部署,对全州文化产业进行了详细市场调查,了解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1.
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必然要走产融融合的道路。我国金融与文化产业渐进式融合的战略可分"三步走",即近期金融与文化产业水平对接的"第一步走"战略、中期金融与文化产业有机结合的"第二步走"战略和远期金融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的"第三步走"战略。只有依次完成这"三步走"战略任务后,金融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才能真正迈向一个新的台阶,实现一体化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2.
苏美祥 《福建金融》2012,(10):13-16
近年来,闽台金融业交往日益频繁,银行、保险、证券等领域合作不断加强,但仍然严重滞后于闽台经贸合作的发展。福建应积极把握当前两岸经济关系转型的契机,积极推进闽台金融合作,在金融合作的重要领域进行金融政策先行先试,推进两岸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探索构建两岸区域性货币清算中心,以合作创新拓宽台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发掘进一步推动两岸金融合作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60年来金融与文化产业对接的第一个政策性指导文件——《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日前发布,它要求借助信贷、保险、证券等多层次金融市场资源助推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二十条意见。  相似文献   

14.
文化产业具有低碳经济、高附加值、逆经济周期和全产业链特性,是当前防止经济下滑的重要增长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在政策"春风"吹向文化产业之后,一方面各路资本均在蠢蠢欲动,另一方面,文化产业融资也在遭遇"天花板"。要实现金融和文化产业的"无缝对接",迫切需要文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着力点。湖南文化产业已形成自己的特色,但融资困境依然存在,其根本原因在于当下金融机构现有的服务水平、服务愿望、服务功能和服务方式均无法与文化产业的需求实现高效、无缝隙对接,需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金融机构、文化企业和政府部门应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和政策措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山西文化底蕴深厚,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71处,居全国之首,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奈件.推动文化产业与金融业的全面对接,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客观需要,对于山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尤为迫切.本文调查了当前金融支持山西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闽台两地金融交流与合作在机构互设、货币兑换与清算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由于受政治因素、经济发展差异等的影响,闽台金融交流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正式签署,福建省应在市场经济自由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在金融监管、引进金融机构、拓展金融业务、完善金融体系等方面,加强闽台...  相似文献   

18.
文化产业,因其以创意为核心、以文化为灵魂、以科技为支撑的产业形态,被称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将文化产业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文化企业和社会资本对接,对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实行税收优惠。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陆续出台扶持政策,文化产业迎来发展新契机。  相似文献   

19.
目前闽台石化产业合作已经初具规模,包括漳州古雷石化产业园区在内的一批水平较高的石化产业园区及企业先后开工投产。总结闽台石化产业发展历程,双方的产业合作更多地表现为台湾地区石化产业向福建省深化布局、加快转移。展望未来一段时期,大陆市场的广阔空间、双方产业各自要素的互补性较强等因素的支撑,使这一趋势仍将延续。本文基于目前福建省唯一的闽台石化产业专门合作园区——漳州古雷石化产业园区案例,运用结构性分析框架,对闽台石化产业深度合作中的金融综合支持方案进行系统梳理,并阐述深化闽台石化产业对接合作的金融财政产业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金融作为经济枢纽和核心,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受文化产业和金融融合中诸多因素的制约,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的引擎作用尚未发挥。本文以乐都县为例对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意识、整合文化产业链、完善支持机制与配套政策以及开发文化消费信贷产品等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