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决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未搬迁的,由房屋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迁,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此类执行与行政诉讼裁叛的执行有本质的区别,行政诉讼裁叛的执行属于行政诉讼法规范的领域,而非诉讼行政案件的执行本质是一种行政强制执行(因其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是行政法律文书,而非司法裁叛文书)。行政诉讼法对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具体行政行为作了规定:非诉执行案件执行前提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法定期间内,既不提起行政诉讼,也不履行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  相似文献   

2.
非诉行政执行案件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行政机关在规定的期限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案件。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处罚力度的加大,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非诉行政执行案件也逐年增多。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行政强制执行权配置在实践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学术界也提出了两种主要的意见和建议,笔者认为行政强制执行权的配置可以依托现有的模式,即以法院实施行政强制执行为主,将法院与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执行的事项依据一定的标准予以明确化,并且在实施中法院只负责审查行政处理的合法性,行政机关负责行政处理的具体执行。  相似文献   

4.
行政强制执行模式是正在审议的《行政强制法》中的重要内容。行政强制执行模式的构建对行政主体依法行政、实现其行政目的以及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世界上主要的两种行政强制执行模式——行政主导型的行政强制执行模式以及司法主导型的行政强制执行模式,比较二者的长处与不足,并结合我国实际,对我国的行政强制执行模式的构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在行政强制执行的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以我国行政强制执行的现状为视角,结合其他各国的优秀经验,通过比较与借鉴,对我国的行政强制执行制度进行完善,提出制定统一行政强制执行法的立法构想,希望有助于改革和完善行政强制执行制度.  相似文献   

6.
张家宏 《数据》2002,(3):20
近日,我局对某公司拒不缴纳行政罚款案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该案已历时一个月有余,至今仍未执行完毕.由此我想,以法院为主的行政强制执行,虽然在行政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对避免行政机关的专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却是同提高行政效率相悖的.  相似文献   

7.
行政处罚的执行是实现行政处罚决定的途径和保障。从执行的主体看,行政处罚的执行可以分为:当事人自觉履行、行政机关强制执行、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从执行的方式看,行政处罚的执行可以分为:当场收缴、行政机关强制执行、专门机构收缴。《行政强制法》的实施,将对工商执法产生重大影响,其中涉及许多疑难问题,笔者拟对其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非诉执行案件,顾名思义,是指行政处罚案件的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既未依法提起行政诉讼,也未按规定期限和方式履行行政处罚决定,行政机关由此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行政处罚决定的案件.  相似文献   

9.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人民法院发生效力的判决、裁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拒绝履行判决、裁定的,行政机关可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该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   (二) 1998年 11月 16日,最高人民法院在法函 [1998〗 117号《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乡政府申请执行农民承担村提留、乡统筹款行政决定案件的复函》中称:“河…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民事强制执行一直作为一个重要的手段保障着法律的实施和当事人权利的实现.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执行案件的增多,使强制执行出现了困惑的现状,即"执行难"问题.从这一角度出发,就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强制执行的规定及具体执行过程中的现状与不足以及如何完善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2012年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办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决定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征收执行规定》)。该司法解释对于规范征收司法强制执行、实现公共利益、保障征收相对人合法权益有重大意义。本文对此进行逐条解读,以供读  相似文献   

12.
质监部门作为一个长期从事行政执法的行政机关,办理了大量的行政处罚案件,随着应受处罚的违法行为种类越来越多,处罚力度也越来越大,当事人抗拒、逃避处罚的现象也不断增加.但是,法律未赋予质监部门强制执行行政处罚决定的权力,这就使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面临一定的难度.如何正确、适当地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直接关系到质监部门行政执法的效能和质量,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姚丽艳 《活力》2014,(6):65-65
对债权文书进行公证,是公证机构开展的一项重要业务。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据规定对债权文书进行公证后,该债权文书就具有了执行效力。当债权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适当时,债权人即可以不经过诉讼或者仲裁程序,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相似文献   

14.
李锦双 《企业导报》2013,(4):155-158
依据《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公证法》、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执行有关问题的联合通知》等法律,从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应当具备的条件、范围、申请人、审查、当事人重新约定履行义务期限的问题、已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转让、公证机构签发执行证书时的审查、申请执行期限和时效、公证债权文书执行的管辖等方面论述了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的若干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实施前,人民法院受理非诉行政执行案件,依据行政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有关规定,只对申请执行的程序和条件是否合法进行审查。2000年3月10日《解释》正式实施,其中第93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机关申请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后,应当在30日内由行政审判庭组成合议庭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就是否准予强制执行作出裁定;需要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  相似文献   

16.
王达 《中国房地产》2012,(11):10-13
2012年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办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决定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征收强制执行司法解释》)。该司法解释对于规范征收司法强制执行、实现公共利益、保障征收相对人合法权益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征收强制执行是指被征收人不履行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作出的征收补偿决定规定的义务,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其履行搬迁义务的行为。笔者在指导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17.
非诉行政执行是指未经诉讼审查的具体行政行为发生法律效力后,具体行政行为确定的行政相对人不履行义务,人民法院根据行政主体或者权利人提起的强制执行申请,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所进行的审查立案、合法性审查和强制执行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一、行政强制执行现状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在不履行行政法上的义务时所采取的必要措施,强制其履行义务。  相似文献   

19.
彭姝 《活力》2010,(20):59-59
长期以来.行政法学著作中一直没有独立的行政强制措施的概念,在很多情况下.与行政强制执行合在一起,有时则与即时强制相混。国外至今也无行政强制措施一词。1988年我国行政诉讼法在收案范围内单列一条.称为“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从是否可诉的角度来考虑,在行政行为阶段,将行政强制分为行政强制执行与行政强制措施,无疑是完全必要的,从理论上说,这将有助于我们对行政强制认识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20.
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公证(简称“强制执行公证”)是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对无疑义的追偿贷款、物品的文书(如还款、还物协议、借款合同、民间抚养、赡养协议等)赋予其强制执行效力的一种特殊公证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