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从经济效应、内在机理、驱动因素三个层面系统梳理并整合数字中国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框架。研究表明,数字中国建设促进了我国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在多层次多方面的价值提升;内在机理体现在数字化发展能够创造新的供需均衡、提高要素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以及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数字中国建设的核心驱动因素主要包含制度政策驱动、市场需求驱动、产业竞争驱动和企业价值驱动四个方面。本研究有助于加深政策制定者和市场参与者对数字化发展前因与后果的系统性理解。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首要动力,人才是驱动创新的首要资源,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基于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人才集聚、区域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才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间存在显著的“N”型非线性关系,目前我国大部分省份都处在“N”型关系的第一阶段,即人才集聚的正外部性占主导地位;人才集聚能够通过提高区域创新产出和投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创新投入的间接效应大于创新产出;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倒N”型空间溢出效应,本区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受到邻地人才集聚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福州经济发展由高速转为中高速,但还存在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大需求失衡,产业结构调整强度不够,发展的新旧动力接续不稳,市场营商环境优势不足,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尚未形成等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推动福州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要优化产业结构,进行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而且还要创新发展、积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进行动力变革和环境变革,促进汗水经济向创新驱动型的智能经济智慧经济转变,激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5.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为提升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本文从质量、效率、动力角度出发,构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2011—2019年黄河流域九省区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实证探究数字经济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促进作用,但流域内省际间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与中下游地区相比,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力在上游地区较低。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为推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九省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积极推进各项规划落地,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因地制宜地制定数字经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利用中国制造业、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2006—2010年的数据,探讨研发投资对企业融资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资引起的融资约束程度远远大于非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资与资产负债率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研发投资引起的融资约束更多是一种债务融资约束。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新发展理念出发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测度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但存在发展不平衡状况;东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是东部地区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存在不平衡状况;省域间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性,大致呈“东高、中平、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创新发展、开放程度和协调发展是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经济基础、绿色发展、共享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但各影响因素对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作用的大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立足已有研究考察高固定资产投资率对中国地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效应,并基于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借助门槛模型实证检验高固定资产投资率影响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固定资产投资率居高不下对经济创新驱动发展产生了抑制效应,且地区制度环境质量越好,这种抑制作用越严重.因而在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现实背景下,应及时调整投资结构,降低固定资产投资在总投资中的占比,引导地方政府利用财政资源激励企业的创新活动,弱化地方政府直接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激励,以免对民间创新投资支出产生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9.
10.
11.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新的发展方向,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其中关键的一环。基于2008—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考察融资约束与研发投入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融资约束会抑制企业高质量发展,主要表现为直接的消极作用与间接的通过研发投入产生的消极影响。异质性研究发现,融资约束间接的消极影响主要作用于中西部地区企业、资源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和国有企业,对东部地区企业和民营企业影响相对较小。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约束与研发投入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门槛效应,在不同程度融资约束的消极影响下,研发投入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影响具有明显的分段迹象,当融资约束较弱时,研发投入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效果最佳。由此可知,深入思考融资约束与研发投入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有助于我国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内外兼顾”,形成要素协调发展机制,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与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中国的经济发展开始面临不确定性,外部压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人口红利消失、经济增长速度降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诸多的内部压力显现。自2013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中的关键就是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引导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转换。进一步,应当寻找到创新驱动的具体措施,认真贯彻实施,确保创新驱动思想能够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绿色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碳减排的影响,不仅会随着投资规模的增长而发生变化,还会因投资领域和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从而会存在非线性关系和投资种类的异质性。采用2003—2019年中国省级区域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和半参数面板空间滞后模型的分析表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和碳排放强度均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绿色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U型”或“N型”的非线性影响,对碳排放强度则具有“倒U型”或“倒N型”的非线性影响,目前总体上表现出从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碳减排向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碳减排转变的趋势;不同种类的绿色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具有明显异质性,相比环保投资和生产性绿色投资,绿色企业融资的增加更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碳减排;碳排放强度具有中介效应,即绿色投资可以通过影响碳排放强度作用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区域联动机制,有效利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碳减排的空间溢出效应;另一方面,要持续加大绿色投资规模和领域,并对各类绿色投资实施差异化策略以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绿色投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碳减排的作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共赢。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生产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投资自由化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是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全球R&D最顶尖的全球1000家企业的研发投入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了研发投入与经营业绩的之间关系,将我国企业与全球最顶尖企业的研发投入的进行对比。提出了我国应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企业进行持续研发投入;充分利用国内外研发资源,重点培育我国的世界级创新型企业;转变传统的研发投入观念,鼓励企业重视基础研究;大幅提高研发投入中研发人员劳务费的比重,适当降低设备和日常支出经费的比重。  相似文献   

16.
就研发投资来说,Smit和Trigeorgis对于这种模型的发展有最大的贡献。Huisman和Kort建立了对称性双头环境的标准期权博弈模型,在均衡解的求取上,他们运用了Fudenberg和Tirole的分析思想,而在技术特征的描述上,他们扩展了Stenbacka和Tombak的分析框架。本文以研发期权博弈模型分析入手,探讨了研发技术采纳、专利竞赛、非对称信息和随机合作因素引入下的期权博弈方法,展示了研发期权博弈理论的发展脉络和思考重点。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股权质押对公司研发投入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考察公司社会责任与战略性公司社会责任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股权质押会抑制公司研发投入;公司社会责任能够缓解股权质押对研发投入的负面影响,并且战略性公司社会责任的这种调节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