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顾客承诺与品牌忠诚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顾客形成品牌忠诚的深层次心理动因,从顾客在消费过程中与品牌之间形成的心理契约的角度提出了“顾客承诺”的新概念,并阐述了顾客承诺的三个维度对品牌忠诚的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2.
3.
海燕 《企业活力》2004,(12):32-33
<正>一、只有关怀你的顾客才能留住你的顾客 忠诚、持久而稳定的顾客群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企业成功和更具有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因素。 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产品的技术差别很小,同质化现象很严重,而企业的习惯营销思维仍是以产品的推销为主,一次又一次地举起"价格战"的大旗,结果是消费者逐渐麻木,并开始怀疑产品的品质,同时又严重削弱了企业的资本积累、科研开发及后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品牌忠诚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多次表现出来对某个品牌有偏向性的(而非随意的)行为反应。它是一种行为过程,也是一种心理(决策和评估) 过程。顾客忠诚包含两个基本成分:一个是意识成分;另一个是行为成分。前者指顾客对企业的员工、产品和服务的认知、喜欢和留恋的情感,又称顾客忠诚情感;后者受前者影响,往往以多种方式表现出来,包括对该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再次购买、大量购买、经常购买、长期购买,并且为该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做有利的宣传等。从服务利润链理论来看,顾客品牌忠诚是企业持续收入增长和获得较高赢利能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顾客满意、顾客忠诚和约束等概念的界定,对不同强度约束条件下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在约束条件下,根据约束因素的强弱,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表现出完全无关或弱相关关系;而在无约束条件下,当顾客满意度超过了一定的小敏感区后,两者表现出强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随着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升级,市场占有率不再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唯一衡量指标,企业竞争的目标由追求市场份额的数量-“市场占有率”转向了市场份额的质量-“满意顾客和忠诚顾客的数量”,因为在竞争非常激烈的环境下只有满意的顾客才会有可能再次光顾,才会有可能继续购买企业的产品,对企业产品持续的满意,这种重复购买才会持久,进而达到忠诚,因此忠诚顾客是企业长期利润最重要的源泉。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探讨了顾客满意与忠诚的概念、内涵,在此基础上对两者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分析,并对各联系的发生条件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正>一、顾客满意在关于什么是顾客满意的问题上, 学术界存在的争议比较小。市场营销大师Philip Kotler认为:顾客满意是指顾客通过对一种产品(或服务)的可感知的效果(或质量)与他的期望值相比较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顾客满意程度与顾客自身的许多条件相关,如教育背景、收入水平、工作环境、生活习惯、价值观等等。同样的产品或服务,不同人的满意程度可能存在巨大的差异。同时,顾客满意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等宏观市场环境因素紧密相联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出现了微博、微信、手机APP等,这些平台丰富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方式,使消费者从营销的接受者变成了参与者;社会化媒体可以提高信息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并且具有快速、成本低的特点,社会化媒体营销已经成为现代营销中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总结当前的相关研究,给出了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定义,并探讨了社会化媒体营销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旨在丰富社会化媒体营销与消费者购买行为之间互动关系的相关理论,并且为企业提供实施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证券信息服务中的关系营销与顾客资产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证券信息服务中引入关系营销的理念,将有利于顾客关系的建立和顾客资产的保值增值。文章论述关系营销在证券信息服务中的重要意义,提出证券信息服务业的顾客生命周期及顾客资产特征,最后从关系营销的角度提出建立和维护顾客资产的若干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营销体系由交易营销向关系营销转变中,顾客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最重要的稀缺性资源顾客份额取代市场份额成为衡量企业竞争优势、赢利能力、成长前景的重要指标。而顾客资产(Customer Equity)概念的提出,是"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经济时代又一次营销观念的创新和变革,它能够给企业带来长久的竞争优势。顾客资产就是所有顾客终身价值的总和,而顾客资产最大化才是企业营销战略的最终目标。基于顾客资产最大化的营销目标下,企业营销战略有STP战略、市场拓展战略和市场竞争战略,和基于品牌资产视角下的品牌战略,及顾客战略。  相似文献   

11.
段琛 《企业导报》2015,(4):186-187
目前我国电信运营商通过追求高满意度来获得高忠诚度的方式没有在产生积极的效果。首先,本文对顾客忠诚、顾客满意及其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其次,本文利用双因素理论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电信行业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的关系,从而解释了为什么目前我国电信市场中存在着高满意度低忠诚度的现象。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我国的电信企业提升顾客忠诚度的几点措施,认为只有提供既满足顾客基本期望,同时又满足顾客部分或全部潜在期望的业务和服务,才能实现真正的顾客忠诚。  相似文献   

12.
董健 《企业活力》2012,(8):28-32
在实践中,中国服务业发展迅速,但营销水平有待提高,很多管理人员对营销以及服务管理的理解有限。在理论中,对感知服务质量各个维度、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之间的关系讨论很多,尚无定论。实证研究发现,是顾客满意正向影响感知服务质量各个因子,而不是相反,说明基于交易的顾客满意会影响对服务进行长期综合评价的感知服务质量。只有忠诚度一个因子影响顾客忠诚,因此企业在培养忠诚顾客上应该有所侧重。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的关系被验证并非线性关系,在线性方程模型中未能验证成功。  相似文献   

13.
文章将关系质量分为顾服关系质量、顾服私人关系质量和顾企关系质量。通过收集245个消费者和服务型企业的配对样本,检验了三种关系质量在关系营销导向与顾客忠诚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中国顾客满意指数调查数据,对研究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关系的三种主要分析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说明了各种模型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麻小晖  李国振 《公司》2002,(5):29-30
据2002年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3370万,在这些网民中大约有31.6%的人曾经通过网络商店购买过商品。这一比例比 2001年初的8.79%大为增长,可以预见,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会有更多的消费者接受网上购物的方式。网上购物对于消费者来讲是一种全新的购物渠道和全新的购物体验。在这里,过去消费者亲自到商场选购商品的过程,只须在网络上点几下鼠标就可完成;实买在在的商场和商品被图像和符号所代替。这些变化极大地改变了消费者对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广告)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企业开始重视顾客满意战略.但是,仅有顾客满意是不够的,对企业具有巨大价值的还有忠诚的顾客.因此,企业要把获得顾客忠诚作为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7.
吴康善 《活力》2008,(6):49-50
顾客忠诚计划之所以缺乏有效性,关键是企业缺乏足够的忠诚顾客存量。企业只有确保一定的忠诚顾客存量,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顾客和增加忠诚顾客数量,让忠诚顾客人气效应提高,忠诚顾客才能稳固和不断增加,即实施增量忠诚顾客战略。增量忠诚顾客是在企业有足够忠诚顾客存量下,使忠诚顾客数量和质量有突破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客满意是指顾客通过对一个产品(或一项服务)的可感知效果与他的期望相比较后所形成的感觉状态,即顾客满意是“顾客对其要求已得到满足的程度的感受”。满意与否不是绝对的,而是顾客在接受产品或服务后,将自己的体验与消费的期望相比较而得到的一种主观感受。美国营销学会直观地表达为:满意=期望-结果。同样的产品或服务,不同人的满意程度可能大相径庭。因此,满意水平是可感知效果和期望值之间的差异函数。顾客可以经历以下三种不同感觉状态中的一种。如果可感知效果低于期望,期望得不到满足,顾客就会不满意同时产生抱怨:如果可感知效果等于或略大于期望,期望得到满足,顾客就会满意;如果可感知效果远远大于期望,顾客就会很满意,产生忠诚。由此可以得到顾客满意模型:  相似文献   

19.
忠诚顾客是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企业最应该关注的不是顾客的数量,而是顾客的质量——忠诚度。现代企业的管理者们和理论学者纷纷把顾客忠诚管理和顾客忠诚研究作为管理和研究的重中之重,而此时,一个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因素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即员工忠诚。员工忠诚是顾客忠诚的决定因素,员工忠诚管理是顾客忠诚管理的基础。因而,企业应从尊重和激励员工、建立员工忠诚开始,然后培养顾客忠诚,实现企业忠诚管理带来的持久的利润增长。  相似文献   

20.
自2004年诞生精准营销以来,国际营销界、中国媒体、广告界都对精准营销给予了充分的重视。近几年,精准营销在理念和舆论层面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深刻影响着广告领域的营销模式。本文以顾客资产价值为视角,对精准广告营销模式进行了相应探讨,以期通过增加顾客价值,使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