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前国内外文献并没有将外部性与集群的生命周期联系在一起。而集群同产业一样需要经历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或蜕变期)的生命历程,文章在对集群负外部性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在集群生命周期中外部性的具体构成,认为集群的发展过程和阶段性特色体现的是负外部性与正外部性相对力量博弈的结果。文章分析了负外部性的表现形式,并对负外部性治理中政府的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文献回顾表明,迄今为止关于外部性理论的研究都局限于静态分析,忽视了外部性动态传导问题。若由动态视角去分析外部性传导,则从中可以引出关于市场效率问题的极为重要的理论分析结论。本文提出了序贯外部性的概念,并对其动态传导和链式反应机制进行了探讨,构建了单向序贯外部性传导的数学模型,并剖析了双向序贯外部性传导的机理。文章指出,在外部性实施主体存在失当行为或利他行为进行转移私人成本时,市场的准入成本标准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其中正序贯外部性降低了外部性受体的准入成本标准,而负序贯外部性则提升了该标准,在外部性实施主体与受体进行接触时,此准入成本标准的信息便按时间序列进行传递,外部性受体受此信息刺激后转移成本以使自我处于有利境地,从而造成序贯外部性的链式传导。最后,本文针对序贯外部性传导和政府规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在经济领域中判断是采用经济自由主义原则还是采取国家干预主义原则,主要取决于其动因是诱导形成正序贯外部性还是阻止或预防发生负外部性的传导。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玛纳斯流域水权交易的分析,并借鉴交易的外部性理论,对玛纳斯流域水权交易的正负外部性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通过东阳—义乌水权交易案例进行分析,进一步说明了水权交易中外部性的存在性,并在结尾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文化产品的外部性特征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品就其经济属性而言,既具有一般性,又具有特殊性。文化产品的特殊性之一是文化产品的外部性特性。在对文化产品外部性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文化产品的外部性内涵进行界定,指出文化产品外部性特征表现为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时空性和交互性,并对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作了进一步剖析。文化产品外部性分析将为文化产品供给中的政府与市场作用边界的合理变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外部性是一个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旅游商业化现象是伴随旅游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对旅游商业化现象引入外部性理论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从外部性理论的发展及其内涵入手,介绍了旅游商业化过程中的外部性表现、特点及其影响,分析了旅游商业过程中的相关利益主体及其利益诉求,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旅游商业化外部性内部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外部性是经济学中进行制度分析时常用的经济范畴。如果将经济行为主体扩展为生育行为主体,这一理论同样可以适用于人类的生育行为分析,即人类的生育行为存在外部性。生育外部性以家庭为单位,将生育行为视为一种家庭行为,分析生育孩子而造成的外部成本或收益。主要从经济学和人口学两个视角来归纳梳理了与生育有关的外部性理论,阐述了多种外部性与生育行为的关系。创新之处在于尝试从经济学以及人口学的理论角度重新分析影响家庭生育行为的生育外部性问题,提出了通过生育政策对外部性的影响使得生育行为外部性内在化,从而为进一步统筹解决人口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外部性是国际河流水路运输资源开发的基本特征和导致国际河流水路运输资源开发权益冲突的根源所在,外部性的治理是推动我国国际河流航运快速、高效和持续开展的前提条件。在对我国国际河流水路运输资源开发的外部性特征分析基础上,揭示了外部性的根源,认为国际河流沿岸国家"搭便车"行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以及合作开发制度的缺失是外部性存在的主要原因,并对外部性的治理途径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国际河流水路运输资源开发外部性内部化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外部性的存在使人们低估了内河航道的社会经济效益,相对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各级政府对内河航道的整治建设并不热心,交通资源未得有效配置,绿色运输方式未得充分利用。该文通过对内河航道外部性表征的描述和产生原因分析,揭示了内河航道外部性存在的实质和其公共品特性,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数学模型,对内河航道外部性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分析、量化,确认了内河航道外部性的数量区间和内部化政策的边界,并明确了政府应扮演的角色,提出了若干内河航道外部性内部化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外部性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伟杰 《经济师》2011,(12):23-24
尽管对于外部性问题的研究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但是学者们至今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外部性理论,对于外部性问题的研究无论从概念到逻辑分析框架都处于模糊、混乱的状态中,这极大的限制了外部性理论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文章从三个方面对于外部性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于外部性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即什么是外部性;其次探讨了所有存在的外部性是否都需要矫正;再次如果外部性问题需要矫正的话,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才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Hotelling空间竞争模型是在无网络外部性的假设下讨论的.本文在此基础上,假设双寡头厂商在连续生产条件下,考虑存在网络外部性且外部性系数不同时厂商的选址定价模型,通过模型建立并对其进行博弈分析从而求出均衡解,进而由均衡解分析出具有网络外部性时厂商的定价与选址情况.  相似文献   

11.
运输外部性理论包括运输外部性的产生、运输外部性的表现形式、运输外部性衡量、运输外部性的内部化以及可持续运输的选择等内容。运输外部性根据其数学表达可看出运输外部性的产生过程,并划分为运输外部经济和运输外部不经济两种类型,对运输外部经济进行了定性分析,对运输外部不经济的内容(污染成本、拥挤成本、生态破坏以及交通事故)进行定量分析。综述了运输基本外部性和制度外部性内部化的措施,阐述了代际外部性内部化思想——可持续运输,以实现人类社会机动性目标和环境目标的协调以及必须在资源与环境容量的制约下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外部性理论在森林环境资源定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外部性理论是解释经济活动与森林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理论。本文利用外部性理论对森林环境外部性的计量分析进行初步的演绎和推算,推出公式为森林环境资源价格=森林资源产品原木的国际价格-边际生产成本-边际使用成本。  相似文献   

13.
治理外部性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的反思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中,人们以外部性理论为基础,始终把外部性等同于生态环境问题,把外部性治理等同于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外部性理论及其发展的基础上,对可持续发展与外部性治理的关系进行了反思,认为生态环境问题不完全是外部性问题,主张在可持续发展中要区分环境问题与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是外部性,而生态问题则不是外部性。对于环境问题的治理可以采用科斯手段与庇古手段,而对于生态问题的治理则要强化制度安排,加强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随着流域农业开发活动的持续增强,产生了农业用水挤占生态用水,继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外部性影响,而且出现制度与管理对其外部性影响的矫正失灵.文章从理论与实证角度,分析利用科技进步促进流域的生态经济发展和消除外部性影响的可行性,并通过对新疆兵团34团、新疆阿合奇县的问卷调查进行了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15.
网络外部性虽属于外部性的一种,但是它有许多自己独特的性质,导致的市场结果也有异于一般的外部性,同时网络外部性对市场有效性的危害,也应区别对待.在清楚了网络外部性的特点及其危害的具体情形的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提出了克服外部性的一般性方法.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以下几点:对网络外部性与外部性的差异提出了几点新的看法;对网络产品造成的市场失灵进行归类总结;提出克服网络外部性的一般性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外部性是经济学基本概念之一,外部性理论为解释滨海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途径和方法。本文从旅游产业外部性入手,试图通过对滨海旅游产业正负外部性的分析,探讨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西方外部性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宏军 《经济问题》2007,330(2):14-16
对西方经济学外部性理论的形成及演进过程进行了回溯,阐释了西方经济学家对外部性的分类和计量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外部性理论的研究内容、方法及外部性理论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简要的评介.  相似文献   

18.
结合电子商务网站,旅游网络表现出强烈的外部性,本文分析旅游网络的基本外部性、客户黏度、网络弹性、客户预期和费用率等核心元素,总结出旅游网络外部性估算办法,对照外部性特征,由实际出发,提出旅游企业进行差异化营销的三个核心环节:创新图存、虚拟协同和分工细化,以充分利用旅游网络的外部性特征,提高旅游业务活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农业的外部性内部化、以及自由贸易对贸易国福利水平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人们观察到的在自由贸易中,在多数情况下,进口国的利益受损的原因在于农业的外部性未被内部化,而不是通常人们认为的因自由贸易所导致.在此基础上推论出农业的外部性内部化在非贸易关注问题中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20.
白洋 《经济师》2014,(1):82-83
文章通过对外部性理论发展过程和主要观点的梳理,分析了与外部性理论相关的财税政策工具,并结合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分析,认为外部性内部化可以作为制定中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的理论依据和出发点之一。根据外部性理论,中国的财税政策可以通过增加低碳财政预算引导产生正的外部性,充分运用财政补贴政策并完善低碳采购制度。此外,还需完善现有的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并适时开征环境税或碳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