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帮是古代的地区商业集团,它是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相亲相助"为宗旨,以会馆、公所为其在异乡的联络、计议之所的一种既"亲密"而又松散的自发形成的商人群体,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明清时期逐渐形成。明清时期最著名的十大商帮为安徽商帮、宁波商帮、广东商帮、福建商帮、龙  相似文献   

2.
高春平 《经济问题》2007,(1):125-128
中国古代曾以贵金属金银、铜铁、棉布、丝绢、珠玉充当货币.唐宋以来,商品货币经济不断发展,终于产生了最早的纸币飞钱和交子,开辟了货币历史的新纪元.到明清时期,随着白银作为货币进入流通领域,商品经济更加发达,以晋商、徽商为主体的十大商帮空前活跃,出现了完备的信用票据会票、票号,都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产物,既有着内在联系,又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宁国商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中后期起,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种类和商品总量的增加,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货币流通的白银化,全国各地兴起了大大小小的商帮,从而促进了商品流通的发展和市场的兴盛。学界对于那些特别著名的商帮如徽州商人、山西南人、福建商人、广东商人、洞庭商人等,一向关注较多,研究成果也较丰,但对一些小的商帮,却几乎很少提及。笔者认为,大商帮因其势力盛,影响大,大力研究,自有必要,但一些小商帮也不容忽视,它们与大商帮一起,构成了商业史的重要篇章。只有进一步挖掘材料,对大小商帮加以全面系统的探讨,商帮研究才能更臻佳…  相似文献   

4.
清代福州南台绥安会馆的运营经历了三个阶段。乾隆、嘉庆朝由建宁米、盐商人共同创建会馆。道光朝以后,盐商逐渐成为绥安会馆的主导力量,米商渐少。光绪朝以后,邵武纸业等帮附入会馆,形成了两县商帮合伙运营的格局,持续到1930年代。这一过程与商帮力量发展形成了有机互动。建宁商帮主要从事闽江流域内的商品贩运,从米、木行业逐渐转入盐业。虽然盐业风险较高,但能迅速积累相当规模的资本,主导会馆运营。邵武商帮以山林产品的外销转运为主,资本积累较缓慢,长期在会馆中处于依附地位。  相似文献   

5.
试论明清商人的乡土神信仰张崇旺明清商帮具有极强的地域性特征。学术界历来认为,地域、血缘、乡谊三者是凝聚商帮的重要因素。但笔者认为,以乡土神为核心的商人信仰圈,则对地域性商帮的形成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依托和保障作用。商人信仰早在唐代已萌芽,宋以后渐趋...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两广的商业贸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两广之间的商业贸易源远流长.降至明清时期,特别是明中叶以后,两广之间的商业贸易更得到了全面的、空前的发展.(一)粮食贸易.明清时期,全国性长距离运销的最重要的商品是粮食.两广的商业贸易也是以广西的粮食运销广东为最大宗.明中叶以后,逐步出现“广东民间资广西之米谷东下”的情况.至万历年间,广东每“岁仰粤西粟数十万斛.”到了清代,随着广东商品货币经济的迅速发展,成为严重的缺粮省.于是每年有大量粮食从广西运往广东贸易.其经营粮食贸易的方式有两种.  相似文献   

7.
徐建永 《经贸实践》2008,(10):45-45
明清时期,在浙江中西南部崛起一个颇有影响的商帮——时为全国十大商帮之一的龙游商帮。龙游商帮虽以龙游命名,但并非单指龙游一县的商人,而是实指浙江衢州府所属龙游、常山县、西安(今衢江区)、开化和江山5县的衢商,其中以龙游商人人数居多,故冠以龙游商帮之名。它在与实力雄厚的徽商、晋商等竞争中,坚守“仁信为本”、“以儒术饰贾事”而独树一帜,在历史上曾辉煌一时。  相似文献   

8.
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发展。陕西商帮产生并活跃在明清时代,不可避免地触摸到市场经济因素的触角,他们在经营贸易与开发秦巴山区的过程中,都包含了一定的市场经济因素。文章就明清陕西商帮的市场经济因素萌芽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近代“宁波帮”是活跃在近代经济生活中的一支极为重要和影响力的商帮势力集团,曾对近代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的发展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学术界对“宁波帮”的经济实力、影响以及许多工商界闻人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资料收集,工作是十分可喜的。然而挂万漏一,在近代“宁波帮”的研究中 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缺陷:就是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大背景之中,在一些传统的封建商帮(如徽商、晋商、淮商)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堤下日趋凋零的同时,近代“宁波帮”却能走出传统窠臼获得发展和兴旺。这究竟是历史发展的偶然还是蕴含着社会文化成长的真正底蕴?无庸置疑,近代“宁波帮”的崛起是  相似文献   

10.
学界大多认为"贾而好儒"是明清时期徽州商人的特色之一.然而,在同时期的江浙、山西、广东,以及陕西、江西等地的地域商人中,这种"贾而好儒"的习性也甚为流传.事实表明"贾而好儒"并非徽商的特色,而是较为普遍的存在于明清时期的一般商人群体之中.明清商人较为普遍的"贾而好儒"是当时的文化经济环境及明清商人的需要共同作用的结果,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某些儒家观念对于商人集团的羁绊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1.
陈浩 《经贸实践》2008,(8):46-46
湖州商贸业的历史源远流长,闻名全国的“湖商”更足与晋商、徽商、潮汕商帮等齐名的民间商帮,湖商曾在多个领域里发展民族工商业,努力引进先进工艺设备,依托丝绸国际贸易,成为当时民族资本的强劲一旅,在中国商业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相似文献   

12.
把莞商与深商、潮商、温商放在一起比较,并不是犯了攀比的毛病,非要一较长短不可,而是要把莞商放在中国商帮文化的大背景下观察,对比是免不了的.事实上,每个商帮由于地域文化、历史发展、社会风气、风俗习惯、性格特点等各不相同,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商业精神、经营之道也会有所差异,进行一番比较,也许会对其个性等有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历史上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曾经出现过三个高潮 ,一是秦汉时期 :一是唐中叶以后至宋代 ;一是明清时期。随着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工商各业对资本的需求增加了 ,适应这一趋势 ,高利贷资本中的资本性经营性放贷也随之增加① 。虽然与一般生活消费性放贷相比 ,这种放贷的利率一般要低一些 ,被拖欠的风险也要小一些。但是因经营过程中风险的存在 ,这种放贷的风险也同样是存在的 ,为了降低风险 ,扩大信用市场 ,一方面 ,封建政府制订了一些政策和法规 ,限制过高利率 ,惩办拖欠 ,或者减息降利、免除陈年旧欠 ,以促使债务…  相似文献   

14.
无锡商帮在明后期,已然崛起,在常州、镇江地区的盐业经营中,成为诸多地域商帮中最为集中的力量。进入清代,无锡商人云集干全国最大的工商城市苏州,从事生猪贩运和开设面馆业,分别建立会馆,以商人群体的形象展开经营活动;上海开埠成为全国最大的通商口岸后,无锡商帮将集中在老家的米粮源源输往上海,与另一支米商常熟商人一起,成为上海市面上最为活跃的米粮商人,并成功经营丝茧等业,成为诸多地域商帮中一支富有特色不容忽视的商帮。  相似文献   

15.
江右商帮与晋商的差异及其主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商与江右商帮均是明清时期较有影响的地方商人群体,但相对于晋商较强的群体意识、雄厚的商业资本和商业竞争观念而言,江右商帮则表现出了资本分散、竞争力弱及角色意识较差之特点,其逐渐衰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相似文献   

16.
宋元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社会组织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镇作为社会的、经济的及地理的实体,是在宋元之后,特别是明清时期大量涌现于江南农村的。随着江南市镇社会经济的兴起与繁荣,其内部的社会组织也经历了一个发展与演变的过程。本文拟就宋元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社会组织的三种主要类型,即市镇政权组织、宗族组织以及帮行组织的内部结构,相互关系及其对市镇社会经济的影响略加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以海商为主要代表的粤商是近现代以来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商帮,在粤商的长期发展中,地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形成了岭南海商的开拓冒险、崇尚家族宗族及社会资本、开放兼容、重商等诸多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8.
郭霞 《商周刊》2012,(20):28-33
策划前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帮要混。"赵传的歌词放在风起云涌的商海同样适用。行走在商业江湖,有只身闯荡的,也有成帮成派的。谁能沧海一笑,书写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各个商帮,都有自己的独门绝学、制胜法宝:浙商拥有浓厚的乡土意识和抱团观念,粤商因草根性而更加务实,鲁商重义有战略眼光,徽商追求由商入仕……"物畅其流,人通其脉",商品的流通必然伴随着人口的流动,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晋商与陕商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和经营空间内,都是以"山陕商人"的联省商帮面目出现的,被称为"西商"、"山陕商人"或"秦晋大贾"。这样现象已引起学术界的注意,近二十年来,关于山陕商人的研究已有相当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山陕商人起源和发展、山陕商人共同的活动状况、山陕会馆和山陕商人的合作制等相关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一) 暨南大学李龙潜副教授著《明清经济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是近年来系统阐述明清经济发展历史的第一部专书。 全书分为五章,作者把明初至清代鸦片战争以前的经济兴衰演变史,按明初、明中叶、明末清初、雍朝时期、嘉道时期划分为五个段落。在每一个段落中,不仅注意到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同程度的变化,而且还把当时的政治状况、财经政第、财政状况、经济法令和农、工 商的兴衰结合起来。他既重视于各项经济制度和整体经济的研究,同时对于社会基层、地方区域的种种经济现象,也都作了条理清晰的细部分析,比较全面地呈现了明清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