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确保新旧会计准则的顺利衔接转换,财政部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特设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CAS38),该准则虽规范了企业首次执行新准则时的会计政策衔接、过渡方法、会计确认与计量要求及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财务报表列报要求,但上市公司在新旧会计准则的衔接过程中依然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2008年1月1日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范围将扩大到中央国有企业,笔者拟以对上市公司新旧会计准则转换过程中的问题的分析,为中央国有企业执行新准则提供一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国有大中型企业会计准则转换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今年1月1日起大部分中央企业开始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此次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会计核算体系、会计计量属性、会计报告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理解和执行新会计准则,直接影响到企业新旧会计准则的平稳过渡和会计信息质量。现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新旧会计准则转换问题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新旧会计准则转换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财政部和国资委的统一部署,中央企业从200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将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企业新旧准则转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公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已于2007年1月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推行。新准则中关于无形资产的内容具体体现在《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中。针对新无形资产会计准则,我发现新旧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之间有很大差异,下面谈一谈我对新旧无形资产准则差异的理解与认识,具体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黄裕丽 《会计之友》2007,(32):72-73
2007年1月1日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上市公司开始实施,企业作为会计准则实施主体,理解和掌握会计准则的程度,直接影响到新旧会计准则的衔接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有效实施.本文拟对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实施换转过程中遇到的具体会计事项处理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以帮助会计工作者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新企业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6.
2017年5月,《国际会计准则第17号—保险合同》(简称IFRS17)发布,为了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财政部结合我国保险行业实际情况,于2020年12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保险合同》。新规定要求,2026年1月1日起,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保险企业需执行新的保险会计准则,这势必会引发保险行业会计实务的革命性变革。中小型寿险企业因缺乏智能化信息系统、复合型财务人员以及受限于有限的资源,其新准则实施带来的压力较大。为了实现新旧准则的平稳转换,中小型寿险企业需了解新旧保险合同准则的不同,分析重要会计指标变动产生的影响,提出新准则实施前的准备工作,保证新旧准则顺利过渡。  相似文献   

7.
固定资产新旧会计准则对比及纳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对原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下称"旧准则")和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以下称"新准则")进行了对比和总结,主要阐述了固定资产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以及固定资产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对企业纳税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葵 《电子财会》2007,(11):41-44
长城信息公司与国内其他上市公司一样率先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为尽快掌握与国际趋同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特点、内容.顺利地做好新旧准则(制度)的衔接和新准则的执行工作,新旧会计准则体系实现平稳过渡,该公司做了大量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为顺利完成新旧会计准则的转换工作,有助于非上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在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于2007年12月29日发布了《非上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衔接规定》(财会[2007]16号)(以下简称《规定》),要求非上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新会计准则首次执行日,对重要的会计政策变更进行追溯调整,指出了有关减值准备、金融资产与负债和长期股权投资的追溯调整方法,以确保新旧会计准则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10.
为顺利完成新旧会计准则的转换工作,有助于非上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在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于2007年12月29日发布了《非上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衔接规定》(财会[2007]16号)(以下简称《规定》),要求非上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新会计准则首次执行日,对重要的会计政策变更进行追溯调整,指出了有关减值准备、金融资产与负债和长期股权投资的追溯调整方法,以确保新旧会计准则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11.
2014年1月27日,财政部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进一步完善了职工薪酬内容,充分体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方向。本文在对比新旧职工薪酬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分析新准则的变化,揭示新准则对旧准则的影响,并指出新准则对企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开始执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减值准备的内容作了更详细的规定。该文在对比新旧会计准则对企业计提减值准备差异处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减值准备如何在减少企业利润操纵空间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06年2月15日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组成。39项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得到正式建立;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最终实现了全面接轨,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本文首先通过叙述新会计准则体系确立的背景,然后归纳了新旧会计准则体系中的主要变化,分析了新准则所体现出来的新的观念以及实施新准则的深远意义,最后探讨了会计准则的变革对我国企业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新旧存货会计准则的差异及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财政部发布的新会计准则,将于2007年1月起首先在上市公司执行,执行新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存货会计准则列在新准则的第一号,一共四章22条内容,在存货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等方面都有一定幅度的调整和修改。本文通过对存货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执行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财务产生的影响。一、新旧存货会计准则的比较存货准则的总体结构变化是:新存货准则由总则、确认、计量和披露四部分组成,旧存货准则是由引言、定义、确认、计量、发出存货成本的确定、初始计量、发出存货成本…  相似文献   

15.
2006年2月15日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组成.39项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得到正式建立;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最终实现了全面接轨,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本文首先通过叙述新会计准则体系确立的背景,然后归纳了新旧会计准则体系中的主要变化,分析了新准则所体现出来的新的观念以及实施新准则的深远意义,最后探讨了会计准则的变革对我国企业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从2007年1月1日起已在上市公司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施行。新旧会计准则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就资产减值准则来说,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在计提减值准备的确认、计提金额、计提范围、计提时问以及会计处理等方面作出了新的规定。  相似文献   

17.
新会计准则中债务重组问题的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新会计准则将于20017年1月1日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推行。新会计准则体系将成为促进当代中国企业真正发展的又一推动性制度。而其中的债务重组相关准则有了原则性的变化,成为新准则中被关注的亮点之一。本文将通过新旧准则及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对比分析.来对变化后的债务重组的相关问题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8.
会计准则作为规范经济秩序的标准,直接关系到经济能否健康发展。本文主要从新旧会计准则的变化、新会计准则实施所造成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为促进新企业会计准则在我国企业的应用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会计准则关于企业所得税处理的若干变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新旧企业会计准则——企业所得税不同的计算方法,对执行新会计准则——所得税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新会计准则体系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准则全球趋同是资本市场国际化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与国际惯例趋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个部分。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对原有的基本准则和16项具体准则进行了修订,新增了2颂具体准则。新具体会计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也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执行该38项具体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