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企业所有权安排与公司治理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理论把企业视为一系列契约的组合,是个人之间交易的一种方式,其隐含的前提是签约人必须对自己投入企业的要素(包括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拥有明确的所有权,这种产权交易的结果形成了企业所有权。在最初关于企业所有权的研究中,学者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导致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存在,使得公司治理成为必要。理论上公司治理是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要有对应的企业制度安排;实践中公司治理是指董事会等结构安排,包括独立董事、内部审计的任命、授权,以及恰当的股权结构安排等。  相似文献   

3.
4.
5.
袁晃 《事业财会》2007,(1):14-16
一、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的互动关系:研究的前提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系列契约的联接(Jensen,Meckling,1976),其相应的公司治理结构是规范各利益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具体是指企业所  相似文献   

6.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肯尼思&;#183;阿罗曾说过:“没有任何东西比诚信更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诚信是社会系统的重要润滑剂。”缺乏诚信使社会交易成本无端增加,导致经济运行不畅,经济秩序混乱。然而不论是美国的安然、世通、施乐、默克的财务欺诈案件,还是国内的深圳原野、琼民源、红光实业、东方锅炉以及银广厦事件,其后果都使市场信任产生危机,严重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  相似文献   

7.
由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在逻辑上陷入了西方经典企业理论的团队道德风险。而在股东利益至上的逻辑下,相机治理在利益相关者逻辑下并不能有效“相机”,从而难以保证各类利益团体控制权行使的效率。本文认为能使利益相关者相机治理有效的比较变量是各利益相关者投入资产的价值及其积累,资产价值比例的改变将会通过引发谈判来缔造新的治理结构,应由资产价值比例最大的关键利益相关者享有决策、激励和监督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利,非关键利益相关者享有监督关键利益相关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8.
解读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治理效率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在逻辑上陷入了西方经典企业理论的团队道德风险.而在股东利益至上的逻辑下,相机治理在利益相关者逻辑下并不能有效"相机",从而难以保证各类利益团体控制权行使的效率.本文认为能使利益相关者相机治理有效的比较变量是各利益相关者投入资产的价值及其积累,资产价值比例的改变将会通过引发谈判来缔造新的治理结构,应由资产价值比例最大的关键利益相关者享有决策、激励和监督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利,非关键利益相关者享有监督关键利益相关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9.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象选择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萍 《财会月刊》2006,(12):5-6
本文从产权理论、契约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出发,对现行股权激励对象的选择进行分析,认为董事会成员(除独立董事外)、经理人员应该成为股权激励的主要对象,而监事会、独立董事只有在真正发挥作用时方可成为股权激励的对象。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企业理论中,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基本观点是,让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分享尽可能对应起来。由于享有剩余索取权实际上就意味着承担风险.而享有剩余控制权则意味着制造风险。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基本原则,体现于现代企业中,则表现为现代企业所有权安排合约的基本框架——企业剩余控制权安排给企业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从产权理论、契约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出发,对现行股权激励对象的选择进行分析,认为董事会成员(除独立董事外)、经理人员应该成为股权激励的主要对象,而监事会、独立董事只有在真正发挥作用时方可成为股权激励的对象。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认为企业所有权的安排问题应该以企业本质为出发点,企业本质是分析企业所有权问题的基础。本文从企业的本质和现实发展的角度,来解释企业所有权安排问题和预示现实的发展变化,以其对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和实现治理机制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古典企业理论与新古典企业理论都仅从企业的生产性角度出发,讨论企业的效率(组织租金)的最大化问题。然而,完全拥有企业所有权包括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古典企业家面临来自两方面的困境:生产效率问题与交易管理问题。从生产性出发,企业边界的扩张引致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分化;从交易性出发,企业又面临着节约内外部交易成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所有权配置方式的研究涉及集中与分散、对称与非对称两个层面。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以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对称为基础,而无论是集中分布于缔约主体的一方还是分散于缔约双方。所有权配置方式的影响因素多元化,其中具有决定作用的是谈判力和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本激励约束机制的理论基础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玲 《财会通讯》2004,(4):11-12
本文以人力资本激励约束机制的理论基础为依据,提出了几种激励约束人力资本的政策途径,主要包括健全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建立声誉激励约束机制以及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等。  相似文献   

19.
现代产权理论在不完全合同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所有权的本质。认为,所有权就是在合同对决策权没有规定的时间和地方实施剩余控制权的权利,和在合同履行之后取得剩余收益的权利。这样定义的所有权概念,更能够展示它的丰富内涵,更容易分析它的协调和激励作用,也更便利于将它融入主流经济学框架。因此,它与其他观点有着广泛的一致性和包容性。 一、剩余控制权 现代产权理论把剩余控制权看作产权的本质。或者,干脆就将它当作所有权的定义。其理由如下,实际合同都是不完全的,那么,在未预料的,或未作描述的,或不能证实的事件与行为…  相似文献   

20.
所有权配置方式的研究涉及集中与分散、对称与非对称两个层面。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以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对称为基础,而无论是集中分布于缔约主体的一方还是分散于缔约双方。所有权配置方式的影响因素多元化,其中具有决定作用的是谈判力和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