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婷 《邮政研究》2021,37(6):58-61
鉴于惠农合作项目对邮政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文章以宿迁邮政“红色协同”惠农模式为例,探讨了邮政企业联动各板块、邮储银行全面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惠农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色模式,以实现邮政各业务深度叠加融合,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方怀银 《邮政研究》2022,38(5):75-79
根据国家和行业关于乡村振兴、惠农工作的战略要求,以安徽邮政近4年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为样本,通过调查走访、查阅企业发展资料,运用个案研究法,进行定性分析,提炼运作方法,形成邮政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模式,助力提升邮政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与成效。  相似文献   

3.
全学文 《邮政研究》2024,40(3):22-26
高质量的农村物流是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满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商洛市分公司(以下简称“商洛邮政”)三级物流体系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商洛邮政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仓储运输等体系化建设,打造全市农村电商惠农生态圈,推动县乡村货邮融合发展,发挥邮政业务优势,深度参与乡村物流配送体系,解决基层农资农产品物流难和销售难,打通农村物流“大动脉”和“微循环”,创造出邮政特色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曾娟娟 《邮政研究》2022,38(2):51-53
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重点分析了农民合作社在乡村振兴中的功能作用,结合邮政的资源禀赋,从加强政企合作、发挥协同优势、拓展重点客群、带动重点业务、打造平台场景、塑造惠农品牌等方面提出促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5.
梳理了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在邮政惠农应用场景方面的实践,分析了当前惠农应用的现状和面临的有关问题,并针对科技赋能中邮惠农品牌价值提升提出了进一步的探索思路。  相似文献   

6.
陈明 《邮政研究》2020,36(6):21-24
分析了邮政开展惠农合作项目的必要性,结合惠农合作项目在市场协同发展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邮政惠农合作项目在市场协同发展中的经营模式,以实现邮政农村市场获客黏客、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蔡一德 《邮政研究》2023,39(4):79-84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基于整合交通、商务、邮政三方资源,推动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全面助力服务乡村振兴。在体系构建研究实践中与交通、商务携手首创“金通工程·天府交邮通”农村物流体系特色品牌,推动农村客运站、商超、邮政站点三站合一和客运网、商贸网、邮政网三网融合,实现资源互用、平台共享、降本增效、惠农助农、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8.
朱南兰 《邮政研究》2022,38(4):7-12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金融同业正在抢滩布局农村金融市场,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和效益点,挤压邮政金融的发展空间。阿里作为科技助农的佼佼者,曾受到多个部委的肯定嘉奖。文章运用归纳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分析了阿里农村数字金融实践三大模式及成效,并结合邮政具体发展情况,从客群分层、业务协同以及数字风控三方面提出了邮政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了我国寄递行业的现状,分析了邮政打造“寄递翼”生态圈的必要性,并结合邮政现状,从平台、机制、科技和人才等方面探讨了打造中国邮政“寄递翼”生态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方少伟 《邮政研究》2021,37(4):10-15
以构建邮政移动金融生态圈为主题,分析了广东邮政发展移动支付市场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广东邮政打造移动金融生态圈的具体策略,通过自主创新研发"双微赋能"平台,形成商户端和消费者端的联动,打造邮商联盟金融生态圈和场景化营销邮商联盟共同体。通过运营B端(商户)和C端(消费者)的金融生态链,打造围绕邮政金融网点的"线上+线下"邮商联盟营销创新平台,使"双微赋能"成为抓好B端商贸客群发展和C端获客、活客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