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英德市发展农业生态旅游面临良好机遇近年来 ,“绿色之旅”、“回归大自然之旅”作为一种新潮的旅游时尚 ,正吸引着人们逐渐远离那些传统的旅游地而走向以自然为基础 ,以绿色为主题的旅游环境 ,“回归自然 ,返朴归真”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的主题。国家旅游局也将 1999年的旅游主题确定为生态环境游 ,昆明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因此成为引人瞩目的热点。全国以世博会为中心 ,各地联动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效果 ,形成了开发生态旅游产品 ,拉动生态旅游需求的高潮。 2 0 0 1年广东省各市、县旅行社均推出生态旅游线路 ,出游人数不菲 ,说明开发生态旅…  相似文献   

2.
陈嫩华 《农业经济》2003,(11):14-15
随着效益农业战略的实施和粮食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 ,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浙江省 ,农业生产已进入了全面市场化、贸工农一体化的新阶段。浙江省提出了建设“绿色浙江农业”的战略部署 ,作为浙江省经济“十七强县 (市 )”的临安市 ,制订了建设“生态经济强市 ,吴越文化名城 ,休闲度假胜地”的战略目标 ,把发展生态型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在 2 0 0 3—2 0 0 5年市财政计划投入 1 2 60万元直接用于贸工农一体化的建设。按照这一要求 ,要进一步做好新时期、新阶段的农业工作 ,关键还是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 ,理清工作思路 ,…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活在喧嚣都市的人们越来越向往恬静的田园风光,农业生态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与旅游活动项目应运而生,并且越来越受到相关学者与政府的重视.文章以吉林省农业生态旅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指出其发展存在生态环境破坏、 基础设施落后、 管理水平较低、 产业链条较短等问题;综合考虑吉林省地形地貌特征、 气候特征、民俗风情等因素,考虑不同区域农业经济、 社会、 生态及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对其进行地理空间分区,大致分为东部长白山农业生态旅游功能区、 中部松辽平原农业生态旅游功能区、 西部松嫩平原农业生态旅游功能区,同时探究了各功能区的差异性特征;针对各功能区不同特征提出"政府调控-市场调节"相互配合、"农业-旅游业"相互耦合、"经济-社会-生态"相互协调、"以点带面"互联互动、"省内-省外"互学互助等发展建议,以期为当地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为促进吉林省农业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郭丽 《南方农村》2011,27(3):84-86
现代生态旅游农业是世界农业的发展趋势。广东省云浮市在自然农业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优势.对发展现代生态旅游农业十分有利.但也存在着基础农业开发程度低、交通条件差、旅游品牌不突出等劣势。因此,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快该地区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模型构建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南京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自身价值、生态环境条件、旅游开发条件等3个方面的20个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结合实地调查分析、专家评分等方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值与评价得分,构建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加权求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南京市主要农业生态旅游景区进行评价.研究发现:(1)从子目标层来看,资源系统价值的权重值最大,其次是生态环境评价系统,而旅游开发评价系统的权重值最低.(2)从项目层来看,生态环境质量权重值最大,其次是农事体验价值,再次是生态环境保护,而权重最小的是区域经济条件.(3)从指标层来看,参与性这一指标的权重值最高,农业生态旅游参与性设计是一个重要的闪光点.(4)采用南京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对南京市市区主要的生态农业资源进行评价,发现除汤山森林生态旅游农业区为2级外,大多数处在3级、4级,且这些景区得分差别不是很大.南郊森林生态旅游农业区排在最后,这主要是由于其农事体验项目不足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都市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志广 《农村经济》2003,(11):41-43
随着现代都市建设以及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发展 ,我国都市区域范围的农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出现了大量的“城中村”以及都市农业的新现象。自2 0世纪 90年代起 ,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渤海经济区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开始了都市农业的实践。其中 ,上海市首先提出了“开放式农业”的新理念 ,在我国第一个将发展都市农业列入“九五”计划和 2 0 10年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北京市明确提出以现代农业作为“都市农业”新的增长点 ,强化其食品供应、生态屏障、科技示范和休闲观光功能 ,使京郊农业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先导 ;深圳市对都市农业发…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生态旅游未来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生态旅游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产业。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仅指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的生态旅游涵盖较为广泛,主要包括“观光农业旅游”、“休闲旅游”、“乡村旅游”、“农村生态旅游”等不同概念。具体讲,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业产品加工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是旅游者充分体验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旅游产业。一、农业…  相似文献   

8.
数字农业—21世纪新型农业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7年 ,美国正式提出了“数字农业”的概念 ,它是指在地学空间和信息技术支撑下的集约化和信息化的农业技术。 1998年 ,美国副总统戈尔发表题为“数字地球——— 2 1世纪人类认识地球的方式”的演讲 ,再次把数字农业定义为“数字地球与智能农机技术相结合产生的农业生产和管理技术”。数字农业很快成为世界各国 2 1世纪的农业发展战略 ,争先抢占科技、产业和经济的制高点之一。目前 ,美国2 0 %的耕地、80 %的大农场都已实行这种模式 ,数字农业将在 2 0 10年前得到普及。我国对数字农业的认识尚处于启蒙阶段 ,但政府对此已予以高度重视。我…  相似文献   

9.
《农业经济问题》2004,(1):13-13
农业部从 2 0 0 4年开始 ,全面推进种业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的建设。到 2 0 1 0年 ,形成支持保障有力、服务快捷高效、监管规范有序的农业“七大体系” ,使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重大动植物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 ,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2 0 0 4— 2 0 0 5年的建设重点是强化以良种为核心的农业科技创新和农田基…  相似文献   

10.
结合弋阳实际 ,从建立生态经济的高度出发 ,走“生态农业起家、生态旅游扩张、生态工业壮大”的发展路子 ,加快提升县域经济的发展层次 ,提高县域经济的运行质量。一、依托优势 ,提高农业生产的生态特色1 .加大山区林竹果工程的实施力度。力争通过 3~ 5年时间 ,把全县毛竹面积扩大到 1 6万亩 ,立竹量为30 0 0万根。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大力人工造林 ,力争 5年内使全县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提高 2~ 3个百分点。以品种更新为重点 ,大力推广太田桠柑、温柑、板栗、奈李、“金水 2号”梨等名优品种 ,通过低改、嫁接换种、果品套袋…  相似文献   

11.
为了满足人们越来越丰富的旅游需求,农业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得以迅速发展起来。农业生态旅游不仅可以让游客享受新鲜空气、欣赏乡野风光,还可以使游客对乡村的民俗生活进行了解与体验。四川省作为我国的农业与旅游大省,因其个性化的地形地貌、水域及气候等特征,而具备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天然独特优势。文章在厘清生态旅游、农业生态旅游、旅游功能区等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四川省农业生态旅游功能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其中现状是具有天然资源优势、丰富旅客来源及良好的扶持政策等差异性,问题是缺乏规划、影响环境,区域偏僻、交通不便,粗放经营、形式单一等,提出积极开发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着重设计地方特色旅游项目、促进农业与旅游业联合发展、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的策略等建议,以此为发展四川省农业生态旅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文章从自然保护地的视角出发,运用文本内容分析方法,从政策文本分析、政策演进趋势和政策演进特征三个方面构建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发展政策体系框架,对1990-2021年我国108份生态旅游发展相关政策文件进行量化分析,揭示我国生态旅游事业发展的背后逻辑。结果表明:(1)1990-2021年,我国生态旅游政策参与主体和发布数量不断增加,涉及部门高达26个,政策类型主要以意见为主,占比34%,使用频率超过2000次的词语分别为“旅游”“生态”“建设”“发展”“保护”“国家”6个。(2)以2012年和2017年为2个时间节点,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政策分为政策探索期、政策发展期和政策成熟期三个演进阶段。(3)政策演进呈现出新的特征,即政策发布与实施主体间的联动能力不断增强,政策工具逐渐多元化,政策内容也更加具体明确。文章提出要做好生态旅游功能分区、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拓宽主体参与渠道,善用政策工具、创新非正式制度等政策启示,以期为进一步完善生态旅游政策、提高政府治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浙江省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状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指标权重,以期为浙江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3个子系统19个指标的浙江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咨询和问卷调查结果计算指标权重值和重要值,据此筛选重要指标。[结果]在浙江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中,子系统层中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自身价值的权重要远高于生态环境条件及其旅游开发条件。在指标层中,农事体验参与性、生态环境适宜性、生态稳定性、田园观赏美感度、民俗文化价值、田园景观奇特度、污染治理状况、交通状况、农事活动娱乐性、自然灾害防范能力和区位条件的权重之和超过80%,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农事体验参与性和生态环境适宜性的重要性最高,而与之相对应的重要值排序也表现出相同的规律。[结论]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应侧重于对其自身价值的评价和研究,该研究根据专家咨询和问卷调查的结果筛选出对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较为重要的指标,借助对这些重要指标的测度,可以对浙江省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各指标虽有侧重,但共同协调发挥作用才能保证评价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14.
江西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为 80年代以来世界旅游业的时兴模式 ,其概念于 1 986年墨西哥举行的一次国际环境会议上正式提出 ,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生态旅游是“无为型”旅游 ,指旅游者的行为不损害旅游景点的生态环境和旅游景观 ,旅游设施的建造不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破坏 ;二是生态旅游是以自然资源、生态景观为对象的旅游 ,包含着更多回归大自然的色彩 ;三是生态旅游注重营造人工生态景区 ,如生态公园、生态农庄、城市园林等 ,具有更多的休闲、体验、参与、科普等乐趣 ,对生态起着保护和促进作用。生态旅游是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领域 ,近年来年增长…  相似文献   

15.
经济的迅迎发展已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这是近世纪来人们所普遍关注与担忧的问题。当前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只注重“产业”而忽视“生态”的现象,将经济与生态摆到了矛盾的对立面,产生了掠夺性产业化经营。这无疑有悖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因此,要正确处理和协调发展农业产业化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走生态型农业产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16.
论观光农业旅游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光农业旅游是人们追求绿色和自然和谐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旅游活动,是重要的生态旅游活动形式。它是以农村自然环境、农业生产活动、农民生活方式为旅游吸引物,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核心内容的旅游经营项目。观光农业旅游在我国虽然出现较晚,却很  相似文献   

17.
新农业政策与2005年的期待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为“新农业政策”标识的 2 0 0 4年中央一号文件 ,将在由“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向“工业反哺农业”转折的整个历史时期持续发挥作用。 2 0 0 4年的“民工荒” ,折射了这个文件促成的农民务农收入、创业收入提高的实效。新农业政策的“多予”部分 ,尤其是 2 0 0 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亮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公共财力安排 ,要求较强的“政府能力” ;否则 ,宜取“少取”、“放活”的“能力稀疏型”惠农政策。  相似文献   

18.
刘爽 《农业经济》2016,(4):36-38
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是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相符合的,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方向和有效手段。发展农村生态旅游是人们正确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结果,是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体现。生态意识应贯穿农村旅游的始终,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下,推进农村生态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经济建设模式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新的更新与转换。如今,物质享受得到基本保证的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体验,体验式经济自然油然而生,而乡村生态旅游作为体验经济的主打产品,是当下体验式服务不断推陈出新的重点。本文将从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出发,进行体验经济下乡村生态旅游的效益分析,以此剖析体验经济与乡村生态旅游建设脱节的表现,并通过理论思考与实践构建相结合,提出体验经济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广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目前将生态足迹模型应用于农业领域的研究较少,文章将其应用于广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中,以期对广西农业发展提供借鉴。[方法]将生态足迹模型应用于农业领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分析,将广西农业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划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水域用地,以2007—2016年广西农业数据为依据,分别计算其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及畜牧产品人均生态足迹及承载力。[结果](1)2007—2016年广西耕地和林地表现为生态盈余,草地和水域表现为生态赤字;(2)广西耕地、林地、草地和水域人均生态承载力总体上表现为下降趋势,而生态足迹持续上升,耕地和林地生态盈余能力逐渐减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容乐观;草地和水域生态赤字现象逐年加剧,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结论]目前广西农业生态承载力已经或将要无法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广西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政府给予一定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