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和谐程度与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一个分层次、逐步实现的过程。随着社会和谐程度的提升,人的各种素质将由不甚全面向着比较全面的方向发展。我们把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四有"公民,看作是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依靠全面发展的人,从而在实践上把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作用问题融入到建设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程之中。  相似文献   

2.
顾晓兰 《商》2013,(7):245-245
异化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和个人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我们无法逃离日常生活,就等于我们无法逃离异化本身。本文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基础分别从经济、政治、科技、人与人的关系等四个领域描述了异化现象,寻求途径实现异化的扬弃,使个人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3.
曾丹丹 《中国市场》2014,(51):133-134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而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又是至关重要关乎国家的盛衰的重要因素,更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指导策略。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模式,协调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还要求我国教育体制的完善与改革,为社会更加科学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后备力量。同时我们还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不断地将科学发展观进行理论创新,用更加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来指导社会主义的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4.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一直是人类思想中最重要,人们最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需要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来探析人全面发展的根源。现实人对自由的追求是人全面发展的内因;社会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外因。若将现实人对自由的追求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就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今天,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研究人全面发展的基础问题,主要是因为它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蒋敏  牛聪帅 《商》2013,(8):288-288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一直以我们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特色的传统美德为骄傲;然而如今却有一些人渐渐堕落成为"不诚信"、"高仿"、"造假"的代言人,诱人的"代言费"让部分人失去了理智,美德、诚信也变得不那么重要,先自己获益再说。我们都知道,诚信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意味着什么,而整个社会一旦诚信出现缺失,是极其不利于社会的积极健康发展的,不诚信的行为不仅危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不仅不利于当代人的发展,更会对下一代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威胁。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积极反思。  相似文献   

6.
张俊丽 《商》2013,(17):88-88
商业店名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体现着时代的社会风貌、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心理,反映了商业精神文化的发展与变迁。本文积极探讨当代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商业店名的发展变化,分析其中所反映的文化特点以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王么玲 《中国报业》2012,(14):271-272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大众。网络传媒中的人作为社会的人,丰富的精神生活是之存在的理由,也是人发展的动力。人的发展离不开实践活动,实践是满足人精神需要的根本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人的精神需要在实践中的检验。结合当代社会网络传媒的发展趋势,运用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对人的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寻找合理满足网络传媒人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实现人的精神需要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其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8.
王晓雷 《消费导刊》2009,(8):160-160
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它的价值与功能就体现在它可以培养人才,可以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从高等教育功能理论与高等教育价值理论出发,分析了高等教育是如何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内涵十分丰富,并且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它包括人是什么、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涵义、实现条件和发展的方向与意义等一系列问题。正确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全面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同时必须实现人的现代化,认识社会历史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人类发展观大体可归结为两种:增长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增长发展主要是一种以物为中心的经济增长,它不可避免地将人引向"奴役之路"。作为对增长发展的突破和对人之自由本性的追求,阿玛蒂亚·森(以下简称森)提出了"以自由看待发展",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去看待自由和发展:发展必须是为了自由,同时还应该以自由作为发展的主要手段。森的发展观启示我们在看待社会发展时要重视自由。  相似文献   

11.
徐建立 《消费导刊》2009,(12):229-229
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消费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关系,也是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消费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现实中,消费文化观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我们要抑制其消极的一面,弘扬其积极的一面,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发展失衡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反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前中国发展失衡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矛盾的尖锐化:相当部分的国有资产被少数人非正常占有的矛盾、城乡两元社会结构的矛盾与行政区划和经济区划矛盾的尖锐化.这三个矛盾交叉激化集中反映在收入分配两极分化这个矛盾的焦点上.中国分配关系的失衡,目前主要还不是直接生产过程中按要素分配关系的失衡,而是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租、税(费)、息这些再分配关系严重失衡.要理顺国家、企业(集团)和个人的分配关系必须"明租、正税、除费".要使中国失衡了的格局走向健康的发展道路,必须转变我们的发展观调整我们的发展战略.树立以人为本、以中为重、全方位开放的发展观,确立以内需为主、以充分就业为主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知秋 《现代商业》2012,(34):44-47
网络信息技术在 20 世纪的垂暮中为我们叩开了信息时代的大门,出现了人类社会自语言产生以来的第四次信息革命——智能革命,使人类自身的最后一块未知领域——大脑得到开发和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在 20 世纪的垂暮中为我们叩开了信息时代的大门,出现了人类社会自语言产生以来的第四次信息革命——智能革命,使人类自身的最后一块未知领域——大脑得到开发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最终目标,是人类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过程我们称之为人的进化过程,它是一个范畴。马克思早就指出:人的现代化产生于革命,终结于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薛亮  张美玲 《消费导刊》2010,(5):224-225
人的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自人类社会启动现代化以来,社会的进步与人的发展日新月异,然而人的异化以及人不成其人的状况也如影随形。本文从人的发展的理论探讨入手,进而分析在社会现代化条件下人的发展的进步与不足,最后探讨在现代化条件下如何实现人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商》2015,(15)
宋代城市发展状况和商税的征收,可以一定程度的反映宋朝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通过货币使用情况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社会分工的扩大。我们应该多角度分析宋朝经济水平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6.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知识经济的发展为人类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和手段:人的全面发展是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知识经济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互为前提和目的,彼此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把人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从生态文明建设视域考察,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实践基础和精神基础,能通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大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人类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加强环境保护,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八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中提出,对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走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也是我们构建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史锦梅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9):204-205
教师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其工作与教育紧密相连,所以高校教师的发展就不只是个人如何选择的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和时代的需要。学习科学发展观,重点在于改变我们的思想观念,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和解决问题。重点论述了科学发展观对高校教师全面发展的重要指导作用,以及如何在工作中贯彻和落实,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袁岳 《商界》2008,(4):96-96
今天的中国社会在快速成长也在快速转型,人成为动态度最高最难系统把握的对象。我们要关注到一些人力资源发展与管理相关的新特点,并且培养切实的因应能力。这些新的特点与趋势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