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全国人民20年的努力,我国已于上世纪末胜利实现总体小康。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还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记者冯立新/孙勇报道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明确指出:“我国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如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已成为目前我国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话题,为此,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教授。萧灼基教授首先表示,经过全国人民20年的努力,我国已于20世纪末胜利实现总体小康。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还有很大差…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艰巨、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前几年,我们提出了全面小康的6大类18项评价指标。这几年每年根据统计数据,对全国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进行了分析、评估。2005年我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加快、成效显著,但也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从全国的情况看,2005年全国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了28.2%,比上年提高了6.6个百分点;从6大类指标来看,2005年是2000年以来提高速度最快、进展非常明显的一年。  相似文献   

4.
完善“小康”江泽民在报告第三部分提出了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报告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对此,可以结合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的话来作一解释。所谓低水平,是说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所谓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  相似文献   

5.
《辽宁经济统计》2005,(9):40-40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新的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和监测方法,上海市统计局农调队最近对上海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进行了综合测算。测算结果表明,2004年上海农村的经济发展、人口素质和民主法治三个方面的实现程度已达到或超过全面小康目标值;生活质量的实现程度已接近全面小康目标值。上海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已达87.8%,比北京、天津分别高出6.1个和20个百分点,位居全国之首.已经基本实现农村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6.
在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同志科学总结了过去十三年的基本经验,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通过反复地学习,结合住宅与房地产业的实际,我深深地感到,江泽民同志的报住宅与房地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必须使广大市民的住房全面达到小康水平,而城镇居民的住房全面达到小康水平,必须切实解决广大中低收入住房户的住房问题,必须全面建立住房社会保障体系。一、我国城镇居民的住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到2001年底,全国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10.5平方米…  相似文献   

7.
文摘荟萃     
《数据》2003,(7)
全面建设小康与总体小康的差异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到2002年底,我国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仍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仅相当于日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2.3%。而按照全面小康的目标,到2020年,人均GDP将达到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总体小康的侧重点是解决温饱,提高物质文明的水平。全面小康社会,不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还特别注重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总体小康是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发展水平相差较大。西部地区10个省市区,面积占全国的一…  相似文献   

8.
小康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继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后,实现我国现代化的连续过程。需要一套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来评价全面小康的内涵,并着力探求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基本途径,本拟对此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薛玉洁 《甘肃审计》2003,(12):30-30
党的十六大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议题。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键是要把握、解决好一些重点、难点问题。首先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改变,地区  相似文献   

10.
《上海企业家》2007,(3):41-41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近日指出,未来5年我国将处于一个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经济仍处于上升发展趋势,但有八大难题不容回避。一是发展不平衡。我国目前实现的“小康”并非全面的小康,而是低水平的小康,社会发展不平衡。我国城市2000年的恩格尔系数为39.4%,2004年下降为37.7%,估计2005年将下降到37.5%以下,但其比重还是很高。  相似文献   

11.
财政调节收入两极分化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并正在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不过,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很不平衡的小康,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由于基础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阶段、经济体制、优惠政策、分配制度等因素以及行业垄断、税收调控力度低、社会保障乏力、教育  相似文献   

12.
农村达到小康的标准是什么?辽宁读者常新军问:"农村达到小康的具体标准是什么"?常新军同志:就这一问题,我们采访了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小康课题组的负责同志,他的答复如下:"小康"是一全面的具体的指标体系,应该准确把握其标准和含义,不应该乱用滥用小康概念。1...  相似文献   

13.
深化改革与强化审计(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二十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①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因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这一重要战略时期,集中力量,深化改革,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14.
周迎春  孙宁 《企业经济》2003,(11):33-34
建设全面小康有特定的标志,以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准,设计全面小康标志体系,用来评定整个国家或某个地区是不是达到了全面小康,或者预测达到小康的年限以及在设定年限达到的水准都有重要意义。建立数学模型是为了便于计算和评估,根据国家或地区相关统计资料,按照数学公式能够很准确地对国家和地区进行评估和预测。  相似文献   

15.
《辽宁经济统计》2004,(11):40-40
国家统计局最新监测结果显示,2003年,上海、北京、天津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已经超过60%,特别是上海郊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85.2%,已经基本实现农村全面小康:但全国尚有一半的省(区、市)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小于15%;西北地区除陕西外,其余四省(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均为负值,我国省际之间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极不平衡。  相似文献   

16.
《辽宁经济统计》2005,(5):42-43
我国城镇居民收支持续增长;我国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21.6%;全球钢制成品需求量今年将首次突破10亿吨;今年对外贸易额有望达到13000亿美元;中国出境游目的地将达100个……  相似文献   

17.
《辽宁经济统计》2009,(2):38-39
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监测结果显示,中西部地区如期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有较大难度,农村全面实现小康任重道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看,2007年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42.1%。其中东部地区实现程度为62%,走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2/3,估计再过8年左右可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18.
刘金玉  王立春 《活力》2004,(6):29-29
2003年,对于八五五农场的干部群众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农业生产遭遇多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农场人均收入达到4060元,农场全口径收入达到1.54亿元。这得益于“爱民、为民、富民”为宗旨,为农场“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创造出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价值工程》2016,(25):27-32
中国已成为世界能源大国,而人均能源消费水平还处于低水平与能源大国地位很不相符,距全面建成全面小康应达到的生活水平也相距甚远。本文根据中国能源消费现实数据通过建立人均能源消费的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未来中国人均能源消费水平,结合中国人均能源消费水平的国际比较,提出了我国人均能源消费水平的可持续性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总体小康是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收入差距有合理与不合理、合法与不合法、适度与不适度之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