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爱玲的小说注重对女性的刻画描写,她笔下的女性常常是因袭了历史的陈迹,在心理和生理的交困之中挣扎、堕落,最终成为一个个悲剧的载体.读她的小说,你能体会到那无处不在的悲剧意识,而这一切都源于她异于常人的生活经历.本文将就此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的小说从女性生命本体出发审视女性自身的弱点,侧重从深层剖析女性在传统意识熏染下变异的灵魂,从而试图解析造成女性悲苦命运的内因,探求阻碍女性自我发展的因素。这种带有强烈的女性本体意识的创作深化了五四时期女性文学觉醒的内审意识,对以后女性文学探索女性自身发展道路有着不可忽略的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作为20世纪40年代初中国文坛的知名女作家,作品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义特征。其小说中的男性形象虽类型各异,但却有着相同的本质:寡于情、陋于质、趋于利、薄于义。分析和探讨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揭示其男性批判意识的成因,可以从中透视出张爱玲强烈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4.
女性作家有关女性的写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她们与母亲内在关系的象征性再现,是再造自身。成长中的少女张爱玲,始终处在寻觅不到母亲的失落中。她日后的写作,不停地回溯这个关键性的失落。文章将张爱玲的生活经验与其小说情节相联系,追索张爱玲与其母亲的感情关系,指出张爱玲在创作中所描述的母女关系,其实也象征性地再现了她与母亲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不了情》和《太太万岁》的故事构思和情节设置,考察张爱玲剧作采用的不同于小说写作的技巧和策略,张爱玲的电影剧作以女性视角打量世俗人生,在影片或悲或喜的外衣下内隐着她“荒凉疏离”的情感体验。其对“日常生活”与“永久的人性”的关注和书写,使她在电影史也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异数”。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统的束缚、欲望的枷锁、宿命的虚无等三个方面解读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的悲剧意识,有助于理解张爱玲小说。  相似文献   

7.
谭恩美是美国华裔作家的代表人物,《接骨师之女》是其第四部力作.该小说讲述了一个家庭三代女性截然不同的故事和命运.本文试图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解读《接骨师之女》中四名女性不同的婚姻观,挖掘其深层原因,即华裔女性所承受的父权社会及美国白人社会的双重压迫.  相似文献   

8.
波伏娃认为:"在人类的体验中,有一整块地方被男性故意忽视了,因为他无法去思考它:这就是女人经历的体验。"文章从女性主义视角,结合张爱玲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中葛薇龙和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代表作《名利场》中利蓓加的女性经验,探析葛薇龙和利蓓加性格当中的异同,指出了她们的命运都是个体性格与时代节拍的互动。  相似文献   

9.
“世俗化”是张爱玲小说创作中独特的风格,也是其艺术魅力所在。家庭身世、时代环境与中西两种文化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张爱玲在小说创作中“世俗化”倾向的追求。张爱玲小说创作中的“世俗化”主要表现在题材选择、人物塑造及作品的表现手法等方面。“世俗化”倾向这一主题让我们看到了乱世中的另一种生命形态。  相似文献   

10.
姚紫是马华文坛中塑造较多女性形象的作家,其小说集《咖啡的诱惑》中收集了他的五篇作品,揭示了20世纪四五十年代马华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图景,也展现出作家对女性生存状况和女性命运的认识。论文分"女人与历史"、"女人与家国"、"孤独漂泊的女人"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选取典型作品进行分析解读,探讨姚紫创作的的叙述选择、女性观及造成这种写作特点的成因。  相似文献   

11.
自然主义理论的奠基人是法国小说家左拉,"自然主义"小说也是由他发轫、倡导而流行起来的.而张爱玲的长篇小说<半生缘>就是一部具有浓重自然主义色彩的作品,是"悲观主义宿命论色彩浓厚"的创作.书中人物无论男女,都被外界一种无形的力量裹胁着、控制着,而无法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所以张爱玲在<半生缘>中自觉不自觉地透露了自然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2.
“世俗化”是张爱玲小说创作中独特的风格,也是其艺术魅力所在。家庭身世、时代环境与中西两种文化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张爱玲在小说创作中“世俗化”倾向的追求。张爱玲小说创作中的“世俗化”主要表现在题材选择、人物塑造及作品的表现手法等方面。“世俗化”倾向这一主题让我们看到了乱世中的另一种生命形态。  相似文献   

13.
鲁迅小说中环境描写的审美超越集中表现为,其写景状物都因人物性格、命运的不同而创设,而且生活意蕴浓厚.这都展示着作家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情感色彩.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小说中表现的多是男人和女人的故事。在记录男女生活百态的同时,作为一个女性她对于女性的现实生存状态也有着深刻的思考。在张爱玲的笔下,不论父权社会的健康与否,女性在金钱、婚姻、爱情、生活中都是依附和被定义的,在这个权力社会中女性是压抑的、焦虑的、孱弱的、孤独的,女性作为一个群体从最初生理差异走向社会差异最后导致了价值的差异,于是社会分工的次要和附属最终导致了女性的边缘存在。  相似文献   

15.
叶紫的小说成功地塑造了20世纪30年代农村女性形象.其创作技巧独特,思想底蕴深厚,且散发着浓郁的湖南乡土气息.叶紫悲愤的身世对其女性人物创作有深刻影响,他关注农村妇女命运,为她们倾注毕生感情,为她们呐喊.  相似文献   

16.
从《传奇》到《半生缘》,再到近几年才出版的《小团圆》,一部部小说塑造了许多经典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背后总有着形形色色的男性,他们共同演绎着一幕幕悲剧.在张爱玲的小说世界里,传统的英雄式的男性形象已经瓦解,取而代之的却是在那个特殊时代背景下已经麻木了的甚至是扭曲了的男性群体,但他们是那个时代悲剧的主宰者.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以其自觉的女性姿态为人们所推崇,她作品中独特的女性意识使其在女性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论文首先阐述了张爱玲女性意识的表现和特征,然后探究了张爱玲女性意识产生的原因,最后通过对张爱玲笔下典型女性形象的分析,更加深入地剖析了张爱玲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8.
《左传》所记齐鲁两国女性的行事多与婚恋有关,因而从一个侧面向人们展示了在东夷文化的大背景中,齐鲁两国习俗和精神文化的相同与互异、冲突与融合;展现了男权文化伊始时,齐鲁女性的情感、遭遇和命运;同时为后世塑造了一系列个性彰显的女性形象,并且由她们忧郁的命运及她们自己咀嚼了无数遍的情感积淀成了经典的文学原型.  相似文献   

19.
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对张爱玲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佟振保和紫式部《源氏物语》中光源氏形象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这两个人物在性格、追求、命运等方面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但同时又有各自独特的性格。通过两个形象的比较研究,可以体悟紫式部和张爱玲两位不同国籍、不同时代的作家创作中人性观和婚恋观的异同及成因,透视出两位作家对男性的基本态度。  相似文献   

20.
扭曲的母爱     
托尼.莫里森作为历史上诺贝尔文学奖唯一的黑人女性得主,一直致力于探求在主流社会中维护和构建黑人的文化本位,通过对黑人文化、历史、命运和精神世界的描写,表现出她对黑人命运和文化传统的关注以及强烈的民族情感。在她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中,莫里森通过配克拉这样一个黑人家庭庭对待白人文化的不同态度及因此导致地家庭的悲惨同命运,向人们展示了这种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殖民比土地的占有更加可怕,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