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资产管理公司(AMC)接受国家委托,对银行不良资产进行剥离,实行债转股。由于AMC存在的短暂性,国有银行、国有企业和AMC产权主体的一致性使得AMC成员缺乏约束激励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委托——代理问题。为防止代理人出卖委托人的利益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须建立相应的代理人竞争机制、约束激励机制。改革AMC的产权结构,实行AMC多元化债转股。  相似文献   

2.
与国际上的资产管理公司(ASSETS MANAGEMENT CORPORATION,简称AMC)相比,我国的AMC在体制、法制、运营手段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缺陷,尤其是剩余未处置的不良资产处置难度越来越大。如何才能提高AMC公司的运营效率,避免不良资产价值的进一步贬损,从而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呢?笔者借助审计工作的实践,从AMC公司的目标定位、监管环境、立法保障、组织结构、收购模式与处置方法五个视角,比较了国际上一些国家解决同类问题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国相继成立了信达、东方、华融、长城等国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分别接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AMC的主要目标是将转移到该公司的不良资产激活并实现其价值最大化.它在许多方面区别于其他的金融机构.由于我国金融运行环境的特殊性,我国的AMC在处理不良资产的具体操作中,主要运用资产证券化和债务重组两种经营手段.  相似文献   

4.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AMC)是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已严重制约国民经济运行的情况下设立的,成立之初便肩负着化解金融风险、支持企业改革和资产处置回收资金最大化三大重任。AMC成立以来,在不良资产收购、管理、处置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资产管理公司在中国刚刚起步,不良资产处置尚面临诸多风险因素,如何有效应对不仅事关资产处置工作的成败,也直接影响到中国企业改革和金融改革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诠释AMC     
作者自序幻想、思维和创造,是人类的本质特征。中国金融业巨头近年激发的最伟大幻想之一,莫过于如何将巨额的银行不良资产这座沉积已久的冰山融化之。幻想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理论界、金融界一大批大家们苦思着、争论着、商榷着……几经沉浮,仁人志士的心血和汗水孕育出一个较优的"胚胎"。于是乎,政府组织专家反复会诊,终于公元1999年给资产管理公司——AMC(Assets ManagementCorporation)签发了"准生证。 AMC诞生了——国有商业银行解脱了? 国有企业松绑了? 国民经济复苏了? …… AMC给我们带来了希望,也给我们带来了疑惑。作为一个金融工作者自感认识她、诠释她、推介  相似文献   

6.
商业化转型是资产管理公司拓展新业务的发展契机。本文从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的必要性及新业务开展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阐述了资产管理公司如何拓展新业务,对AMC进行公司制改造应注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善法律环境,为AMC后运营创造良好外部条件;加快健全风险机制,防范AMC商业化运营风险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一、当前不良资产收购阶段的现状 (一)商业银行违规剥离与AMC超范围接收并存,AMC无法退回超范围资产.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双方都有责任,但AMC处于弱势地位,AMC发现后却无法把不该接收的不良资产退回,主要表现在:剥离行混类剥离,将损失类贷款等资产列入可疑类贷款剥离.如:2005年6月,C资产公司中标山东G行324亿元不良资产后,于2005年6月27日双方正式签署了不良资产接收协议.  相似文献   

8.
2013年以来,各地纷纷成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地方AMC),以帮助地方金融机构化解金融风险。地方AMC对金融市场而言还是个新生事物,本文通过对地方AMC的业务边界、业务特点、竞争策略以及一些当下相关的热议话题进行阐述论证,从业界实践的视角深入剖析了地方AMC。  相似文献   

9.
一、当前不良资产收购阶段的现状(一)商业银行违规剥离与AMC超范围接收并存,AMC无法退回超范围资产。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双方都有责任,但AMC处于弱势地位,AMC发现后却无法把不该接收的不良资产退回,主要表现在:剥离行混类剥离,将损失类贷款等资产列入可疑类贷款剥离。如:2  相似文献   

10.
葛鸿 《黑龙江金融》2013,(10):78-78
<正>1999年,为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资产,信达、华融、东方、长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成立,对口接收建行、工行、中行、农行1.4万亿元不良资产。截至2005年四家AMC共承接了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近2.5万亿的不良资产。到2006年底,四家AMC的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任务已经全面完成。四家AMC累计处置政策性不良资产12102.82亿元,累计回收现金2110亿元。比国家核定目标超收286亿元。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推进商业银行改革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1999年,我国政府成立4家资产管理公司(AMC),主要是希望通过专业化的资产处置服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体制改革和加快国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而AMC在法律上既不是我国《公司法》中所定义的公司,也不是《企业法》中定义的企业,而是政府设立的一种政策性机构。种种迹象表明,目前AMC普遍存在管理费用过高、利息支出大的问题,进一步推行AMC的市场化已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过去的几年,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后,资产管理公司(AMC)被世界多数国家广泛地用处理银行系统的不良资产问题。我国也于1999年成立了信达,华融,长城,东方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分别用于处理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然而,资产管理公司要顺利实现资产回收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还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和制度安排,这其中涉及到许多法律和政策问题,本文仅从法律的角度对我国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中涉及的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2013年以来,各地纷纷成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地方AMC),以帮助地方金融机构化解金融风险。地方AMC对于金融市场而言还是个新生事物,本文通过对地方AMC的业务边界、业务特点、竞争策略以及一些当下相关的热议话题进行阐述论证,从业界实践的视角深入剖析地方AMC。  相似文献   

14.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的处置风险问题一直为各界所关注。2004年,国家审计署受国务院委托对4家AMC五年多来的不良资产处置情况进行了重点审计,从审计查出的各类违规和管理不规范问题中,就有抵债资产拍卖方面的弄虚作假、暗箱操作、假拍卖、假评估等问题。本文就AMC在抵债资产拍卖处置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三类风险进行了归纳总结,对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1999年,我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相继分离出四家AMC公司,各自的不良资产亦开始剥离,并向AMC公司转移,这是国家为搞活国有商业银行,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那么,不良资产剥离后的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商业化经营呢?对此,本文谈点  相似文献   

16.
2004年财政部建立了AMC资产处置回收目标考核责任制方案,随着"两率"承包方案的实施和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最后期限的明确,AMC面临着未来转型改革与发展的新课题.文章通过对AMC改革与发展前景及转型模式的分析,旨在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AMC转型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新理财》2008,(11)
随着危机加剧.金融界并购浪潮再起.不少中国金融机构也虎视眈眈,试图分得一杯羹.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把握这次国际性的并购浪潮,以最小成本实现收益最大化呢?记者就此采访了美国贝莱德资产管理公司金融专家邓倩博士.  相似文献   

18.
陈华 《甘肃金融》2005,(3):64-66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工具,是近30年来世界金融领域发展最迅速的金融创新.在我国对AMC的政策设计中,一开始就将资产证券化作为AMC的重要业务内容之一,但到目前为止,在AMC处置不良资产中还很少起用这一手段.究其原因,有制度的、法律的、市场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很重要的是AMC对这一新的金融工具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实践中也没有一个完整的可行方案.从国际上处理不良资产通过证券化方式运作获得成功的经验看,值得AMC认真研究和借鉴,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合AMC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很多投资者希望在可以承受的风险范围内使收益最大化,实现家庭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因此,收益率相对较高的银行信托理财产品颇受关注.那么,如何才能选购一款合适的银行信托理财产品呢?  相似文献   

20.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经过五年的处置运作后、2004年财政部制定了AMC资产处置回收目标考核责任制方案,明确了2006年底前完成政策性债权资产处置任务的最后期限,采用打包批发处置方式已成为四家AMC剩余不良资产的共同选项。根据近年来在债权打包批发处置方面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要做好不良资产打包批发处置工作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